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绿动领航 智驭深蓝

排行榜 2025年10月21日 06:11 0 aa

绿动领航 智驭深蓝

从二〇二五世界航海装备大会展望海洋经济新图景

向海图强的征途上,人类探索的脚步从未停歇。

10月16日至19日,2025世界航海装备大会在福建省福州市举行。在同期举办2025第三届中国海洋装备博览会上,超7000件海洋科技装备集中亮相。从新能源船舶到万米深潜器,从水下机器人到深远海养殖平台,一幅全球航海装备创新发展的图景徐徐展开。

绿能澎湃

绿色动力,已成为本届大会航海装备的鲜明主题。

“当前全球贸易80%依靠船运,每年由此产生的碳排放约11亿吨,占全球总碳排量的3%。”西湖大学云谷教授杨涛在大会主论坛提到了这样一组数据。多位与会嘉宾认为,绿色燃料是实现航运低碳转型的关键路径,也是未来竞争的核心赛道。

记者在本届大会上观察到,生物燃料、甲醇、氨、氢气等清洁能源技术日趋成熟,加速迈向商业化应用,“零碳船舶”正驶向现实。

“我们首创‘海水无淡化直接电解制氢’技术,可利用海上风电间歇性能源,实现‘风电—氢能’闭环。”在海水无淡化电解制氢设备模型前,东方电气(福建)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小勇介绍,这一突破将大幅降低燃料生产成本,为未来船舶提供清洁、可持续的动力来源。

在展区,绿色低碳已经成为船舶制造领域的新风尚。一艘总长近250米、型宽44米、载重达11.36万吨的双燃料油轮模型备受关注。

“它采用液化天然气(LNG)双燃料动力,并加装风帆助推系统,可降低油耗10%以上,大幅减少碳排放,主要用于中长距离原油或成品油跨洋运输。”福船集团现场工作人员陈秀森表示。

闽江畔的台江码头,福建省内最大的纯电动客船“闽江会客厅”静静停靠。登上甲板,江风拂过耳畔,几乎听不到机械轰鸣,也感受不到柴油机震颤。游弋江上,游客既可在一层客舱静坐品一杯茉莉花茶,也能登上二层甲板,平稳观赏两岸璀璨灯火。

“‘闽江会客厅’电动游船搭载宁德时代纯电池动力推动系统,实现低噪音、无污染,带来更舒适的乘船体验。”宁德时代电船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绿色低碳已成为当前航运业发展趋势,公司已经成功在超过800艘船舶上交付了相关产品。

向新而行

卫星应用系统、深海潜航器、无人船、水下机器人……在无人系统与数智科技装备展区,智能科技元素无处不在,展现着航海领域的数字化未来。

在主宾高校哈尔滨工程大学展区,一条形似“黑色大鱼”的仿生航行器在水池中灵活穿梭,引得观众连连惊叹。“这是‘波动耦合泵喷式仿生航行器’,设计灵感来自海底扁形虫。”哈尔滨工程大学教师王崇磊操控遥控器,航行器瞬间完成360度转向,“它机动性强、扰动小,与传统设备相比,对水下环境的影响降低60%,特别适合在狭窄空间或复杂海底环境监测鱼群或管道”。

智慧养殖领域,网衣附着物水下清除机器人解决了深远海网箱养殖的难题。“网箱长期浸泡在海中,容易附着藻类、贝类和鱼排泄物,导致网眼堵塞、水体溶氧量下降,影响鱼类生长。”青岛罗博飞海洋技术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张经纬说,机器人通过空化射流清理附着物,同时能实时监测网衣状态,智能识别撕裂、孔洞或附着物堆积等破损情况,防止养殖生物逃逸、减少天敌入侵风险。

为减轻人工劳作负担,外骨骼机器人登上了远洋渔船。在福州扶摇智擎科技有限公司展台,渔民穿上“搬移托举助力外骨骼”,便能轻松搬运渔获。“南极捕虾船单日捕捞量可达300吨,传统人工搬运极易造成肩颈和腰部劳损。”公司总经理郎伟介绍,外骨骼机器人可为肩、肘关节提供实时助力,显著降低作业强度。

本届大会期间,第三届海洋经济科创论坛同步举行。福州市鼓楼区联合省、市相关部门举办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签约仪式,一批科研机构与行业龙头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各方将聚焦海洋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与产业化应用,推动更多海洋科技成果从“纸上”走向“海上”、从“实验室”走向“产业链”,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为赋能海洋产业升级提供坚实支撑。

逐梦深蓝

从近海装备到深海重器,2025世界航海装备大会的展品,全方位展现人类探索海洋、挺进深蓝的新高度。

在深海养殖展区,多种深远海养殖平台亮相。福建省自主研发的深远海养殖平台“定海湾1号”“泰渔1号”“乾动1号”等如一座座“钢铁岛”,抗风能力极强,不仅可自动投喂、捕捞,还配备了视频监控、水质监测、海流气象监测、5G通信基站等一系列监控传输设施,实现从“靠天吃饭”到“智慧养殖”的跨越。

深远海养殖平台“福鲍1号”负责人吴永寿说,深远海养殖平台将养殖拓展到水质更好、海水交换量更大的海域,在这样的环境里,鲍鱼的成活率增加10%,产量增加近两成。

“探索三号”深远海科考船、全球最大的南极磷虾捕捞加工船、全球首台20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在“中国船舶馆”,300余件模型彰显“深海重器”的硬核实力。“‘探索二号’是我国首艘搭载国产科考装备的万米载人潜水器支持保障母船,可支撑无人智能装备开展海试任务,对我国经略海洋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现场讲解员介绍。

在本次10万平方米的展区内,“正力3500”深远海风电安装平台堪称“巨无霸”,它长143.8米、宽56.6米,面积相当于14个标准篮球场。正力集团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平台是深远海风电场建设核心装备,还可兼顾其他海洋工程施工,为国家海上能源和资源开发利用注入强大动力。

“深远海蕴藏着广阔的空间与丰富的资源,是未来发展的战略要地。”多位与会嘉宾表示,当前我国航海装备正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与供应链体系,推动“蓝色生产力”持续提升,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本报记者 周 义 庞梦霞 黄景鸿)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