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稀土反制后芯片战升级:荷兰“冻结”中资资产

景点排名 2025年10月16日 00:12 0 admin

2025年10月,荷兰政府突然毫无征兆地宣布,要“冻结”一家中资公司持有的芯片巨头——安世半导体(Nexperia)。

闻泰科技,就是六年前花了二百六十八亿真金白银把安世买回来的那家中国公司,现在是眼睁睁看着自己家的“金疙瘩”被别人锁喉了。资产、技术、人员,全部动弹不得。紧接着,荷兰法院的裁决就下来了,直接暂停了闻泰作为大股东的控制权,说要找个第三方来“托管”。

这消息一出,整个行业都安静了几秒钟。这根本不是商业纠纷,这是一场赤裸裸的资产夺取,是芯片战争打到今天,从技术封锁、设备禁运,直接升级到了对已完成交易的存量资产动手。这玩法,以前还真没见过。

稀土反制后芯片战升级:荷兰“冻结”中资资产

要搞明白这事儿有多炸裂,咱得先知道安世半导体是个什么来头。它不是那种PPT造车的初创公司,它的根子,是老牌欧洲巨头飞利浦的核心半导体部门,后来从恩智浦(NXP)拆分出来,论资排辈,是行业里的老前辈。

它牛在哪?全球功率芯片的绝对头部玩家。这么说吧,你开的汽车里,用的手机里,大概率就有安世的零件。它的分立器件、逻辑芯片和MOSFETs(一种关键的功率晶体管),常年霸占着全球市占率的前三名,有些细分产品甚至是雷打不动的第一。全球每三部手机里,就有一部用的是它的芯片。过去四年,这家公司给闻泰贡献了超过百亿的利润,是闻泰最稳、最赚钱的业务。

稀土反制后芯片战升级:荷兰“冻结”中资资产

荷兰政府给出的理由,听着特别“高大上”——为了国家安全。但圈里人听了,都觉得这嗑有点唠不下去。一家早就被中资控股了六年的公司,业务范围是民用到不能再民用的汽车电子和消费电子芯片,跟军事半毛钱关系没有,怎么突然就在2025年的秋天“威胁国家安全”了?

这旧账翻得,也太不是时候了。就在荷兰动手前几天,美国国会那边刚通过一份报告,催着荷兰、日本这些盟友,赶紧升级对中国的技术限制,别光盯着先进工艺,成熟工艺的设备也得给我卡住了。这前脚刚吹完风,后脚荷兰就动手,说是巧合,你信吗?

稀土反制后芯片战升级:荷兰“冻结”中资资产

这事儿让我想起去年,中国也以国家安全为由,叫停了李嘉诚的长和集团出售巴拿马运河港口的交易。你看,大家手里都有“国家安全”这张牌。但区别在哪?中国拦的是一笔还没落地的交易,是“防患于未然”。而荷兰这次,是直接冲进你家里,把你已经买了六年、装修得漂漂亮亮的房子给没收了,连房产证上你的名字都想给划掉。性质完全不一样。

闻泰科技当然不干,第一时间就发公告抗议,说这就是地缘政治下的“秋后算账”,是典型的滥用国家权力,打压中资企业。可荷兰政府呢,到现在连一份像样的证据,一份能说明安世到底怎么威胁它国家安全的报告都拿不出来。

那荷兰图啥呢?把这事儿往前倒一倒,跟另一件事连起来看,味道就全出来了。

稀土反制后芯片战升级:荷兰“冻结”中资资产

就在不久前,中国正式实施了新的稀土出口管制政策。这政策的核心是,所有含稀土元素的产品,不管你是初级材料还是高科技成品,想出口,都得经过国家审批。

这一下,就打在了某些国家的七寸上。谁最疼?荷兰的阿斯麦(ASML)公司。

阿斯麦是干啥的?全球光刻机独一无二的霸主,生产芯片的核心设备,离了它,台积电、三星都得抓瞎。而一台顶级的EUV光刻机,它的核心部件,比如那些高精度的镜头和磁铁,恰恰离不开中国的重稀土。有消息说,中国稀土新规一出来,阿斯麦的部分订单交付就开始拖延了。

