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cientist团队 投稿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人类科学家三年的工作量,如今AI两周就能轻松搞定!最近,来自西湖大学的自然语言处理...
2025-10-09 0
在数字化技术深刻重塑人类生存方式的现今,“数字素养”已超越传统“计算机技能”的范畴,成为青年群体适应未来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能力。世界经济论坛将数字素养定义为“个体在数字社会中应具备的数字获取、使用、评价、创新、伦理道德等一系列素质与能力的集合”。随着数字技术全面渗透经济社会各领域,从日常生活到职业发展,从文化传播到社会治理,数字场景已然构成青年成长成才的核心环境。数据显示,我国青年网民规模突破5.4亿,社交媒体、在线购物、观看视频和网络游戏是最常见的互联网活动。然而,数字空间中虚假信息蔓延、网络伦理失范、数据安全风险等多重挑战,部分青年存在信息甄别能力薄弱、数字行为失范、创新应用能力不足等问题,既影响个人发展和权益保障,也制约数字生态健康。
与此同时,从国家战略维度审视,数字中国建设已进入纵深推进阶段,国家对高素质数字人才的需求持续扩大。青年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其数字素养水平直接关系到数字经济的创新驱动和数字文化的建设生态,是决定国家数字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因此,系统构建并实施青年数字素养提升路径,既是保障青年成长成才的现实需求,也是推动建成数字人才强国,实现全民共享数字红利,建设智慧社会的必然要求。
一、筑牢价值之基,提升青年数字时代的“免疫力”
青年群体既是数字浪潮的“原住民”,也身处在网络空间价值碰撞的最前沿。算法推荐、流量机制、虚拟身份等数字特性,正持续重塑甚至打破青年价值观的固有形成逻辑,对青年价值取向、价值判断、价值情感等形成了多维度、深层次的冲击。因此,真正筑牢其在数字世界的价值底座与思想防线的首要任务绝非仅限于技能的操练,而是深化网络空间的思想引领,构建立体化数字价值观教育体系,以系统化、浸润式的教育引导帮助青年树立正确的数字价值观,使其成为青年判断网络信息、规范数字行为的“思想罗盘”,提升青年群体在数字时代的“免疫力”。
需明确数字价值观教育内容核心导向,遵循青年成长规律,立足数字社会的本质特征,聚焦“数字向善”搭建分层分类的内容精准供给体系。针对青年群体的年龄层次、专业背景及职业阶段差异,设计“阶梯式”式的教育内容,实现价值引领与能力提升的动态平衡。对高校青年,教育内容通过跨学科视角打破技术迷思,建立对数字社会的系统性认知,解读算法推荐、数据垄断、平台经济等典型现象,重点融入数字伦理、数据安全、网络法治等深度内容,培育批判性数字思维;对青年从业者,教育内容需聚焦行业特性与职业环境,剖析行业典型案例构建“负面清单”,帮助青年将抽象价值观转化为行业语境下的具体行动准则,强化风险防范与责任意识,提升其数字职业素养。同时,要将主流价值观与数字场景深度融合,将技术原理、伦理规则与人文精神深度融合,以数字化载体激活价值教育生命力,通过“具象化表达”“沉浸式体验”,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青年语境中“活起来”,以此转化为青年可感知、易共鸣、能践行的数字生活准则。注重发挥青年的主体性,让青年在参与教育传播、实践服务的过程中“做主角”“唱主角”,以此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提升,自觉维护清朗网络空间,推动数字价值观从“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践行”。
二、夯实能力之核,锻造青年数字时代的“竞争力”
在数字化时代下,青年群体的数字能力已成为融入未来社会的“核心通行证”。这一能力青年不仅需要熟练掌握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应用等前沿技术,更需具备数据洞察决策、算法模型优化等高阶技能,以及在数字生态中批判性思考、跨领域协作、预判伦理风险等创新思维。当前,部分青年已展现出较强数字能力,他们对新技术工具的接受与应用高度敏捷,在社交媒体运营、短视频创作、AI辅助内容生成等领域表现活跃,但整体仍存在重操作轻逻辑、重工具轻伦理、且跨学科融合能力不足等诸多短板,亟需系统性能力提升以匹配时代需求。
注重数字创新思维塑造,培养“问题导向”的批判性思维,引导青年从“会用技术”向“善用技术”转变。构建分层递迁、逐级深化的数字技能培养体系,精准对接数字经济发展对不同领域青年的多元化技能需求。针对在校青年,推动课程体系结构性优化,将数字技能课程纳入通识教育核心模块。基础层普遍开设“数字工具应用”“数据分析基础”等通识课程,帮助青年掌握基础通用技能;进阶层则结合专业设置前沿性与应用性兼具的细分方向课程,确保技能培养与专业发展、职业需求有效衔接。针对青年从业者,联合行业协会与头部企业共同打造“数字技能提升训练营”,紧扣数字经济热点与紧缺领域,动态更新课程模块;针对互联网行业青年量身定制“前沿技术研修班”,快速提升青年核心技术竞争力与岗位适应力。青年在提升数字技能的过程中,应自觉有意识地将技术学习与跨学科思维融合起来,积极关注行业融合实践,通过角色轮换制度实现认知与技能互补,使之成长为既能精通技术又能驾驭广阔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三、优化环境之维,构建青年数字时代的“支撑力”
