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国际最新发布的Q2财报显示,这家国内最大的晶圆代工厂正面临一个有趣的产能悖论:在营收增长的同时,其92.5%的产能利用率与竞争对手108%的数据形...
2025-08-12 0
中芯国际最新发布的Q2财报显示,这家国内最大的晶圆代工厂正面临一个有趣的产能悖论:在营收增长的同时,其92.5%的产能利用率与竞争对手108%的数据形成鲜明对比。这一现象背后,隐藏着中国芯片制造业发展的深层逻辑。
赵海军联席CEO在财报会议上揭开了这个谜团。中芯国际坚持将6-7万片无法接单的产能计入分母,这种做法源于其严格的财务准则——只要设备到位即计入产能,不论是否实际投产。更关键的是,公司特意保留7-8个百分点的产能用于研发试产,这种"留白"策略在业界并不多见。
这种看似"浪费"的产能管理方式,恰恰反映了中芯国际的战略定力。在当前全球AI芯片需求爆发的背景下,公司没有选择盲目扩产追单,而是保持着每年70-80亿美元的稳健资本开支节奏。这种"匀速发展"策略既能满足现有订单需求(92-93%利用率已接近接单上限),又为未来技术突破预留了空间。
值得玩味的是,中芯国际这种产能管理模式对AI芯片市场的影响呈现双重性。短期看,确实可能制约部分AI芯片客户的产能获取;但长期而言,持续的研发投入将助力突破7nm等关键制程,从根本上提升中国AI芯片的自主供给能力。正如赵海军所言,这种"负重前行"的发展模式,正是中芯国际坚持业界最高标准的体现。
在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重塑的当下,中芯国际的选择揭示了中国芯片制造业的独特发展路径:不追求短期数字漂亮,而是通过技术积淀实现可持续突破。这种战略能否在AI芯片竞赛中后来居上,或许比单纯的产能数字更值得关注。
相关文章
中芯国际最新发布的Q2财报显示,这家国内最大的晶圆代工厂正面临一个有趣的产能悖论:在营收增长的同时,其92.5%的产能利用率与竞争对手108%的数据形...
2025-08-12 0
作者 | 山竹出品 | 锌产业就在今年WRC开展前两天,又一个具身智能团队,帕西尼官宣完成A轮融资,京东战略领投。这是京东今年高调入局具身智能领域以来...
2025-08-12 0
截至2025年8月12日15时,云从科技-UW股价报16.66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72%。当日成交量为501769手,成交金额达8.35亿元。云从...
2025-08-12 0
人民财讯8月12日电,广立微(301095 8月12日晚间公告,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广立微电子(新加坡)有限公司收购LUCEDA NV.(简称“LUCE...
2025-08-12 0
智通财经APP获悉,东南亚互联网巨头Sea(SE.US 第二季度销售额超出分析师预期,主要得益于东南亚消费者日益倾向于通过线上渠道购买从iPhone到...
2025-08-12 0
全景声技术发布十多年了,但是每次谈到依然会有人在评论区说全景声片源太少,但是据我了解近些年新发布的好莱坞大片基本都会配有全景声音轨了。《家庭影院有必要...
2025-08-12 0
金融界2025年8月1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手持产品公司取得一项名为“用于自动调试定位器的方法和装置”的专利,授权公告号CN1154692...
2025-08-12 0
摩托罗拉G100 Pro作为一款千元价位机型,在多个方面有可圈可点的表现:- 屏幕显示:配备6.7英寸1.5K OLED直屏,分辨率2712×1220...
2025-08-12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