你看,这逻辑链一下就清晰了。中国用稀土这张牌,卡住了荷兰高科技产业的资源命脉;荷兰就立刻用安世这张牌,反过来卡中国的芯片资产。这已经不是商业层面的你来我往,而是两个国家在科技产业链上,互相掐住对方脖子的一场肉搏。

稀土反制后芯片战升级:荷兰“冻结”中资资产

这事儿最让人后背发凉的,是它给全球投资者,尤其是中国企业传递的一个信号。以前大家做跨国并购,总觉得只要交易完成了,法律程序走完了,这资产就是我的了,踏实了。现在荷兰用实际行动告诉你:别天真了,只要政治风向一变,别说六年,就是六十年,说收走也能收走

国际投资领域里那套基于契约精神和产权保护的规则,被荷兰亲手撕开了一道大口子。闻泰在公告里说,这种做法伤害的不仅是自己一家企业,而是对整个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造成了沉重打击。以后,谁还敢放心地跟你搭伙做生意?今天你能冻结安世,明天是不是就能冻结别人在荷兰的任何资产?

这背后,当然少不了美国的影子。从最早限制本国芯片企业对华出口,到把中芯国际、华为这些公司拉进“实体清单”,再到软硬兼施,拉上荷兰和日本一起搞“芯片联盟”,围堵中国。现在,连已经完成的并购都要伸手干预,这套组合拳的目的,就是要彻底打断中国半导体的生长链条,让你不仅拿不到新技术,连通过并购获取成熟技术和产能的路都给你堵死

稀土反制后芯片战升级:荷兰“冻结”中资资产

但话说回来,封锁和打压,有时候也是一剂催化剂。这些年,中国的稀土提纯技术独步全球,芯片设计和制造也在一步步往前赶。封锁越紧,越是逼着我们把所有希望都放在自己身上,搞全产业链的自主可控。

而荷兰这种夹在中间的国家,日子其实最难过。它跟着美国走,短期内或许能拿到一些政治上的“奖励”。但长远看呢?阿斯麦超过三分之一的收入来自中国大陆市场,高端光刻机的大部分订单都签给了中国企业。这可是实打实的真金白银。如果真的彻底撕破脸,丢掉了中国这个全球最大、增长最快的市场,它去哪儿找补回来?

稀土反制后芯片战升级:荷兰“冻结”中资资产

更何况,安世半导体在荷兰也是纳税大户,雇佣了数千名本地员工,是当地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荷兰政府为了一个站不住脚的“安全理由”,把这么一家优秀的企业搞得鸡飞狗跳,生产经营都可能停滞,最终受损的,不还是荷兰自己的经济和就业吗?

芯片和稀土,这场博弈说白了,就是一场产业链的“极限拉扯”。美国想通过技术优势,把控整个链条的顶端;中国则利用资源和市场优势,进行反制。这场斗争里,没有谁能独善其身。倒霉的,往往是那些在全球化浪潮里正常经营、没犯任何错误的企业,和那些构成产业链基础的无数环节

说到底,科技的发展,终究还是要靠合作。就像一部手机,里面的芯片可能来自美国设计、荷兰设备制造、台湾代工,再用上中国的稀土材料,最后在中国组装。谁也离不开谁。荷兰这次冻结安世资产的决定,或许能在华盛顿那里赢得几声喝彩,但它也亲手埋下了一颗不信任的种子。

稀土反制后芯片战升级:荷兰“冻结”中资资产

这场风波,可能只是一个开始,一个让全世界重新思考的转折点。我们到底是该继续拆墙搭桥,让技术和资本自由流动,把蛋糕做大;还是该各自筑起高墙,搞“小院高墙”,让全球化的列车就此掉头?

答案,可能就藏在下一个被卡住脖子的企业,和下一种被管制的资源里。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