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AI成商家带货工具了!连推荐数据都能掺假,如今买东西还能信啥

十大品牌 2025年09月21日 03:48 0 aa

前言

现在让AI帮忙选东西,比找熟人打听还靠谱,它不仅能立马给你列一堆,还说“参考了好几个网页”。

可你点开链接瞅瞅,好多是零粉丝的新账号写的,翻来覆去就夸一个牌子。

说白了,现在网上抢流量早不拼搜索排名了,改玩让AI记住的新花样,行话叫GEO。

我们以为AI推荐就绝对公正,其实背后早被商家“调教”明白了,这里头的门道,比我们想象的还复杂得多...

AI成商家带货工具了!连推荐数据都能掺假,如今买东西还能信啥

给AI“塞小抄”

GEO这事,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其实就像作弊。

因为AI回答问题不是凭空编的,而是得靠读网上的内容,那有人就琢磨了,既然它要“读”,那就专门写它爱读的东西。

比如 AI 喜欢逻辑清楚、分点说、带点专业词和数据的内容,那就按这个模板来,每天在门户网站开个新号,批量发文章,里面反复提自家品牌。

AI推荐时引用的那些文章,好多就是这么来的,看着像“干货”,实则是针对性的“投喂”。

当然,这只是最基础的玩法,没啥技术含量,谁都能上手。

真想玩得专业点,得先搞清楚“AI到底记没记住你”,有公司专门做这门生意,开发个工具,能实时盯着AI。

包括你家品牌被提了多少次,评价是好是坏都有,甚至能看到全国网友都在问AI哪些相关问题。

比如国外有家叫Profound的公司,搞的这套服务,高级版一个月499美元,企业版更贵,还配专属顾问,现在已经有500多家公司在用,金融、电商、软件行业的都有。

国内也有类似的,最近刚拿到融资,玩法跟国外差不多,就是更接地气些。

AI成商家带货工具了!连推荐数据都能掺假,如今买东西还能信啥

想让AI“眼熟”,得花多少钱?

这生意看着火,但现在真掏钱的,就两类人:一是有钱的大品牌,不怕试错,二是金融、软件这类“快钱”行业,投进去很快能看到回头钱。

中小企业大多还在观望,毕竟不确定这事靠不靠谱,万一砸了钱,AI压根不“认”,那不就亏了?

但也有敢吃螃蟹的中小企业,还真尝到了甜头,有家做金融业务的公司,之前靠传统的搜索优化(SEO)拉流量,死活赶不上竞争对手,流量顶到天也就那样。

后来咬牙试了GEO,专门针对AI爱读的内容做文章,才一个月,流量就涨了快一倍半,官网博客和发在第三方平台的文章,也频繁被AI引用。

这样就比传统搜索公平多了,以前搜东西,排前面的永远是大品牌,中小企业压根挤不进去,但AI不管你是不是大品牌,只要内容对胃口,哪怕是小公司的文章,也照样引用。

有意思的是,做GEO的人,好多都是以前搞SEO的老玩家,毕竟都是跟流量打交道,换汤不换药,只是从讨好搜索引擎,变成讨好AI。

有个做海外营销的老板说,去年就发现不对劲了,客户的订单和流量,越来越多来自AI工具,赶紧转型做GEO,现在每天都有十几二十个新客户找上门,没花一分钱推广,全靠口碑。

AI成商家带货工具了!连推荐数据都能掺假,如今买东西还能信啥

这事的机会和坑都不少

现在GEO确实火,红杉资本都投了钱,估值超1亿美元,看着前景挺好,但这生意也没那么好做,尤其是在国内,坑还不少。

首先是技术上的麻烦,国外的AI平台开放了数据接口,想监测AI的阅读习惯很方便。

但国内的大模型大多没开放,只能靠模拟用户登录、手动扒数据,跟偷偷摸摸做调研似的,数据准不准全看运气。

其次是内容质量,国内网上的干货太少了,好多文章满是广告,AI引用这些内容,推荐的东西大多都不靠谱。

反观国外,人家的内容创作者更愿意做优质内容,靠用户订阅赚钱,像维基百科这些平台,都成了AI最爱引用的来源,推荐的东西自然更让人信服。

AI成商家带货工具了!连推荐数据都能掺假,如今买东西还能信啥

结语

说到底,GEO这事,就像十几年前的SEO,早入场的可能占个好位置,但也得随时盯着风向。

对普通消费者来说,以后再看AI推荐,别光信它列的“参考来源”,多搜搜不同平台的评价。

对商家来说,想靠GEO抢流量没问题,但别光搞套路,真把内容做好了,AI才会真心“记住”你,不然就算暂时被推荐,也留不住用户。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