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美国卡不住我们了?中国,已经不再“缺芯少魂”了

十大品牌 2025年08月20日 12:48 1 aa

早几年关注科技行业的人,一定听过“缺芯少魂”的说法——“芯”是芯片,“魂”是操作系统。

那时候,国内芯片自给率不到20%,八成以上依赖进口;操作系统更惨,自给率不足5%,所谓的“国产系统”大多基于国外内核修改,连完全自主的都难找。这种“缺芯少魂”的局面,成了中国科技发展的明显短板。

美国卡不住我们了?中国,已经不再“缺芯少魂”了

短板在哪,就得往哪补。这些年,国产厂商在芯片和操作系统上没少下功夫,如今再看,“缺芯少魂”的标签,已经慢慢被撕下来了。

先说芯片。现在中国大陆的芯片制造产能占全球21%,仅次于中国台湾的23%,稳居第一梯队。

美国卡不住我们了?中国,已经不再“缺芯少魂”了

具体到细分领域,进步更明显:CPU有六大国产品牌,自给率超过20%;

GPU更争气,自给率突破40%,不管是普通渲染还是AI芯片,都能自己造;SoC(系统级芯片)领域,华为麒麟、紫光展锐、小米玄戒陆续冒头;基于成熟工艺的芯片,国内生产早不是问题。

更关键的是,RISC-V架构的芯片也在大力发展,这种完全自主可控的芯片,不用担心架构或IP被卡脖子。

美国卡不住我们了?中国,已经不再“缺芯少魂”了

操作系统同样开了花。手机端有鸿蒙系统,从底层到应用都是自主的;电脑端鸿蒙PC版也在推进,同样摆脱了国外内核。

除此之外,麒麟系统、UOS也在不同场景落地。还有阿里龙蜥、华为欧拉这些针对服务器、云计算的操作系统,各自在细分领域发力,共同把国内操作系统的自给率往上提。最近连国家权威机构都表态:“缺芯少魂”“自主可控不足”的问题,已经逐步解决。

美国卡不住我们了?中国,已经不再“缺芯少魂”了

这变化,最着急的肯定是美国。以前中国在芯片和系统上依赖进口,相当于把智能设备的“心脏”和“大脑”交给美国控制;现在自主能力上来了,这种控制自然就松了。更让美国无奈的是,中国的芯片和系统还在越变越强——产能在涨、技术在进步、生态在完善,未来想再通过卡脖子来限制,只会越来越难。

从“缺芯少魂”到自主可控,这条路走了几十年。没有夸张的“弯道超车”,只有一步步补短板、攻技术、建生态。如今,芯片能自己造,系统能自己用,美国的“控制牌”再也打不响了。这不仅是科技的突破,更是中国科技产业从依赖到自立的真实写照。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