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中方不退,荷兰威胁不买中国工厂芯片,德媒:中国逼欧盟实施制裁

排行榜 2025年10月26日 08:04 0 aa

要说这一次荷兰政府的动作,完全称得上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2025年9月底,荷兰政府动用冷战时期的《物资供应法》,强行接管了中国闻泰科技旗下的安世半导体。

中方不退,荷兰威胁不买中国工厂芯片,德媒:中国逼欧盟实施制裁

理由是“国家安全”,但实质上,无非是政治化操作。

接着,荷兰法院更进一步——冻结中方资产,暂停中方管理层职务,甚至连公司经营权都给“托管”了。

换句话说,一家民营企业,瞬间被粗暴地“国有化”了。

中方不退,荷兰威胁不买中国工厂芯片,德媒:中国逼欧盟实施制裁

荷兰当局显然以为,中国会像过去一些国家那样选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低头妥协。

可这一次,他们严重看走了眼,中国的反应不仅快,而且精准到位。

短短几天内,中国商务部宣布对安世半导体实施出口管制,禁止其中国工厂出口特定芯片部件。

中方不退,荷兰威胁不买中国工厂芯片,德媒:中国逼欧盟实施制裁

这一动作直接掐住了安世半导体的“命门”——因为它七成以上的封装测试业务,都在中国工厂完成。

简而言之,如果没有中国的产线,它在欧洲的晶圆生产根本无法走向成品阶段。

不仅如此,中国还祭出了另一张“王牌”——稀土管控。

中方不退,荷兰威胁不买中国工厂芯片,德媒:中国逼欧盟实施制裁

稀土,尤其是重稀土,对于光刻机、电动机、显示器制造至关重要。而全球重稀土供应有九成都来自中国。

随着出口审查门槛提高,从ASML到飞利浦,不少荷兰巨头顿时慌了。

那不是口头威胁,而是动了真格的供应链“根骨”。

中方不退,荷兰威胁不买中国工厂芯片,德媒:中国逼欧盟实施制裁

其实,中国并不是没有给过荷兰机会。

在此之前,中国一直保持克制,但荷兰走得太远,已经触碰底线。

这次强行接管,不仅伤害了一家中国企业,更被视为对中国在欧洲投资环境的正面挑衅。

中方不退,荷兰威胁不买中国工厂芯片,德媒:中国逼欧盟实施制裁

可以说,这场从误判开始的闹剧,瞬间演变成了牵动欧盟命脉的经济“地震”。

所有人都说,全球化时代最怕的是“供应链断裂”,但真有人“拔插头”的时候,欧洲发现自己原来看似庞大的体系,其实一点也不牢靠。

中方不退,荷兰威胁不买中国工厂芯片,德媒:中国逼欧盟实施制裁

安世半导体在全球车规级芯片市场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电控系统到安全模块,小小的晶体管和二极管都出自它的工厂。

一辆欧洲汽车,上面至少六成的基础芯片会与安世产品挂钩。

中国对安世产品的出口管控一出,欧洲汽车行业立刻“炸锅”。

中方不退,荷兰威胁不买中国工厂芯片,德媒:中国逼欧盟实施制裁

德国大众、宝马、雷诺、标致——这些熟悉的名字几乎同时陷入零部件告急。汽车制造商们库存里的安世芯片,最多只能撑上三到四周。

一旦断供,哪怕螺丝钉都齐全,汽车也没法下线。

德国汽车协会直接警告:如果问题不解决,欧洲汽车产业或将进入“部分停产模式”。

中方不退,荷兰威胁不买中国工厂芯片,德媒:中国逼欧盟实施制裁

这在车企历史上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而更尴尬的是,荷兰的“威胁”几乎成了笑话——他们声称“不再购买中国工厂的芯片”,却根本没地方可买。

全球能稳定提供相关芯片封装能力的,大多集中在亚洲。

中方不退,荷兰威胁不买中国工厂芯片,德媒:中国逼欧盟实施制裁

失去中国的供应能力,对安世而言不只是断货,而是半条命没了。

于是,眼见荷兰陷入尴尬,欧盟不得不出面“擦屁股”,但擦的方式,却让事情更复杂……

丹麦主导推出第19轮对俄制裁时,顺带把几家中国能源企业也列进“受限名单”,德国一些媒体更是“喊话”称——中国这是在逼欧盟对其实施制裁。

中方不退,荷兰威胁不买中国工厂芯片,德媒:中国逼欧盟实施制裁

言外之意,就是想扯上更大的政治框架。

但欧盟内部其实已经乱,德国、法国口头上声援荷兰,但经济界却早就焦虑。

过去几十年,欧洲一直以为自己牢牢掌控技术核心,但如今他们发现,中国早已不仅是“供应方”,而是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中枢节点。

中方不退,荷兰威胁不买中国工厂芯片,德媒:中国逼欧盟实施制裁

从稀土到封测,从新能源汽车到通信基础设施,中国的产业纵深让任何一方都无法绕开。

而德国汽车、电子、化工行业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度高得惊人,没人真敢轻易断链。

中方直接给荷方划出红线:先纠正错误,再谈其他。

中方不退,荷兰威胁不买中国工厂芯片,德媒:中国逼欧盟实施制裁

面对挑衅,不逞口舌之快,而是用政策与产业链话语权说话。

事实上,中国并非在追求“针锋相对”,而是在维护基本的商业逻辑。

安世半导体事件本质上是产权保护问题。荷兰以国家手段夺取中企资产,这在任何国际商业规则下都站不住脚。

中方的反应,就是要告诉世界:你可以竞争,但不能搞政治掠夺。

中方不退,荷兰威胁不买中国工厂芯片,德媒:中国逼欧盟实施制裁

结语

今天世界的互联程度,已经让任何单边行动都难以不“反噬”自己。

荷兰政府的冒进操作,本想拿中国企业“立威”,结果却把整个欧洲经济推向被动。

中国的“不退”,既是维护自身权益,也是在维护一个更现实的全球合作秩序。

未来,荷兰和欧盟如何调整态度,仍是关键。

如果他们继续在意识形态的雾霾中决策,那么受到惩罚的不会只有安世半导体,而会是整个欧洲制造业。

参考资料

直新闻:《中国敦促荷兰尽快妥善解决安世半导体问题》2025年10月22日

界面新闻:《安世半导体深陷风波,全球汽车供应链告急》2025年10月24日

观海新闻:《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欧盟第19轮对俄制裁列单中国企业答记者问》2025年10月23日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