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张梓桐 每经编辑:张益铭10月11日,Sensor Tower商店情报平台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手游出海市场在短短一个月内上演了激烈的排名...
2025-10-12 0
10月8日,OpenAICEO奥特曼在采访里的一句“大实话”——GPT-5已经能独立做科研了。
这话一出来,不少人都懵了:以前觉得AI顶多帮着查资料、写报告,现在居然能自己提假设、做实验、找规律?
更颠覆的是,奥特曼还放话,未来两年AI会在生物学、物理学、材料学搞出“真发现”,这可不是闹着玩的,等于直接宣告:AI要从“工具人”变身“科学家”了。
先说说GPT-5到底牛在哪,之前大家对大模型的印象,还停留在“问答机器”,比如问它个知识点能答上来,让写篇文章也能凑活。
但GPT-5不一样,奥特曼直接把它和前代模型做了个狠对比:如果说GPT-3是高中生,偶尔灵光一现但经常犯错;若将GPT-4比作大学生,它在应对实用问题时展现出一定能力,恰似大学生运用所学解决实际事务。
但是,其在知识深度上有所欠缺,如同大学生尚待深入钻研专业。
最让人吃惊的是它的“科研能力”,OpenAI内部测试里,GPT-5已经能自己提数学假设了——不是简单套公式,而是像真正的数学家那样,从现有理论里找漏洞,提出新的猜想方向。
生物领域更厉害,它能优化细胞模型,甚至帮着设计实验方案,比如怎么调整试剂浓度来提高蛋白质提取效率。
物理模拟里,它还能发现一些人类没注意到的规律,比如特定条件下粒子运动的异常模式。这些可不是“照葫芦画瓢”,而是真真切切的“创造知识”。
可能有人觉得“这不就是AI瞎蒙吗?”还真不是。
奥特曼特意强调,GPT-5的“幻觉率”(也就是胡说八道的概率)降得特别狠:普通模式下,事实错误率比GPT-4o低45%;开启深度思考模式后,比之前的o3模型直接低80%。
比如你让它分析一份基因数据,它不仅能给出结论,还能把推导过程、参考的文献、可能存在的误差都列得明明白白,跟实验室里的研究员写报告没啥两样。
更重要的是,这事儿不只是“AI变聪明了”,而是要改写三大学科的研究逻辑。
以前搞科研,比如开发新材料,得先查文献、做实验、分析数据,一套流程下来少则几个月,多则几年。
但GPT-5能先通过模拟筛选出最有可能的材料组合,再指导实验方向,相当于把“试错成本”砍了一大半。
就像之前有团队用AI辅助研发电池材料,原本要试几百种配方,AI筛选后只需要几十种,效率直接翻了十倍。
生物学领域更是要迎来“降维打击”,现在解析一个蛋白质结构,可能要靠冷冻电镜拍成千上万张图,再花几个月分析。
但GPT-5能结合现有数据库,先预测出最可能的结构模型,再让科学家针对性验证,大大缩短了研究周期。
奥特曼说,未来AI甚至能帮着设计新的药物分子,比如针对某种癌症的靶向药,从“构思”到“初步验证”可能只要几周,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物理学领域也一样,比如研究可控核聚变,需要模拟等离子体的运动状态,这对算力要求极高,以前可能要靠超级计算机算好几天。
但GPT-5能优化模拟算法,把计算时间压缩到几小时,还能发现一些人类没考虑到的变量,比如磁场强度对等离子体约束的细微影响。
这种“加速效应”,可能会让人类离“无限清洁能源”的目标更近一步。
不过GPT-5的野心可不止做“科研助手”,OpenAI现在正憋一个更大的招——搞“全栈帝国”。
此言作何解?从底层芯片、数据中心,到中层模型算法,再至上层个人AI服务,全链条皆须自主把控,绝不容相关主导权有丝毫旁落。
奥特曼说,他们正在和英伟达、AMD这些巨头合作,建“人类史上最大的数据中心”,目的就是掌握足够的算力,支撑GPT-5这种级别的模型持续进化。
而且他们还在改变AI的“相处方式”,以前用ChatGPT,不管是谁用,都是同一个“脾气”,有时候太客套,有时候又答非所问。
但未来的ChatGPT会有“人格”,比如你喜欢幽默的风格,它就会跟你开玩笑;你需要严谨的专业建议,它就会切换成“专家模式”。
奥特曼举了个例子:有人用AI学法语,AI会先聊几句了解用户的学习习惯,再调整教学方法,比私教还贴心。
还有之前火出圈的Sora(OpenAI的视频生成模型),也不是单纯的“拍视频工具”。
现在已经有人用Sora做“科研可视化”,比如把细胞分裂的过程做成3D动画,或者模拟星系碰撞的场景,比静态图直观多了。
奥特曼说,未来Sora还能和GPT-5联动,比如你让AI分析一个物理实验,它不仅能给出数据结论,还能生成动态视频展示实验过程,这对教学、科研都是颠覆性的。
当然,也有人担心“AI会不会抢了科学家的饭碗?”其实奥特曼早就想过这个问题,他说AI的作用是“共演”,不是“替代”。
比如科学家提出一个研究方向,AI帮忙筛选方案、分析数据;科学家发现新问题,AI再辅助解决,相当于“一人一AI,效率翻倍”。
就像现在医院里的AI辅助诊断,不是要取代医生,而是帮医生更快、更准地判断病情。
不过有个问题也得注意:AI的“科研成果”怎么算?比如GPT-5提出一个新的数学定理,版权算谁的?如果AI指导的实验出了问题,责任该谁担?
