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荷兰光刻机巨头:中国人太聪明了,对中国封锁西方企业先活不下去

十大品牌 2025年10月05日 05:38 0 admin

在全球科技领域里,最昂贵、最神秘的一台机器,莫过于荷兰阿斯麦(ASML)的光刻机。它是芯片制造的“皇冠明珠”,没有它,就造不出最先进的芯片。
然而最近,阿斯麦的CEO温宁克在一次采访中却意外地“放了狠话”:

“美国对中国的限制不会有效,中国人太聪明了,他们总能找到我们想不到的办法。”

荷兰光刻机巨头:中国人太聪明了,对中国封锁西方企业先活不下去

这话一出,震动了整个西方科技圈。要知道,正是这家荷兰公司,在过去几年里配合美国,对中国的高端光刻机出口实施了最严厉的封锁。但如今,他们似乎自己也意识到:这种封锁,或许最后“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一、中国的“封锁逆袭”:被堵住的地方,反而成了突破口

西方对中国的技术封锁,其实并不是新鲜事。
早在上世纪50年代,中国刚刚建国时,美国就发动了全面禁运,从飞机到发动机,从电脑到石油设备,几乎什么都不卖。那时候,许多国家都在看笑话,觉得这个“东方大国”没几年就会撑不下去。

但结果呢?
中国造出了自己的原子弹、氢弹,发射了“东方红一号”卫星,又在导弹、卫星、核潜艇“三位一体”上实现突破。西方的封锁,不但没让中国倒下,反而逼出了世界上最强的“自力更生体系”。

荷兰光刻机巨头:中国人太聪明了,对中国封锁西方企业先活不下去

到了2018年,美国再一次掀起科技围堵浪潮,企图用“卡脖子”方式让中国的高科技产业停摆。从芯片到5G,从人工智能到光刻机,美国联合日本、荷兰等国全面封锁出口。

可短短几年过去,中国非但没有被压垮,反而开始反超。
华为靠着自研“盘古大模型”和“麒麟芯片”杀出重围;中芯国际逐步打通了28纳米乃至更先进制程的生产线;国产光刻机也在一步步实现从“能造”到“能用”的飞跃。

2024年,中国科学家宣布在高能光源、精密镜头对准系统上实现突破,这意味着——距离完全国产化的EUV光刻机,已经不再遥远。

荷兰光刻机巨头:中国人太聪明了,对中国封锁西方企业先活不下去


二、温宁克的清醒:没有中国,西方产业链也难以为继

温宁克并不是第一次“唱反调”。
他很清楚,中国市场对ASML的重要性。过去十年,ASML超过三分之一的收入都来自中国客户。尤其是2023年,中国市场贡献了公司约30%的总营收,超过美国与欧洲的总和。

换句话说,中国是阿斯麦“最不能失去的客户”。

可在美国的压力下,荷兰政府强行禁止ASML向中国出口最先进的EUV设备。这让阿斯麦的生产线突然少了一个巨大的买家,库存增加、产能过剩、订单锐减。
温宁克在内部会议中曾苦笑说:“如果没有中国,我们的利润会被削去一半。”

荷兰光刻机巨头:中国人太聪明了,对中国封锁西方企业先活不下去

与此同时,中国却在另一个方向加速崛起。
长江存储的国产NAND闪存芯片、华虹的功率半导体、上海微电子的ArF光刻机……一条几乎完全独立的供应链正在成型。
当ASML“断供”那一刻,中国的工程师们没有退缩,而是选择“自己造”。从材料、光源到算法、工艺,中国几乎在每个环节都开始自研。

如今的现实让温宁克不得不承认:

“如果再封下去,最后可能连我们(西方企业)自己都活不下去。”

事实也是如此。没有中国这个庞大的制造体系,全球的电子产业几乎无法维系。从手机到新能源汽车,从显示屏到服务器,中国在产业链中的角色早已不是“组装厂”,而是全球创新的关键一环。

荷兰光刻机巨头:中国人太聪明了,对中国封锁西方企业先活不下去


三、封锁的尽头,是合作;压制的结果,是共赢

中国的发展速度,已经让世界无法忽视。
曾经有人嘲笑中国“造不出高端芯片”,可如今,中国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芯片设计企业数量超过3800家,同比增长25%;芯片制造产能全球占比超过25%,部分领域已接近欧美水平。

更关键的是,中国的科技创新不再依赖“模仿”,而是走上“原创”之路——
从量子通信、可控核聚变,到新能源电池、卫星互联网,中国正在引领一个又一个新方向。

这就是为什么温宁克那句话,显得格外真实——“中国人太聪明了”。
聪明的不只是技术,更在于策略。面对封锁,中国没有选择对抗,而是用开放的市场吸引更多合作,用庞大的产业基础做支撑,用持续的创新反击封锁。

荷兰光刻机巨头:中国人太聪明了,对中国封锁西方企业先活不下去

如今,越来越多的欧洲企业开始反思:
与其被美国绑上战车,不如重新拥抱中国市场。毕竟,在全球经济低迷的当下,能让企业持续赚钱的地方,不是华盛顿的命令,而是中国的订单。

对荷兰阿斯麦来说,更是如此。光刻机再先进,也需要市场;没有中国,它的高端设备只能堆在仓库里。

未来的格局或许会越来越清晰——
中国不再是被动的“制造国”,而是全球科技生态的主导力量。
谁能与中国合作,谁就能分到未来的红利;
谁继续封锁中国,谁就会被时代淘汰。

荷兰光刻机巨头:中国人太聪明了,对中国封锁西方企业先活不下去


在西方仍试图“卡脖子”的时候,中国早已在用另一种方式“反卷”:
不是去争吵,而是让成果说话;
不是对抗,而是用创新突破。

当封锁变成了一面镜子,照出了谁更依赖谁,
阿斯麦的那句话,也许正是整个西方最深刻的醒悟——
封锁中国,不但无效,反而会让西方企业先活不下去。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