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I科技文章正文

有了产业大脑,造纸一样很潮

AI科技 2025年10月15日 16:52 1 aa

●伴随瞬捷云链生态大模型上线,造纸企业首次将生产、采购、销售、仓储、资金五条关键业务链“拧成一股绳”——吨纸能耗降低12%,采购成本降低12%,平均交货时间缩短2天,物流成本降低8%……

●今年上半年,山东人工智能重点企业营业收入突破650亿元,约占全国的9%,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山东始终立足工业规模大、产业门类全的“应用场”优势,在推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应用中培育人工智能产业

今年是黄鹏参加工作的第20个年头,虽说已是一名在信息化、数字化领域深耕多年的“老兵”,但眼下由快节奏带来的挑战“前所未有”。

“年初刚接触可信数据空间这个概念,没想到几个月后就要参加国家级别的比赛了。现在,我每周都得抽出时间学习人工智能大模型,稍有松懈就怕跟不上行业节奏。”黄鹏所说的比赛,指的是国家数据局联合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举办的2025年“数据要素×”大赛。

数据之于人工智能,就像燃油或电力之于汽车。这个比赛,检验的就是基于千行百业的数据“教材”,人工智能深度学习、赋能产业的成果。

经过前期市级、省级两个层面的选拔,黄鹏所在的华泰纸业作为山东赛区第一名进入最后的角逐,这个月将和来自全国各地的众多优秀团队同台竞技。

造纸,山东的传统优势产业;华泰,全国造纸行业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最多的企业。

将目光投向其所在的黄河三角洲腹地,有全球最大的新闻纸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盐化工海洋新材料基地,如今又增加了一座“智慧灯塔”——以数据为墨,以算法为笔,将散落于造纸产业链各环节的信息碎片,编织成为驱动产业能级跃升的智能网络。

2024年7月,华泰集团牵头,联合华南理工大学、南京林业大学、中国电信等单位“揭榜挂帅”山东造纸“产业大脑”项目;今年4月,华泰的造纸“产业大脑”一期暨瞬捷云链生态大模型同步上线,后者是首个造纸产业链专属的AI模型,造纸行业从此有了“智慧引擎”。

“造纸行业要想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并提升核心竞争力,首要任务在于技术创新与智能化升级。”华泰集团总裁魏文光表示。

但智能化升级的挑战也显而易见。“产业链条信息不对称,导致质量问题多、信息偏差大、服务不及时,落在数据链上,其实就是系统封闭、互通互信缺失。”黄鹏举了个例子,山东港口是华泰的重要合作方,但以往,因为技术、安全等种种原因,各环节数据彼此割裂,原材料能否按时到港、后续车辆又能否按照规划路线运送等,全是未知数。

2023年,华泰集团剥离数字业务成立瞬捷数字科技(山东)有限公司,具体承建、运营造纸“产业大脑”,在此基础上,整合内部产线数据、管理端数据及同行、协会等第三方数据,源源不断地“喂给”大模型以优化其自我学习和决策能力,并不断向更多场景进行拓展和产业链延伸。

伴随瞬捷云链生态大模型上线,造纸企业首次将生产、采购、销售、仓储、资金五条关键业务链“拧成一股绳”——吨纸能耗降低12%,采购成本降低12%,平均交货时间缩短2天,物流成本降低8%……

对“人工智能+造纸”所能加出的实效,黄鹏也举了个例子。在造纸厂,断纸的瞬间,钱就开始“漏”了,断一次少则几千元,多则上万元。现在,通过采集断纸前30秒内的纸面张力、上浆浓度、辊面温度偏差等过去5年10万条数据构建出的故障检测模型,华泰从一个月平均23次断纸故障下降到一个月7次,大大优于业内平均水平。

人工智能产业,并非从“零”搭建的楼阁,只有以具体行业作为“练兵场”和价值出口,才能获得长久发展的能量。

今年上半年,山东人工智能重点企业营业收入突破650亿元,约占全国的9%,增速超过40%,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山东始终立足工业规模大、产业门类全的“应用场”优势,在推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应用中培育人工智能产业。

“以大模型为例,山东抓住垂直领域大模型这条赛道,推动大模型在化工、钢铁、铝业、高端装备等领域持续深耕细作,2年内,有望实现工业领域41大类全覆盖。”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数据产业推进处处长孙志强提到。

“重要的是思维方式的转变,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每每谈及人工智能带来的变化,黄鹏都会回忆起5年前迈出的那一步:华泰抓住5G+物联网技术普及机遇,实现工厂2万多台设备的数据实时采集,为后续整合数据打破“信息孤岛”、开发智能应用场景打下了基础。

近年来,山东先后出台“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等指导性文件,深入实施“工赋山东”专项行动,加快推进山东半岛工业互联网示范区建设,全省软件规上企业超6000家,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总量、卓越级智能工厂总量、两化融合指数、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指数等均居全国前列。

目前,山东人工智能领域从事大模型、智能体、大数据、大算力等产品开发、服务的重点企业1124家,通过第三方专业机构测评的大模型产品达230个,全省综合算力指数全国排名第9。今年1—6月,全省智能算力产业(包括AI服务器和智算云服务)规模超过500亿元;累计24个大数据项目入选工信部大数据产业试点示范项目,数量居全国第二。通过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贯标企业1859家,居全国首位。

孙志强表示,“人工智能+”所引领的新一轮变革,正为各行各业持续提供着转型升级的“更优解”,瞄准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赋能路径和产品体系,山东正加快在人工智能产业链上锻长补短,以人工智能技术的产业化,强化传统产业赋能提升、新兴未来产业孵化培育。

□资料:付玉婷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记者 付玉婷)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