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于周二宣布,已完成公司重组,将AI实验室拆分为位于非营利基金会架构下的营利性公司。这一复杂的法律过程此前曾遭到联合创始人埃隆·马斯克的强烈...
2025-10-29 0
抢芯片企业,扣国家安全的帽子;掐稀土出口,却没想到被反手钳住了命门。荷兰这一步棋,看着是配合美国伸手,实则正中中国稀土反制的“套”。
一边是抢权接管,一边是精准断供。中荷围绕安世半导体的这一场较量,不只是企业之争,而是全球芯片产业链上的一次硬碰硬。那问题来了,这场交锋,到底谁算得准?
荷兰出招,管的是安全,抢的是股权
9月30日,荷兰经济事务部突然启动了一个几十年前的老法子——《物资供应法》。这不是啥日常条例,这是冷战时期专门用来应对“资源战”的国家级武器。
一出手,就是冻结闻泰科技旗下30家关联公司,包括安世半导体(Nexperia)在内,全部业务、资产、人员安排统统封锁,封锁时间,一年。
行政令一下来,没等外界反应过来,荷兰法院接着连判三道紧急裁决:罢免闻泰创始人张学政的安世管理职务,将香港裕成控股的股权托管给第三方,最后安插独立外籍董事拿下重大事项投票权。
连着几招,荷兰政府不但动了人,还动了钱,最后连决策权也抢了。这不是接管,是夺权。
可你要问荷兰咋解释?他们端着一本正经说,这是为了“国家安全”和“供应链稳定”。可问题是,安世2024年营业收入147.15亿元人民币,生产线稳,客户稳,管理团队也稳,哪来的“不稳定”?
更别说这家公司是闻泰科技2019年合法收购的欧洲资产,这几年一直本本分分地运营,哪怕在荷兰本土也没出过事。
更巧的是,就在荷兰出手的前一天——9月29日,美国政府刚刚更新了所谓“穿透规则”。什么意思?就是只要你是被“实体清单”公司持股超过50%的公司,不管你藏在哪,都一锅端。
而闻泰科技,早在2024年12月就被列入实体清单。这么一看,荷兰这一步走得还真不“独立”。
10月14日,荷兰法院公开文件又实锤了一件事:在出台冻结令之前,荷兰政府曾与美国方面密集沟通,美国直接提出要求——换掉安世的中方CEO、调整公司治理结构。换句话说,这出戏,台前荷兰唱,台后美国指。
而安世半导体呢?说实话,底子不薄。这家公司前身可是荷兰本土企业恩智浦的核心业务板块,2017年独立,2019年被中国公司闻泰收购,重组后一路做大。
全球车规级功率芯片、工业控制、智能家居,全有它的份。客户更是遍布全球,什么特斯拉、戴森、三星、苹果、西门子,一个比一个响亮。
所以说,荷兰要真是为了“国家安全”,为啥还要连夜冻结全球资产、剥夺治理权?这事看着像审计,其实是接管;听着像合规,其实是夺权。
更别提外界怎么看。《华尔街日报》放出消息,闻泰高管在与投资者通话时就直言:荷兰政府是拿美国新规当借口,目的只有一个——“夺控制权”。
说白了,荷兰这套组合拳,动的是“国家安全”的嘴,伸的是“资产转移”的手。中企被套牢,股东权利被剥夺,安世成了中西权力博弈的前线。而这场“冻结行动”的背后,却没想到,已经踩进了中国早布好的棋局。
中方落子,反制的是规则,守的是底线
荷兰刚刚“动手”,中国这边10月9日就出招了,商务部官宣稀土出口新规:只要产品中含有微量中国稀土元素,不管是哪个国家、哪个公司,都得事先报批。尤其是用于芯片制造和人工智能军用研究的部件,统统列入限制清单。
这可不是空口号。一位知情人士透露:新规一出,连ASML的发货都可能延迟数周。而对于那些使用稀土磁体的美国芯片企业来说,稀土价格飞涨只是第一波,供应链随时卡壳才是真麻烦。
而更狠的,还在后面。10月15日,商务部再出实招,对安世半导体中国总部及其分包商实施出口管制。什么产品不能出?明确点说,就是“在中国生产的特定成品部件与子组件”。
你在欧洲可以冻结管理层,但你安世的核心零件,要么中国造、要么中国料,一旦卡住供应,你手里那点“控制权”就是空壳。
这下,轮到荷兰急了。可人家中国商务部发言人何咏前说得干脆:我们坚决反对“泛化国家安全”概念,荷兰这种赤裸裸干预企业内部的做法,既不合契约精神,也破坏市场秩序,这不是保护供应链,是砸自己的饭碗。
而对于美国那套“穿透规则”,中方也直接点名批评——这规则破坏国际经贸秩序、破坏产业链稳定、伤害全球企业利益,还鼓动盟友一起干,完全是打压中国企业的工具。
事实上,中方这一连串动作并不仓促,而是布局已久。还记得7月美国取消了对芯片设计软件的出口许可限制?那是为应对中国即将出台的稀土管制所做的提前动作。
也就是说,中方在资源管控、法律框架、政策节奏上早已布局,等的就是这一天。
有意思的是,就在稀土新规出台一周后,安世内部管理层开始松动,个别外籍高管甚至尝试通过法律手段变更股权结构,企图借机脱离中方股东控制。但闻泰科技态度明确:这叫“借合规之名,行夺权之实”,中资股东绝不让步。
