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日本那边的半导体出口管制,这事儿从2023年就开始闹腾了到现在,已经两年多,影响越来越明显。日本政府当时是为了跟美国步调一致,结果没想到自家企业遭...
2025-10-27 0
说起日本那边的半导体出口管制,这事儿从2023年就开始闹腾了到现在,已经两年多,影响越来越明显。
日本政府当时是为了跟美国步调一致,结果没想到自家企业遭了大罪,中国这边倒是借机加速了本土替换。日媒自己都喊出来了,感觉他们的产业根基被连锅端了似的。
先说说禁令是怎么出来的。2023年3月31日,日本经济产业省突然放出风来,说要修改外汇及外贸法,针对23类半导体设备搞出口许可制度。这些设备不是小打小闹,涵盖了清洗、薄膜沉积、光刻、蚀刻这些核心环节,管制线拉得挺宽,从先进工艺到45纳米的老家伙都包括在内。
经济产业大臣西村康稔在记者会上说得冠冕堂皇,说是为了防技术外流,维护国际安全。可明眼人都知道,这是配合美国2022年10月那波芯片限制的后续动作。美日荷三国从年初就开会协调,日本这边咬牙跟进,甚至管制范围比美国还狠点。
草案一出,半导体圈子炸锅了。东京电子这家大厂,对中国销售占了28.3%,他们内部赶紧评估,预计审批得拖几个月,订单黄了可咋整。尼康的光刻设备占比28.4%,爱德万测试27%,这些企业之前和中国伙伴合作得热火朝天,现在一下子凉了半截。
没过多久,2023年5月23日,日本内阁会议就把修正案给过了。正式清单列了23项,出口商得报上设备细节、用途和买家信息,经济产业省专设小组审核。生效日期定在7月1日,那几个月里,日本企业忙着和中国客户谈,部分合同改成分批发货,避开管制节点。
中国商务部5月底就发话了,说这违反世贸规则,破坏产业链。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也开会商量对策,重点是推本土供应商上位。禁令一落地,日本对华设备出口就开始下滑。2023年下半年,出口额比上半年掉15%左右。
东京电子的沉积设备订单少了两成,尼康在上海的联合实验室关门大吉,本来计划的技术转移项目全停了。中国企业没闲着,转头找本土备选,中微半导体的等离子蚀刻机开始大批量测试,性能追得上日本货。
日本媒体也没闲着,早早就开始吐槽。2023年4月3日,日本时报发了篇文章,直指跟随美国搞中国芯片出口管制,会重创日本本土产业。文章说,日本设备出口太靠中国了,2023年对华出口118亿美元,占全球305亿美元的39%,远超美国68亿和荷兰25亿。
丢了这块肥肉,日本企业复苏梦就碎了。专家在文里分析,这跟上世纪80年代的惨败差不多。那时候,日本半导体牛气冲天,全球前十大企业占六席,日电、东芝、日立包揽前三,把英特尔、摩托罗拉打得找不着北。
可1986年,美日签了半导体协定,美国逼日本分享专利、买美国货,还得美国点头定价。日本企业技术外流,三星、台积电借机崛起,日本只能守着设备和材料这点家底。尼康和佳能的光刻机份额从90%跌到不足10%,还被踢出EUV联盟,只能搞浸没式路线。
中国崛起后,日本企业本来靠和中国合作看到了希望,特别是ASML不卖EUV给中国,尼康他们就和中国企业联手改良技术。现在禁令一刀切,日本时报说,这等于自废武功,最后优势也没了。
禁令的影响没止步于2023年。进到2024年,日本又悄悄扩管制范围。4月,他们加了十几种半导体相关物品,包括化学材料和辅助工具。中国外交部回应,说会采取必要措施护权益。那年,中国从日本进口设备同比降10%,本土厂商像北方华创的热处理设备,市场份额蹿到25%。
日本企业日子不好过,东京电子2024财报显示,对华业务占比掉到20%以下,公司调整生产线,转战欧洲,但那市场小得多。爱德万测试的检查设备出口锐减,裁员几百人。信越化学的硅材料断了供,中国本土的合盛硅业扩产,自给率从15%到30%。
日本政府9月和中国开工作对话,聊管制细节,可没啥实质进展。年底,中国出稀土出口新规,从2023年11月起要求出口商报交易细节,还对关键矿物管制。这算是间接回击,日本材料供应链更紧了。
2025年,这事儿进入高潮。日本1月更新了出口管制,针对高性能计算相关,加紧芯片测试、设计软件、材料和半导体限制。中国商务部敦促日本停手,别把中国企业列管制名单。9月29日,路透社报道,中国商务部说,日本加中国实体到名单,伤了中日企业利益,得纠正。
禁令两年多,日本半导体设备出口总额从2023年的305亿降到2025年预计250亿以下。中国本土设备市场2024年达495亿,本土厂商占比超40%。上海微电子的光刻机原型机验证通过,覆盖28纳米。北方华创的电容式蚀刻机量产,取代爱德万的市场。华虹半导体扩线,自给率目标50%。政府基金支持,跨省联盟攻关薄膜和蚀刻瓶颈,供应链重构60%完成。
