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号码易主、信息难清,手机号“二次放号”风险如何破?

景点排名 2025年11月04日 00:19 0 admin

“邓强,你欠的钱什么时候还?”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邓强,别想逃!”

……

五年前,西西在大学期间新办了一个电信手机号。还没用多久,她就开始持续收到与“邓强”相关的催债电话和短信,最多的时候一天有十几条。有时,对方比较客气,更多时候,对方会进行威胁和恐吓。

“邓强是谁?我并不认识这个人啊!”尽管西西已经向电话那头解释了很多次,但没有人相信。她想不通,换个手机号,怎么就换来了无穷无尽的骚扰?

西西的遭遇不是个例,办理新号码后,除了无法预知前任号主留下的“烂摊子”,还可能面临几十个需要“换绑”的应用程序。有人用新换的号码登录网盘,竟在其中发现“前号主”备份的照片及通讯录,在金融软件里发现几年前的欠款订单……

当手机号与个体的身份和生活深度绑定,换手机号就不只是更换一串数字那么简单了。那么,从技术层面来说,运营商能否将一个“干净”的号码交给新号主?除了挨个解绑账号,是否有其他办法保留游戏账号等“数字财产”?

号码易主、信息难清,手机号“二次放号”风险如何破?

中国电信客服回应“二次放号”问题

“二次放号”易踩雷,为何不启用新号段?

“考虑再换个号吗?”

面对记者的提问,西西态度很坚决。“不换了,因为我用这个号码绑定了很多信息,而且再办新号,大概率也是‘二次放号’,很难避雷。”同时,她也感到奇怪,“为什么运营商不能多提供些新号码,或者干脆清除三方数据呢?”

其实,在1995年,我国通信从模拟网转数字网的时候,其号码仅有十位数。模式是三三四结构,前三位是号段,中间三位是归属地,后面四位是用户代码。随着手机用户群体的急剧膨胀,十位数的号码资源愈发捉襟见肘,我国决定自1999年7月22日0点起,全面启动手机号码升位计划,实现由原先的十位数升级至十一位数。至此我国手机号码的结构变成三四四结构,一直延续至今。据工信部2024年的数据,我国移动电话用户总数已经超过17亿。

“号码资源是有限的,并不是一串数字想怎么设计就怎么设计,手机号码从11位升到12位,这个过程要考虑市场、交换机、技术、系统、国际、管理、成本等多种因素。”律师、通信行业法律顾问王琛磷向记者介绍,如果手机号码不能反复使用,会造成大量资源浪费。

手机号码注销后“二次放号”,就是运营商将已注销或停用的手机号码,经过一段时间冻结期后,重新投放市场,供新用户使用。这种做法既是应对当下手机号段资源紧缺、盘活闲置通信资源的必要手段,也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

当然,从“销号”到“二次放号”,运营商们有一套自己的规则和标准。

中国移动客服告诉记者,手机号码欠费超过90天后会保号期,再过90天自动注销,然后二次投入市场。中国联通客服表示,欠费超过90天的手机号码会进入保号期,该90天内用户可随时再次启用号码。保号期结束满90天后,手机号将被二次投放。中国电信客服称,手机号码双停状态满60天后,若仍未缴纳欠费,将进行销户处理,号码注销后至少经过90天冻结期才会循环使用,不同地区略有差异。

号码易主、信息难清,手机号“二次放号”风险如何破?

中国移动提供的二次号码焕新服务

手机号码能“易主”,账号信息难转移

原则上,在“二次放号”时,运营商有义务告知消费者号码性质并协助提供相关指导。但现实情况是,很多用户并不知道自己接手的是循环使用的号码。

西西提到,在购买电话号码时,工作人员并没有做出提醒。在记者走访的多家营业厅中,也只有一家主动告知,号码为二次放出。

“因为现在的号码基本没有新号,都是重启号码。”中国移动工作人员表示,“但用户主动询问的话,工作人员可以帮忙查询。”

如此一来,新号变“二手号”似乎是很常见的情况。问题是,号码虽然“易主”了,与该号码绑定的各类账号信息却不会跟着转移。近年来,因手机号停用却未解绑网络账号引发的乌龙事件层出不穷。不久前,一网友用新办理的手机号注册网易云音乐APP,却意外登上已故歌手李玟的账号。此外,像西西一样接到催债电话的情况也不少见,更严重的违法事件也有发生,比如盗刷其信用卡、传播隐私照片等等。

为什么手机号码注销后,不能由运营商清除所有三方数据?

对此,中国移动客服称,“只能清空这个号码和移动相关的业务”。中国电信客服提到,“因为绑定的是第三方软件,电信无权解绑,目前没有一键解绑的功能”。中国联通客服称,市面上常用的应用软件过多,无法一一解绑。另外,上述三家运营商客服也表示,手机号解绑需号主自行操作,如果注销前未完成解绑,的确存在新号主登上前号主账号的可能。

“提供手机号码网络服务的运营商无权获取第三方信息和用户注册的信息,运营商也不可能强迫用户在注册第三方APP的时候,把第三方所有信息都向手机运营商进行备份,而用户注册了哪个第三方服务,用户的信息是分散存储在第三方自己的系统服务器里的,第三方系统这些数据和运营商的系统是不同步的,谁也不会愿意将自己的数据共享给运营商。”王琛磷解释。

简单讲,“二次放号”做不到“干干净净”,原因在于运营商、互联网平台和用户三方,各自摸索,互不相通。运营商只负责回收号码,视其为可循环的商品;平台信奉“用户不申请,平台不注销”的被动原则;普通用户,则被要求去完成一项几乎不可能的任务——即在注销手机号前,必须亲自逐一解绑过去注册过的所有账号。

“一键解绑”是否能“一了百了”?