中方的每一步反制,都不是情绪化回应,而是资源配置、政策预判与法律手段的综合反击。这不是简单的反抗,是一次带着规划的“战术落子”。
对荷兰来说,这可能只是外交纠纷;但对中国来说,这是在守住“全球稀土主导权”和“企业产权独立性”的底线。
产业撞线,芯片风暴蔓延到汽车厂
荷兰以为接管安世就能“稳住市场”。结果刚进十月,安世就主动给客户打招呼:部分芯片可能交不了货了。10月10日,欧洲多家车企收到了这个“坏消息”通知。
这消息传出去,10月16日,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坐不住了,直接发声明——我们对芯片供应中断表示“深切担忧”,如果再拖下去,欧洲汽车行业可能全面停摆。
这可不是空口号。协会说得明白:目前市场上的替代芯片得经过认证,还得拉产能,这一来一去至少好几个月,而安世提供的部分核心组件,库存撑不过几周。
再怎么转单,也填不上安世这个窟窿。为啥?因为这家公司是全球功率半导体龙头,产品线涵盖从车规级功率器件到工业控制再到消费电子,而且早就实现了垂直一体化布局。
简单说,别人得三家才能干完的活,安世一家就能打包搞定。
这就不难理解,为何特斯拉、宝马、奔驰、戴森都选择它当供应商。这些高端客户之所以信它,不光是看设备,更是看交付稳定性。而如今,一纸行政命令让它股权不稳、业务冻结,供应链自然跟着抖三抖。
而这些企业如果停产,受损的就不仅是车厂本身。要知道,整个欧洲汽车制造链上下游企业数以千计,一旦断供,影响的是整个欧洲制造业的“引擎”。
结果你说可笑不可笑?荷兰政府口口声声说要“保护供应链”,结果第一波被坑的,正是它自己阵营的盟友企业。
而反观中国,没有抢企业、没有断资产,只是稳准狠地抓住稀土和出口权两张牌,就让欧洲市场开始“冒冷汗”了。
最后这一幕发生在10月17日,当ACEA发布公开警告时,欧洲整个汽车行业都开始重新审视一个问题:安世到底是被谁搞崩的?是自己出了问题,还是被盟友政策“误伤”了?
参考资料:
稀土引发全球芯片供应链震荡.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10-11
“强制”接管中资芯片企业,荷兰急辩:不是美国让干的,纯属巧合. 观察者网. 2025-10-14
反制!中国商务部对安世半导体实施出口管制. 新浪财经. 2025-10-15
安世半导体事件反映出一个重要动向. 京报网. 2025-10-16
商务部:中方坚决反对荷兰干预安世半导体运营. 南方网. 2025-10-16
荷兰政府干预闻泰科技旗下安世半导体,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深感担忧,或威胁汽车生产. 界面新闻. 2025-10-17
中美均对安世半导体实施出口管制!. 半导体前沿. 2025-10-16
Dutch government takes control of Chinese-owned chipmaker Nexperia. Financial Times. 2025-10-13
相关文章
OpenAI于周二宣布,已完成公司重组,将AI实验室拆分为位于非营利基金会架构下的营利性公司。这一复杂的法律过程此前曾遭到联合创始人埃隆·马斯克的强烈...
2025-10-29 0
抢芯片企业,扣国家安全的帽子;掐稀土出口,却没想到被反手钳住了命门。荷兰这一步棋,看着是配合美国伸手,实则正中中国稀土反制的“套”。一边是抢权接管,一...
2025-10-29 0
小白测评2025-10-28 19:03:21昨晚一加发布了全新一加15和一加Ace6,分别搭载骁龙8 Elite Gen5和骁龙8 Elite,本篇...
2025-10-29 0
快科技10月28日消息,在手机屏幕尺寸选择上,一直存在“大屏党”与“小屏党”的分歧。此次小米17系列有三款机型,分别是小米17、小米17 Pro和小米...
2025-10-29 0
苹果公司在iPhone十周年的时候推出了iPhone X,带来了面部识别、刘海屏和超窄边框设计,让屏幕看起来更大了。尽管2027年推出的iPhone尚...
2025-10-29 0
2025 年 10 月 28 日,小米集团一则人事公告引发行业震动:集团高级副总裁、中国区总裁王晓雁不再兼任小米之家总经理,云南分公司总经理陈恺接棒这...
2025-10-29 0
IT之家 10 月 28 日消息,佳能中国官方今天在B站官宣“2025 佳能影像嘉年华”发布会定档 11 月 6 日,有望发布 EOS R6 III...
2025-10-29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