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遥遥领先?神二十一将发射,挑战3.5小时快速对接,美俄能做到吗

排行榜 2025年11月01日 08:04 0 admin

10月30日,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再度召开记者会,正式宣布神舟二十一号任务即将发射!

神舟二十一号乘组3名航天员随后亮相,由航天驾驶员张陆、飞行工程师武飞、载荷专家张洪章组成,张陆担任指令长。

而本次任务则瞄准10月31日23时44分发射!而根据官方报道,本次任务将采用“更加快速”的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仅需3.5小时!

通常情况下,从神舟飞船发射到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对接,我国惯用的是6.5小时对接模式,这次竟然直接“提速50%”,这是怎么回事?

遥遥领先?神二十一将发射,挑战3.5小时快速对接,美俄能做到吗

本次神舟二十一号飞行任务是我国今年第二次载人发射任务,也是本年度最后一次载人发射,将接替神舟二十号乘组执行空间站在轨驻留使命。

这次的航天员乘组还是延续的“老带新”模式,3人乘组构成了“老中青”三人组,张陆是第二批航天员,在神舟十五号任务中有过飞行经验,属于“再上太空”的老兵。

武飞和张洪章是“80后”和“90后”,来自我国第三批航天员梯队,此前从未公开亮相过,属于是首次执行飞行任务——

2人中,一个是航天五院的工程师,一个是中科院的研究员,可见本次飞行乘组将不仅仅是“飞行”,也将承担更多的技术验证与实验操作属性。

三人将在轨驻留约六个月,执行多项科学实验、设备维护与出舱任务,预计将在2026年4月底返回地球。

从新闻通报中,还有一点值得关注——本次神舟二十一号任务将首次采用3.5小时快速交会对接模式!

要理解它的难度,必须先明白“快速交会对接”是如何进行的。

作为载人航天三大关键技术之一,交会对接指的是两个航天器在空间轨道上会合,并在结构上连成一个整体的技术。

遥遥领先?神二十一将发射,挑战3.5小时快速对接,美俄能做到吗

我国该项技术始于2011年的神舟八号,那次任务,飞船入轨后要通过多次变轨逐步逼近空间站实现对接,用了足足44小时。

随后的神舟九号任务中,3名航天员在神舟飞船里也是经历了2天,才完成多次变轨、轨道面调整、相位差匹配等复杂过程,实现对接。

后来随着我国轨道控制算法的成熟,导航定位技术精度大幅提高,开始普遍采用“六小时快速交会对接(约6.5小时)”,对接技术已经十分成熟。

6.5小时模式的核心是4次变轨,飞船在入轨后会分4个阶段逐步拉近与空间站的距离——先是初始轨道调整,再到同步轨道建立,最后进入相对导航与自动控制阶段。

整个过程中,地面测控网、北斗导航系统、飞船上的测距雷达和光学传感器会统一协调,构成一个闭环控制系统,使得飞船能够自主判断方位并反复修正轨迹。

这一模式的优点很突出,经过多年实践验证,兼顾安全与精度,从空间站运营阶段一直从未变过。

而这次要使用3.5小时“快速对接”,就意味着飞船只需绕地两圈多,就要精准“插队”迅速捕获空间站信号,建立相对导航关系,在极短时间内完成轨道修正与姿态调整,并准确与空间站对接口连接。

这其中的难度非常大,任何一环计算误差,都可能会造成对接偏差乃至失败。

遥遥领先?神二十一将发射,挑战3.5小时快速对接,美俄能做到吗

更为复杂的是,神舟二十一号要在“邻居还没走”的情况下完成对接,空间站组合体上方就停靠着神舟二十号飞船!

飞船升空后,四次变轨被压缩为两次!这不仅考验飞船的操控系统精度,也“极限”考验了地面测控网络的协调能力。

这需要在每次点火、推力控制和航向调整环节,都做到不出现任何细微的差错。整个系统协调的复杂程度,比6.5小时模式高出近一倍。

毫不夸张地讲,这种程度的精度控制,放眼全世界,恐怕也只有中美俄三国能实现。

俄罗斯2020年曾在“联盟MS-17”任务中实现过约3小时交会,而SpaceX的“载人龙飞船”也在特定任务中完成过类似效率的对接。

不过,对于我国而言还是首次挑战!

那么,为什么要冒风险挑战3.5小时?稳妥可靠的延用6.5小时不好吗?

答案在于——快速对接的意义,不仅在于炫技,反映的是整个航天系统的成熟度。

随着我国空间站长期驻留任务进入常态化阶段,对于地面发射窗口与空间站轨道位置的匹配要求越来越高。缩短对接时间,可以让航天员更快进入空间站,减少在轨等待的资源消耗与风险暴露。

遥遥领先?神二十一将发射,挑战3.5小时快速对接,美俄能做到吗

更关键的是,这项技术也为未来的应急救援任务打下了基础。

目前,我国神舟飞船应急救援一直采用的是“发一备一”策略,即一艘飞船发射后,后续飞船将进入待命状态,在酒泉发射场随时做好准备。

这种策略有效确保了在空间站突发异常情况、系统故障或者宇宙危险时,我国能“有船可用”,快速接回航天员,化险为夷。

这并非危言耸听,去年美国星际客机就因飞船故障,导致2名宇航员足足在空间站滞留了286天,就是因为波音无船可用,载人龙飞船又没有及时就位,才导致了这场事故迟迟得不到解决。

不过,由于6.5小时对于应急救援还是略显“慢”了,所以我国才要尝试并掌握更加快速的对接技术。

一旦实现,我国将完成从两天模式→6.5小时→3.5小时的跨越,而从战略意义上则意味着航天测控、导航算法和自主控制技术的全面升级!

试想一下,仅3.5小时就可以绕地球2圈并精准厘米级命中目标,我国载人飞船系统稳定、精准、自主,足以应对更多高风险、高密度任务。

事实上,这种“提速”也体现在整个空间站体系的运作逻辑中。我国在天舟五号货运飞船中曾验证过2小时快速对接的模式,未来我国在物资运送方面也会依托“快速对接”打造新的太空物流体系。

今年4月,一款名叫“轻舟”的全新一代货运飞船已经亮相,将与天舟飞船“并行执行任务”,承担未来更加高频高效的资源投递。

遥遥领先?神二十一将发射,挑战3.5小时快速对接,美俄能做到吗

天舟质量更轻、结构更加紧凑,响应速度也更快,现在我国航天员在轨开展科学试验的样品只能等返回地球时由返回舱携带,样品量很小,而且很不方便。

未来,有了天舟,短周期、小载荷、高频率的空间站需求提供补给通道将建成,实验样品可以随时带回地面!

所以,从长远看,快速对接模式将不仅能使航天员快速进驻空间站,也将为多平台补给能力打下坚实基础。

这些都是3.5小时快速交会对接的重要意义!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