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太空与您相伴的【第2663期】国 内 航 天中国首艘运载火箭回收船“星际归航”号“星际归航”号是我国首艘、世界第五艘海上运载火箭回收船,标志着我...
2025-11-13 10
今天是太空与您相伴的【第2663期】
国 内 航 天
中国首艘运载火箭回收船“星际归航”号
“星际归航”号是我国首艘、世界第五艘海上运载火箭回收船,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拥有运载火箭回收船的国家。“星际归航”号的成功下水,奏响了我国在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海上回收技术领域坚实而关键的序曲,未来亦可兼容多型中大型重复使用火箭的海上回收任务,担当“定海神针”。
作为星际荣耀中大型液氧甲烷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双曲线三号(代号SQX-3)的黄金搭档,“星际归航”号身形壮硕:长约100米,宽约42米,回收甲板面积40米×60米,足以稳稳托住凯旋的一子级火箭。17000吨的排水量,DP2级动力定位系统加持,让它能在四级海况下精准捕获,五级海况中稳健航行,具备回收点灵活,安全性高等特点。智慧的无人值守模式让回收作业更添安全便捷,专用存储舱则轻松满足火箭部件的海上转运需求。
“星际归航”号是星际荣耀在海南文昌投资的三大项目之一,旨在满足星际荣耀SQX-3运载火箭首飞的战略部署,实现运载火箭回收、检测、维护、复用的全流程闭环,突破重复使用运载火箭低成本、快响应的空间运输能力,促进商业航天降本增效的跨越式发展。运载火箭回收船吉水后将开展舾装、船机电设备联调联试、船舶性能测试及试航等关键性考核及验收工作,计划9月抵达海南开展海上合练等大型综合试验。
(来源:国际火箭发射 微信公众号)
2025年全国青少年航天创新大赛总决赛在文昌开幕 杨利伟出席
8月5日上午,2025年全国青少年航天创新大赛总决赛在文昌市清华附中文昌学校盛大开幕。此次总决赛以“仰望星空 成就梦想”为主题,汇聚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港澳地区的4664名参赛学生,共同开启一场共绘星辰蓝图的创新盛会。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杨利伟等嘉宾出席开幕式。
杨利伟表示,当前中国航天正处在一个全新的历史起点上,随着空间站的全面建成运营、探月探火的持续推进以及航天技术在国防、民用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正在朝着建设航天强国的宏伟目标稳步迈进。这一切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更离不开一代又一代青年的不懈努力和无私奉献。
据介绍,本届大赛共设航天创意、航天科学探究与创新设计、太空探测竞技3个竞赛单元、14个赛项,竞赛内容包括“逐梦太空”火箭设计制作比赛、“星球车”机器人挑战赛、“火星家园”机器人挑战赛、“星际探索”机器人挑战赛、“星矿探测”机器人挑战赛、“筑梦天宫”机器人编程挑战赛等。大赛自启动以来,以鲜明的航天科技特色与创新实践导向,持续在全国中小学校园掀起“航天热”,累计吸引全国40000余名中小学生参与各级选拔赛,参赛规模再创新高。
此次活动由国家航天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指导,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文昌国际航天城管理局、文昌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海南航天城产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承办,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清华附中文昌学校协办,中共海南省委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办公室、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海南省科学技术厅、海南省教育厅、海南省科学技术协会、海南大学支持。
(来源:文昌发布 微信公众号)
国 际 航 天
低轨卫星星座推动金属增材制造(AM)崛起,成太空经济重要支柱
美“航天新闻网”8月4日报道,金属增材制造(AM)近几十年来局限于小众应用和小规模生产,如今,随着对高性能、低质量零部件需求增长,以及低地球轨道(LEO)大型卫星星座制造提速,增材制造进入新阶段,成为航天硬件生产不可或缺的部分。其核心优势在于能打造传统方法难以实现的复杂几何结构,推动射频(RF)硬件进步,如优化波导和天线部件,改善信号完整性并减轻重量。大规模卫星星座(如Telesat的Lightspeed、SpaceX的Starlink等)的兴起,要求高效规模化生产,增材制造通过按需制造、减少供应链依赖、将生产时间从数月缩短至数周,发挥了关键作用。
加拿大伯洛克科技(Burloak Technologies)与MDA航天公司合作,为Telesat Lightspeed星座交付超50000个金属增材制造Ka波段天线,展现了其可扩展性,助力提升性能、优化结构。未来,增材制造潜力还延伸至太空制造,可在轨道建造大型结构,降低成本并提高任务灵活性。如今,凭借验证工艺、高性能材料和飞行经验,它已成为航天硬件设计与制造的核心,是太空经济的重要支柱。
(来源:航天快响 微信公众号)
SAR技术小型化,日本100公斤卫星再升空
北京时间(8月5日),美国火箭实验室公司(Rocket Lab)电子号(Electron)火箭从其新西兰发射场起飞,成功为日本对地成像公司iQPS(Institute for Q-shu Pioneers of Space,宇宙先锋研究院)发射一颗合成孔径雷达(SAR)卫星。
编号为QPS-SAR-12的卫星是该系列自2019年以来发射的第12颗。此前的发射中有两颗卫星因日本火箭故障未能进入太空、另两颗已退役,目前在轨数量为8颗。
(来源:航天界 微信公众号)
来源 | 我们的太空(ID:ourspace0424)
编辑 | 张子豪
校对|刘俞希
主编 | 张文军
邮箱 | ourspace0424@163.com
相关文章
今天是太空与您相伴的【第2663期】国 内 航 天中国首艘运载火箭回收船“星际归航”号“星际归航”号是我国首艘、世界第五艘海上运载火箭回收船,标志着我...
2025-11-13 10
来源 | 读秒财经8月11日,李诞发布与邓紫棋对谈的播客,邓紫棋提到她2019年成为一个AI公司的投资人,当被问到这公司是否盈利,邓紫棋表示,“我已经...
2025-11-13 7
8月11日,贵州新闻传播与全媒体人才基地、贵州日报天眼大学共同举办新闻专题讲座,快手科技副总编辑夏江以“平台运营及视频AI大模型分享”为主题现场授课,...
2025-11-13 10
智通财经APP获悉,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主要晶圆厂平均产能利用率约82%,同比增长约8个百分点。受到2025年上半年关税风险因素推动,下游拉货较为积...
2025-11-13 12
人民网南宁11月12日电 (何宁 11月11日,2025中国(广西 —东盟“人工智能+体育”应用场景大赛项目征集及政策宣讲交流活动在广东东莞市松山湖万...
2025-11-13 0
证券之星消息,顺络电子(002138 11月12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投资者关心的问题。投资者提问:贵公司产品有切入特斯拉人形机器人吗?顺络电子回复...
2025-11-13 0
第三届佛山高价值专利成果转移转化大赛(以下简称“高转赛”)复赛近日在佛山举行,来自全国的200项高价值专利技术与成果在两天内集中路演,通过项目展示、专...
2025-11-13 0
第五届智联网络系统学术会议(INSAI 2025)将于2025年11月15日至16日在中国深圳举办。本届会议由智联网络系统学会(INSAI)、中国通信...
2025-11-13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