日本那边,失业率升了1.2%,东京电子关了些研发中心。信越化学转向国内,但需求不够,产能闲置。全球供应链变了,ASML中性,日本缺口本土填补。禁令短期扰了中国,但长期推了本土化。
日本媒体继续叹气,说半导体是经济支柱,现在根基断了。历史教训摆着,1986年协定后,日本三十年停滞,到现在还没爬出来。这次丢中国市场,设备优势荡然无存,企业难翻身。
中国这边的替代不是空谈。光刻胶上,上海新阳KrF级量产,自给率从15%往上走。中芯国际和华虹转本土采购。薄膜沉积,中微等离子系统性能国际水准,取代东京电子型号。刻蚀机,北方华创28纳米验证,减少日本依赖。热处理和检查,睿励仪器上位,45纳米覆盖。
2025年上半年,本土化率超40%,华为海思等设计企业全用本土链,生产不卡壳。日本企业试多元化,东南亚市场有限,补不了中国窟窿。经济产业省中期报告承认,管制虽为安全,但本土产业结构性打击大。
再想想日本半导体衰退的深层原因。上世纪80年代,他们靠政府支持和企业协作,赶超美国。可协定后,工程师外流,市场丢了。现在禁令重复错误,日本时报专家说,半导体设备是最后堡垒,丢了中国等于告别高科技。
全球需求回暖,日本对华出口低迷。2024年,日本半导体出口总额60755亿日元,对华13129亿,占比21.6%。东京电子中国收入占44%,2025第一季近50%。但管制下,这数字在掉。日本财务省数据,2025上半年对华出口降2.9%,第二季33.31亿。中国出口目的地转向能源转型、半导体相关新三样,市场重心南移。
中国本土企业崛起,全球功率半导体洗牌。Omdia数据,2024年碳化硅供应商前十,中国占三席,份额8.8%。
日本拉辟达斯破产,客户拉不回。日媒说,将客户从中国拉走太难。日本半导体国家队折戟,根基动摇。中国制造2025规划,十大领域发力,半导体国产化加速。USTR报告说,中国广大规模,培育自家产业。美国管制小院高墙,中国靠市场反转。
相关文章
说起日本那边的半导体出口管制,这事儿从2023年就开始闹腾了到现在,已经两年多,影响越来越明显。日本政府当时是为了跟美国步调一致,结果没想到自家企业遭...
2025-10-27 0
现在很多新机发布了,其实很多人已经发现一些问题了,有一些技术,突然就更新换代了,然后就不使用了。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很多厂家的能力提升了,算法一直提升,...
2025-10-27 0
IT之家 10 月 27 日消息,据用户反馈,华为 MatePad Air 12 2025 平板已开启鸿蒙 HarmonyOS 5.1.0.235 S...
2025-10-27 0
前言:“17年,160亿美元,51座桥梁,36个在建工程,11座立交桥结构,35公里填土,然而却一寸铁轨都没有铺成。”这就是美国加州高铁项目的“辉煌成...
2025-10-27 8
本文为深度编译,仅供交流学习,不代表日新说观点美国特斯拉公司为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拟定了一份高达1万亿美元的薪酬方案,该方案已遭遇强烈反对。在此之前...
2025-10-27 0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0月27日讯(全媒体记者 徐媛 通讯员 朱晟 邓亚飞)在传统医疗下,干细胞、免疫细胞这些前沿疗法有望给生命一次新的希望。《湖南省细胞...
2025-10-27 0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10月27日消息,根据行业分析机构IDC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到2028年,45%的IT产品与服务交互将以智能体为主要界面。IDC...
2025-10-27 0
10月23日,2025中关村论坛系列活动——老年服务科学与创新国际论坛举办。本届论坛由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北科院”)、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以...
2025-10-27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