这些现在还没明确的规则,可能要靠行业和监管部门一起慢慢完善。
奥特曼也说,他们正在和各国的科研机构、政府沟通,希望能制定出合理的标准,别让好技术因为“规则滞后”被耽误了。
现在OpenAI的底气也很足,ChatGPT的周活用户已经有8亿,差不多占全球人口的十分之一。
而且他们还在搞“个人AI订阅”,未来每个人可能都会有一个专属AI,帮你处理工作、学习,甚至规划生活。
奥特曼说,这不是“科幻情节”,而是未来3-5年就能实现的事儿。
最后再说说奥特曼的“野心”——他想让OpenAI成为“未来的操作系统”。
就像现在我们用手机离不开iOS或安卓,未来不管是用电脑、开车,还是搞科研、学习,可能都要靠OpenAI的AI系统。
这种“全栈布局”虽然风险大,但一旦做成,可能会像当年的互联网一样,彻底改变人类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总的来说,GPT-5的出现,不是“AI又升级了”这么简单,而是标志着人类进入了“AI辅助创造知识”的新阶段。
三大学科的突破只是开始,未来可能还会有更多领域被AI“赋能”。当然,这过程中肯定会有质疑和挑战,但就像奥特曼说的:“与其担心AI会带来什么问题,不如先抓住它能解决什么问题。”
毕竟,能让科研效率翻倍、能帮人类更快实现技术突破的AI,谁又能拒绝呢?
相关文章
每经记者:张梓桐 每经编辑:张益铭10月11日,Sensor Tower商店情报平台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手游出海市场在短短一个月内上演了激烈的排名...
2025-10-12 0
10月8日,OpenAICEO奥特曼在采访里的一句“大实话”——GPT-5已经能独立做科研了。这话一出来,不少人都懵了:以前觉得AI顶多帮着查资料、写...
2025-10-12 0
中国半导体产业迎来里程碑式的突破。在这场由技术革新与资本巨浪共同驱动的产业变革中,一家来自深圳的半导体设备公司——新凯来,正以“冉冉升起”的姿态,成为...
2025-10-12 0
今年7月,荣耀曾推出了一款颇具新意的平板电脑——荣耀MagicPad 3 13.3。这款平板当时搭载高通骁龙8 Gen 3,性能已相当强大,而如今品牌...
2025-10-12 0
据大众日报等媒体报道,近日,山东航空迎来新一轮形象焕新,其中“女乘务员可自由选择裙装或裤装,全面换穿平底鞋”的内容引发关注。不少网友认为,飞机乘务人员...
2025-10-12 0
今天给各位分享手机麻将老是输怎么办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手机麻将总是输是什么情况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怎么...
2025-10-12 0
微乐河南跑得快记牌器是一款可以让一直输的玩家,快速成为一个“必胜”的ai辅助神器,有需要的用户可以加微下载使用。 手机打牌可以一键让你轻松成为“必赢...
2025-10-12 14
跑胡子作弊辅助是一款可以让一直输的玩家,快速成为一个“必胜”的ai辅助神器,有需要的用户可以加微下载使用。 手机打牌可以一键让你轻松成为“必赢”。其...
2025-10-12 18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