数字环境作为作为青年接触、学习和应用数字技术的现实场景,它青年数字素养培育的“生态土壤”,其质量直接决定着数字素养的广度、深度与效能,一个开放、包容、安全的数字环境是提升青年数字素养不可或缺的基础性支撑。当前覆盖广、性能强、低门槛的5G网络与云计算等数字基础设施为青年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技术接入条件;各类在线课程教育和学习资源极大拓展了青年自主学习和技能提升的渠道;同时国家正以战略高度系统推进数字化转型进程,持续加大政策扶持与资源投入,积极构建有利于青年融入数字实践的制度保障与生态支撑。但是,数字环境的缺陷同样突出,数字资源在城乡、区域及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分布仍不均衡,“数字鸿沟”和“马太效应”尚未彻底消除,“信息茧房”“流量至上”“数据滥用”“算法歧视”等问题频发。因此,面对这种机遇与风险交织的环境特征,迫切需要凝聚社会各方力量,共同营造一个更具包容性、安全性和引导性的“天朗气清”的数字生态环境。
优化环境之策以形成社会协同共育强大合力为核心,关键在于系统构建“政府-学校-企业-家庭”四位一体的数字素养培育生态链,为青年数字素养提升筑牢系统性支撑。政府应发挥顶层设计“指挥棒”作用,加强顶层设计与政策供给,加大对欠发达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加强数字环境监管,严厉打击网络虚假信息、数据滥用等问题,从政策与环境两方面夯实协同基础。学校须切实履行教育主责,主动对接政府政策与企业资源,创新“产教融合”模式,构建数字素养“技术-伦理-文化”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实践。企业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补位”教育短板,将自身技术与资源优势转化为共育力量:开放技术平台、数据资源及实践场景,通过提供实习岗位、联合开发课程、支持项目式学习等方式,为青年提供真实的技术学习场景;联合学校执行“企业导师制”制度,让行业技术骨干走进校园开展实践教学,让青年在实际运用中潜移默化提升素养。家庭作为青年数字生活的第一场景,需主动承担日常引导与榜样示范职责,同时建立家庭数字使用规则,帮助青年养成理性用网习惯。唯有通过政府、学校、企业与家庭的深度协同、优势互补与资源整合,形成“政策引导方向、学校夯实基础、企业赋能实践、家庭浸润价值观”的闭环生态,让协同共育从理念落地为实际行动,为青年数字素养提升提供肥沃土壤与持续能量。
基金项目:本文系川北医学院2025年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研究中心一般项目“青年群体的数字素养和县域政府评价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0205YB03);2025年度南充市社科规划项目南充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研究中心“青年群体的数字素养与县域政府评价研究”(项目编号:NCQSN25A019)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川北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龚晓琴;南充职业技术学院:冯诗棠)
相关文章
DeepScientist团队 投稿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人类科学家三年的工作量,如今AI两周就能轻松搞定!最近,来自西湖大学的自然语言处理...
2025-10-09 0
10月6日,2025年诺贝尔生理学花落玛丽·布伦科、弗雷德·拉姆斯德尔和坂口志文,以表彰他们在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领域的开创性发现。诺贝尔生理...
2025-10-09 0
在数字化技术深刻重塑人类生存方式的现今,“数字素养”已超越传统“计算机技能”的范畴,成为青年群体适应未来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能力。世界经济论坛将数字素...
2025-10-09 0
信息来源:https://news.mit.edu/2025/mit-physicists-improve-atomic-clocks-precisi...
2025-10-09 0
您好: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确实是有挂的,很多玩家在这款游戏中打牌都会发现很多用户的牌特别好,总是好牌,而且好像能看到-人的牌一样。所以很多小伙伴就怀疑这...
2025-10-09 8
【来源:福建发布】今天(10月9日)福建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办公室公示了2024年度福建省科学技术奖评审结果一起来看完整名单↓↓↓2024年度福建省科...
2025-10-09 0
“双节”刚过,就有大事发生。今晚8点,京东11.11活动将全面启动,所有优惠已经准备就绪;紧随其后,天猫双十一活动也确认将在15日晚8点正式开启。记者...
2025-10-09 0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系统发牌有什么规律,以及系统纸牌游戏怎么玩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斗地主的规则有哪些 1、发牌规则系...
2025-10-09 6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