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I科技文章正文

美媒称,中国加强稀土管制,台积电代工芯片受波及,美AI芯片受限

AI科技 2025年10月13日 20:09 0 aa

近期,《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美媒的报道充斥着焦虑情绪,他们紧盯中国商务部最新的稀土管制升级。

消息传出,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的神经瞬间紧绷,而最受关注的连锁反应已浮现。

台积电代工订单出现交付延迟,美国AI芯片的产能扩张计划蒙上阴影。

这看似独立的事情,实则暗藏环环相扣的产业逻辑,中国的稀土管制为何能精准击中美国科技产业的要害?

美媒称,中国加强稀土管制,台积电代工芯片受波及,美AI芯片受限

中美交锋之路

这场中美产业博弈的起点,是美国率先打响的芯片封锁战。

早在数年前,美国就以国家安全为由,出台一系列限制措施,禁止向中国出口先进芯片制造设备。

其中最关键的就是ASML的极紫外光刻机。

美国试图通过切断先进制程芯片的制造能力,遏制中国AI、高端制造等产业的发展。

美媒称,中国加强稀土管制,台积电代工芯片受波及,美AI芯片受限

这种"技术卡脖子"让中国半导体产业链一度面临严峻挑战。

随着AI产业爆发,全球对AI硬件的需求呈指数级增长,据WTO数据,AI相关商品已占全球贸易增长的近一半。

而支撑AI芯片、光刻机等核心设备的关键,正是稀土。

中国作为全球稀土产业的绝对主导者,掌握着90%以上的稀土开采和精炼产能。

美媒称,中国加强稀土管制,台积电代工芯片受波及,美AI芯片受限

其中重稀土提炼产能更是占到全球99%,无锡还拥有全球唯一的超纯镝精炼厂。

这种资源与技术优势,为中国的战略反制奠定了基础。

2025年10月9日,中国商务部发布第61号和第62号公告,标志着稀土管制政策的重大升级。

第61号公告创造性地提出0.1%的成分阈值,只要境外产品中中国原产稀土成分价值占比达到这一标准,或使用中国稀土技术生产,出口就必须申请许可,彻底堵死了"境外加工绕开管制"的漏洞。

美媒称,中国加强稀土管制,台积电代工芯片受波及,美AI芯片受限

第62号公告则将管控延伸至技术领域,从稀土开采、冶炼分离到磁材制造的核心技术。

甚至设计图纸、工艺参数、仿真数据等技术载体,都被纳入出口限制范围,连技术交流合作都需提前审批。

中国稀土管制的政策效应很快显现,首当其冲的就是美国引以为傲的AI芯片产业。

美媒称,中国加强稀土管制,台积电代工芯片受波及,美AI芯片受限

美国的连锁困境

全球AI芯片巨头英伟达的日子尤为难过。

其H100、B200等旗舰芯片的生产高度依赖稀土,尤其是钕、铽、镝等用于制造永磁体和靶材的关键元素。

据测算,仅H100芯片就需要消耗全球年产能30%的稀土。

这些稀土材料是GPU服务器、数据中心芯片的核心组件,目前尚无性能相当的替代材料。

美媒称,中国加强稀土管制,台积电代工芯片受波及,美AI芯片受限

英伟达CEO黄仁勋公开表示,若无法获得中国稀土供应,公司每年将减少150亿美元营收。

这对依赖AI芯片市场增长的英伟达来说,无疑是切肤之痛。

高通、英特尔等芯片企业同样难逃影响。

高通的芯片制造高度依赖台积电的先进工艺,而台积电约30%的7nm及以下芯片产能依赖中国稀土。

美媒称,中国加强稀土管制,台积电代工芯片受波及,美AI芯片受限

这些稀土主要用于光刻机磁体、抛光液等关键环节,直接影响芯片的生产效率和良率。

英特尔在中国拥有完整的产业链布局,稀土管制导致其芯片电容、设备永磁体等部件成本大幅飙涨,企业不得不重新评估生产计划。

军工领域的冲击更为隐蔽却致命。

稀土是美国先进武器装备不可或缺的材料,F/A-XX舰载机、B-21战略轰炸机、智能弹药等核心装备的关键部件,都依赖高性能稀土磁材。

美媒称,中国加强稀土管制,台积电代工芯片受波及,美AI芯片受限

最典型的例子是美国"杜鲁门"号航母,自2025年初撞船后,至今已在港口停放8个月未能维修。

表面看是美国船坞维修能力不足,实则核心原因是缺少含稀土的锑钨合金。

这种材料用于航母外壳的耐热部件,而恰好在航母撞船同期,中国启动了钨的出口管制。

兰德公司的分析更直接,仅持续90天的稀土供应链中断,就可能迫使78%的美国国防承包商关闭生产线。

美国产业的阵痛只是开始,中国稀土管制正在重塑整个产业的布局与规则。

美媒称,中国加强稀土管制,台积电代工芯片受波及,美AI芯片受限

全球产业链的重构

为了规避管制风险,全球芯片巨头纷纷启动供应链调整,但大多陷入"换汤不换药"的困境。

台积电试图与马来西亚、越南等第三方加工商建立备援采购管道,还加强与日本、欧洲稀土企业的合作。

但中国控制了全球93%的磁体制造产能,这些替代渠道根本无法满足先进制程的需求。

美媒称,中国加强稀土管制,台积电代工芯片受波及,美AI芯片受限

阿斯麦作为全球唯一能生产EUV光刻机的企业,其设备核心部件依赖中国稀土,已出现交付延迟。

即便游说荷兰政府寻求支持,也难以改变供应链依赖的现实。

日本丰田与澳洲莱纳斯合作建厂,马来西亚新建稀土磁体厂,这些看似"去中国化"的布局,最终还是绕不开中国。

美媒称,中国加强稀土管制,台积电代工芯片受波及,美AI芯片受限

丰田的磁体生产线需要从中国进口关键加工设备,马来西亚工厂的工艺规范仍依赖中国技术授权。


所谓的"多元化供应链"本质上只是增加了中间环节,并未真正脱离中国的产业控制。

美国企业探索的替代材料技术同样进展缓慢,比如被寄予厚望的"氮化铁磁体"。

虽理论上可替代稀土磁体,但尚未实现商业化,在光刻机等精密设备中的可靠性更未得到验证。

美媒称,中国加强稀土管制,台积电代工芯片受波及,美AI芯片受限

这场重构的核心,是全球稀土产业链主导权的转移,中国正从"资源供应方"升级为"规则制定者"。

更具深意的是中国提出的"稀土供应链透明化倡议"。

通过建立"开采-加工-应用"全流程追溯体系,吸引了多个国家响应。

这既保障了全球供应链的稳定,也进一步巩固了中国在产业链中的核心地位。

美媒称,中国加强稀土管制,台积电代工芯片受波及,美AI芯片受限

结语

从美国的技术封锁到中国的稀土反制,这场博弈本质是全球产业链主导权的重新分配。

美国曾以为芯片是制约中国的"最后一张王牌",却忽略了资源是所有技术落地的根基。

中国的稀土管制不是简单的"以牙还牙",而是对全球产业格局的深刻洞察。

在AI时代,资源与技术的绑定越来越紧密,谁掌握了核心资源的话语权,谁就掌握了产业链的主动权。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