针对“解绑”问题,记者了解到,部分运营商在其APP上开发了一些新功能。比如,中国移动用户可在客户端内搜索“二次号码焕新服务”,提交APP解绑申请。中国移动市场经营部协同发展处副经理刘晓川曾公开表示,一般在5天内,互联网企业会处理完毕,并向客户返回处理结果。

监管部门也在行动。今年5月,工信部指导电信运营商和互联网企业联合提供“二次号码焕新”服务,可“一键解绑”历史互联网账号,目前已覆盖超200款主流互联网应用。7月,工信部发布的2025年第二季度电信服务质量情况显示,推广该服务后,解绑申请超1.5亿次,累计服务用户超290万人。

不过,并不是“解绑”之后就能“一了百了”,在采访中,不少用户表示,“一键解绑”覆盖的应用有限,有些小众APP还是得靠手动逐一处理。“原号主绑定的东西太多了,就算应用解绑了,手机号还是这个手机号,我现在不光知道他家在哪,还知道他是开超市的,因为总有人给我打电话问什么时候送货,牛奶进不进货。”中国移动用户晓晓无奈地说。

追债问题也同样让人头疼。“我当时也进行了解绑操作,但是用处不大,因为它无法解决那些非正规平台的绑定信息。那种电话轰炸只能被拦截一部分,运营商也解决不了。”西西提出,“注销手机号码的门槛太低,办新号的成本也太低。我之前还给运营商提过建议,给号码一个‘沉睡期’,设置语音提示,告知打电话的人这个号码已经不再使用,然后再进行二次销售。”

“运营商只负责传输,无权对通信主体的目的和内容进行审核。催债方长期不正当催债已经构成骚扰,需要警方出面。以后可能会通过出台相关政策来解决,比如湖南已经做了类似的试点对非法催债出台了相关规定,目前正在征求意见。”王琛磷表示,如果用户需要开办二次放号的手机号码,运营商应当现场让用户签署《二次放号风险提升告知书》,明确告知用户二次放号的风险和影响,如果用户不愿意承担这样的风险,那么可以让用户选择其他不是二次放号的全新手机号码。

业内人士林奇分析,互联网平台和运营商之间的数据不互通,导致了“二手号”的先天困局,目前较为现实的解决路径是减少用户换手机号的需求。

号码易主、信息难清,手机号“二次放号”风险如何破?

中国移动提供的二次号码焕新服务

“数字遗产”,究竟该由谁安排?

可以说,每一次号码的“轮回”,都注定会牵动前号主遗留下的隐私与财产。

这不仅反映了技术与商业模式存在的未竟问题,还揭开了一个更深、更复杂的法律与人文命题:在数字时代,我们的“后事”,该由谁来安排?我们的数字遗产,究竟属于谁?

“父亲去世后,他的手机号注销了,微信号该怎么办?”因为这件事,小闫苦恼了很久,“四年来,给他发微信是我的精神支柱,这是我们唯一的联系方式。可是最近,他的手机号被人买走了,还绑定了新的微信,所以我没办法再登录了。”

小闫的困境,其实是数字时代千万人的缩影。数据显示,全国每年有超过50万个手机号,因为机主去世、无人办理过户而被注销。这些号码里,可能绑定着某个人的青春回忆,某个家庭的生意往来,甚至某段未说完的牵挂。

“一方面,使用手机号短信验证登录确实更方便,不需要用户记忆复杂的密码。另一方面,国家对许多网站和程序有实名要求,而手机号绑定恰能以较低的成本对用户进行实名认证。”北京理工大学信息与电子学院副研究员李海解释。

目前,“数字遗产”还是个新概念,官方并没有明确的法律定义。用户只拥有账号的“使用权”,而“所有权”归平台所有。王琛磷提到,“数字遗产”的继承,可以从两方面看,“一是关于平台账号本身,目前法律没有这方面的规定,各个平台基本都是靠协议来和用户进行约定。二是关于账号的内容。如果具有价值的,像现金,游戏装备,可以交易的数据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可以按照遗产继承。”

短期内,用户能做的不多,但可以进行一些尝试。比如,为逝去的亲人账号续费、充值,换得账号存续,或者,提前设定“数字遗嘱”,指定处理方式。平台和运营商也在探索,最近,微信方面宣布自今年9月开始,对长时间不使用的微信账号已不再进行回收处理。

“只要号码不欠费、未停机,就不会销号。用户也可以办理转户,转到家人名下,避免卡坏后无法补卡的问题。”中国移动客服表示。(文中除王琛磷、李海外,其余人物均为化名。)

来源:海报新闻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