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台风频繁的天气,如何提高预警能力?AI成气象预报的“金钥匙”,还能让发电预测也更准

十大品牌 2025年08月03日 16:08 0 admin

夏季正是台风频繁的季节。眼下,台风“竹节草”复活,直奔上海而来。如何提高天气预测的准确率?人工智能也能发挥巨大作用!

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人工智能赋能气象被广泛讨论。气象专会上指出,人工智能技术以其高效的计算和多源数据融合能力,正成为连接气象预报、灾害预警和应急响应的关键纽带,成为突破传统预报局限的“金钥匙”。

在此次大会上,中国气象局发布了全民早期预警中国方案——“妈祖(MAZU)”。该方案旨在构建包含多灾种预警的全球早期预警服务网络,并分享中国在早期预警方面的实践经验和技术成果。

台风频繁的天气,如何提高预警能力?AI成气象预报的“金钥匙”,还能让发电预测也更准

MAZU-Urban智能体系统截图

在经验方面,我国分享了递进式气象服务、高级别预警“叫应”等早期预警实践;在技术方面,则与各国共建城市工具箱、风云地球工具箱、海外设备等气象早期预警业务平台。

“妈祖(MAZU)”以云端早期预警系统为核心,能够根据不同国家的需求,提供可定制、易部署、可持续的技术解决方案。

据悉,上海的“城市多灾种早期预警工具箱”已在蒙古成功实践应用。今年7月,巴基斯坦气象专家齐码利用云端早期预警系统,也显著提升了近期季风降雨的预报水平。

今年,上海首次发布了“雨师”和“扶摇”两个气象预报模型。“雨师”能够帮助判断对流天气何时出现、何时消亡,有望将强对流预警时效提前15至45分钟,这意味着城市灾害性天气防御将多出一段“安全缓冲期”。而“扶摇”可将气象预报频次从目前的逐1小时提升至逐10分钟级更新,预警精细程度更是有望深入到街镇一级。

台风频繁的天气,如何提高预警能力?AI成气象预报的“金钥匙”,还能让发电预测也更准

在中国联通展台,记者看到了“雨师”和“扶摇”发挥更大作用的具体案例。上海市人工智能气象MaaS平台结合了“雨师”和“扶摇”等大模型基础组件、以及算网基础设施、气象语料资源,加速“人工智能+气象”服务于金融、能源、低空、航运以及城市运行等多个领域。

台风频繁的天气,如何提高预警能力?AI成气象预报的“金钥匙”,还能让发电预测也更准

“比如,在金融领域,有了‘人工智能+气象’,预测更加准确,有助于险种精准定价;在低空领域,预测更加准确,能让无人机送货更加准确安全。”

目前,该项服务已在能源领域落地应用。据悉,未来0-4小时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准确率可达到95%以上。对于燃气负荷的预测,可以提前14天预知逐小时气温变化,提前45天预知高温、寒潮过程演变趋势,结合能源行业算法,实现对发电用气量的超前研判。此外,还能动态调节发电与用气,提前10.75天预知阴晴雨雪,精准捕捉极端天气下的用电需求激增。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