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快讯文章正文

低空经济“新力量”:小“飞手”大效能,逐梦低空共奋进

今日快讯 2025年10月16日 19:29 0 aa

左右、前进、后退、加速、减速,灵巧的双手宛如弹钢琴,时而停顿一下,一双眼睛犹如雷达,紧盯在显示屏上,不放过一丝隐患……

在济南供热管线的上空,一架无人机如灵动的眼睛穿梭于城市脉络之间,巡查着“风吹草动”。操控它的,正是“95后”飞手王春阳——这名脸上常带笑容的年轻人,用四年时光从行业技术支持专家转型为燃气热力巡检的“空中卫士”,以青春热血诠释着新时代能源人的责任与担当。

低空经济“新力量”:小“飞手”大效能,逐梦低空共奋进

科技创新与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为年轻一代带来了无限可能,无人机也已成为城市发展过程中重要的生产作业工具,在管线巡检、测绘勘探、物流运输等多个场景中大显神威。

王春阳毕业于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是名副其实的科班骨干。毕业后,他依旧与无人机为伴,在测绘、巡检、巡查等领域大显身手。“每一架无人机的起飞,都是对安全的郑重承诺。”如今,作为济南低空集团无人机巡检小组核心成员,他负责的管线巡检任务始终保持着“零事故”纪录,并优化出“设备调试-航线规划-巡查判别-总结优化”的标准化流程。

低空经济“新力量”:小“飞手”大效能,逐梦低空共奋进

供热管道深藏不露,为确保管道能够安全运行,往往需要巡检人员进行“扫街式”巡检。但这种方式耗时耗力、效率有限,尤其是在利用长输管网进行供热运行后,上百公里的供热管线多位于野外,地面巡检更是难上加难。对此,济南热力集团引入了无人机和红外高敏热成像技术,实现了从传统“人巡”到数字“智巡”的飞跃。

每到供暖季,王春阳和同事们便开启“昼伏夜出”的工作模式,在城区的大街小巷放飞“千里眼”。为避免白天地面日照升温对热成像的干扰,他们的巡检工作通常在夜晚9点后开始。届时,无人机升抵70米高空巡航,一旦识别到管道泄漏或保温层破损的疑似点,便立即上报,由维修人员迅速前往核查修复。即便在非供暖季,长输供热“大动脉”的安全也离不开无人机的守护,它们沿固定航线巡逻,监测第三方施工、重型车辆经过等异常隐患。在整个过程中,王春阳只需在后台遥控,机库中的无人机便能自动完成巡检。以石热入济项目为例,一次飞行仅需50多分钟,其精准与高效远胜传统人工巡检。

低空经济“新力量”:小“飞手”大效能,逐梦低空共奋进

作为职业无人机操控员,王春阳的任务因应用场景而异,面临的挑战也无处不在。如今在济南,无人机检测技术已应用于燃气管道巡检,以及解决“到访不遇”等入户难题。针对户外管道,王春阳的无人机亦可搭载激光甲烷检测仪,通过分析反射回的特定波长激光,来精准判断是否存在燃气泄漏隐患;而在住户家中无人的情况下,他只需操控无人机飞至窗外,向室内发射激光束,即可完成安防检测。

然而,这些“便捷、高效”技术的背后,却是层出不穷的现实挑战。窗户玻璃的类型多样,从双层中空玻璃、三层玻璃到镀膜玻璃、深色玻璃等,是否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为摸清设备的性能“脾气”,王春阳通过一次又一次试验,逐步提升设备检测的效率和精度,他发现,油烟、特定角度的树叶反射,甚至雾霾、雨天,都有可能引发误报。“这样的挑战没有捷径,就是一点儿一点儿地摸索,积累经验,那段时间每天飞8小时以上,每人飞7-8架次。”王阳春坦言,正是这样反复实践,让他对不同管线应采用的高度、速度与飞行角度做到心中有数。

物流运输作为低空经济的一大应用,也让王春阳跨界干起了“空中跑腿”。不过,从巡检到送货,挑战也随之升级:无论是平阴县的医疗检测样本,还是济南广安门医院的中药,都改由载重更大、航程更远的中型无人机负责。这类任务对航线规划极为精密,必须提前做好突发情况预案;同时,对货物本身的要求也非常严格,以医疗样本为例,必须确保全程恒温与防震。

低空经济“新力量”:小“飞手”大效能,逐梦低空共奋进

今年泉水节期间,王春阳参与省内最大规模的无人机灯光秀,5000架无人机,连续表演了6个晚上。当有应急救援任务时,他又出现在搜救现场……

使命在肩,责任在心。一年来,王春阳飞过的机型超过6种,每一种都对应着不同的应用任务与使命。随着天气逐渐转凉,供暖季也悄然临近,他的巡检日志里将再添新注脚——无人机飞越70米高空,为城市输送温暖保驾护航;设备箱里,永远备着三套电池、两组备用桨叶和应急维修包;手机保持24小时畅通,只为随时响应突发任务。

当暖流驱散冬日的寒意,涌入千家万户,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能源技术的突破,更是一代青年对责任的坚实担当——真正的创新,永远与民生冷暖同频共振;年轻的肩膀,已然扛起时代的重担。(济南日报•爱济南 记者:韩林燕)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