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都反水了!ASML、荷兰光刻机供应商相继宣布,外媒:事情闹大了

景点排名 2025年10月18日 17:01 0 aa

短短两年,全球芯片圈像被按下了加速键;不光是美国、中国的科技角力愈演愈烈,连一向“低调务实”的欧洲企业也开始表态站队。荷兰光刻机龙头ASML以及它的几家供应链伙伴,集体“反水”了强制性的出口限制。

都反水了!ASML、荷兰光刻机供应商相继宣布,外媒:事情闹大了

它没公开反抗谁,也没高调喊口号,但它和它的供应链伙伴的“集体动作”,让不少外媒直呼:这事,真闹大了。而这场风波,背后牵扯的不只是某几台设备的出口许可,而是整个半导体产业链的方向。

特朗普政府在2025年持续推进科技出口限制,中国企业在加快自主替代,ASML夹在中间,进退两难。荷兰政府也在政治和经济之间左右摇摆,眼下这局面已经不是谁听谁的那么简单,而是每一方都在找活路。

政策越紧,企业越难喘气

过去几年,ASML的名字频频被卷进中美之间的科技对峙中,2023年,美国更新出口管制清单,禁止出口最先进的EUV光刻设备。ASML立刻中招,产品直接被卡住,一夜之间股价暴跌,市值缩水,内部预期也跟着下调。

都反水了!ASML、荷兰光刻机供应商相继宣布,外媒:事情闹大了

到了2024年,荷兰政府配合美国,取消了几款DUV设备出口中国的许可,连带影响了ASML不少订单。到了2025年9月,荷兰又追加了一道新规,连DUV中较为成熟的1970i和1980i型号也要申请出口许可。

这些设备本来是中国芯片制造的中坚力量,一旦被限制,影响可不是一两个厂商的事。ASML这边虽然嘴上不说反对,但从它对外发布的财报和股东会上的措辞,基本能看出来,公司对这些限制极度不满。

它当然不敢公开和政府对着干,但它也没打算完全屈从。一边强调“全球芯片供应链不可分割”,一边努力维持对中国的出货节奏,看似低调,实则是在找政策缝隙生存。

都反水了!ASML、荷兰光刻机供应商相继宣布,外媒:事情闹大了

ASML本身的业务结构也说明问题;2023年时,中国市场占它总营收的将近三成。到2024年初,这一比重暴涨到快一半。而到了2025年中,比例又回落到约四分之一。

业务一高一低,说明政策的确在影响市场行为,也说明企业自己也在调整出货模式。而外部评级机构也开始对ASML未来的增长打起了问号。

预期增长被下调,市场开始担心它是否还能维持高利润高成长。ASML对此当然焦虑,不然它的CEO也不会频繁在接受采访时强调“技术全球化”和“合作才是出路”。

都反水了!ASML、荷兰光刻机供应商相继宣布,外媒:事情闹大了

供应链的自救

德国的蔡司公司是ASML重要的光学供应商,2024年他主动宣布会继续供货,不受外部调查影响。2025年更是扩建了欧洲本地工厂,明显是在为应对不确定性做准备。

都反水了!ASML、荷兰光刻机供应商相继宣布,外媒:事情闹大了

荷兰本地的一些中小型配套企业也在想办法保交付。有的调整了物流路线,有的在谈判中加入更多“商业保密”条款,目的是尽量减少政策干预对订单的影响。

有企业内部人士甚至直言:“中国客户没了,我们公司就破产。”这种说法听着刺耳,但从企业角度说,是再现实不过的判断。

欧洲内部的政治声音也开始出现分歧。荷兰政界中有议员开始质疑,美国一边推进管制,一边不断修改标准,欧洲却要为这些变化买单。

都反水了!ASML、荷兰光刻机供应商相继宣布,外媒:事情闹大了

早在2023年,荷兰外交部就不得不出面澄清,DUV设备的出口审批权在荷兰政府手里,不归美国说了算。这个表态虽然温和,但透露出的信号很明确——欧洲国家对技术主权的重视正在提升。

而美国那边,2025年10月又放出新动作。国会层面的中国问题委员会点名批评ASML,说它在对华销售中存在“安全隐患”,建议全面限制DUV出口。

这种表态直接影响了市场情绪。ASML的股价再次下挫,欧洲投资人也开始担忧,技术出口是不是会从“高端限制”变成“全线封锁”。


中国在稳步应对

面对欧美的连续动作,中国并未高调回应,但实际动作一点没少做。2025年10月,中国宣布对稀土出口实行审批制度。

都反水了!ASML、荷兰光刻机供应商相继宣布,外媒:事情闹大了

这些材料不是普通商品,而是高端制造中不可替代的资源,像ASML的部分激光器、镜片组件就离不开这些元素。

ASML承认,这项新政策将推高它的供应链成本,部分材料需要重新找替代来源。虽然不会立刻停产,但长期来看,影响肯定存在。供应商们也开始提前储备原材料,防止陷入断供风险。

除了资源卡位,中国对技术端的布局也在提速。上海微电子的中端光刻机已经进入量产阶段,虽然距离EUV还有不小差距,但能用的设备越来越多。

2025年,国产光刻机的交付量比去年翻了一番。ASML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开始出现松动,虽然变化不大,但趋势已经摆在那了。

都反水了!ASML、荷兰光刻机供应商相继宣布,外媒:事情闹大了

芯片制造端也有新进展,中芯国际利用多重曝光技术,实现了更先进的芯片试产。虽然这种方式效率不高,但它证明了:没有EUV设备,中国依然能推进下游工艺。这对ASML来说是个提醒:市场的替代性正在形成。

而华为的芯片设计能力也在恢复,自主芯片已经装备在新一代手机中。整体来看,中国的策略不是硬碰硬,而是稳扎稳打,从资源、设备和制造端同时推进,以逐步削弱对外部技术的依赖。


产业链再洗牌

这场关于光刻机的争斗,其实远不止设备出口这么简单。它背后是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的再分配,是各国在技术、资源和市场之间重新划线。

都反水了!ASML、荷兰光刻机供应商相继宣布,外媒:事情闹大了

ASML面对的,不只是出口许可的问题,更是长期商业模式的挑战。在全球化退潮的背景下,它必须在“听命令”和“做生意”之间找到平衡。一边是美国的政治压力,一边是中国的庞大市场,它的每一个选择都牵动全球产业链。

而供应商们也越来越清楚,不能只靠一个方向的政策指引。蔡司加快本地布局,其它企业寻找新客户,这些动作背后,是对“不确定性”的现实应对。

中国的策略是单点突破、多点推进。抓住资源端的主动权,强化技术自主可控;一边通过稀土、镓锗等关键材料的政策调节产业链,一边推动国产替代的实战进展。

都反水了!ASML、荷兰光刻机供应商相继宣布,外媒:事情闹大了

过去全球芯片产业高度依赖少数几个环节,如今这种结构正在被打破。即便短期内还看不到彻底的“去ASML化”或“脱中国化”,但每一个限制、每一个反制,都在推动产业向“碎片化”“区域化”方向演进。

信息来源:

2025年10月,美国众议院“美中战略竞争特别委员会”关于ASML对华出口的听证会记录--美国商务部《出口管理条例》

2025年9月荷兰媒体 NOS、RTL 报道,政府扩大光刻设备出口许可范围--2025年9月荷兰媒体 NOS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