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I科技文章正文

到底要不要用AI?80%功能靠AI搞定,但剩下80%时间全在修Bug!

AI科技 2025年10月11日 17:27 0 aa

在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作者定会不负众望,按时按量创作出更优质的内容。

|昕昕

那些在小红书、抖音上吹"AI让我两天写完一个app"的视频,咱就先别信。

因为真正下沙场干过的人,现在都改口了。

到底要不要用AI?80%功能靠AI搞定,但剩下80%时间全在修Bug!

有个老哥想帮他媳妇管理Facebook Ads,但那破玩意儿的界面复杂得不行——功能堆得像垃圾桶,用户体验简直是灾难片现场。

于是他就想:"既然LLM这么火,咱拿它来全程操刀,从问题定义到写代码再到部署,全交给AI干,这回得有多高效啊!"

结果两周后他和小伙伴们面无表情地说:这事儿不太行。

到底要不要用AI?80%功能靠AI搞定,但剩下80%时间全在修Bug!

给AI上下文越多、问题切分越细,结果越好——这是规律,但这也意味着,你得像遛狗一样时刻牵着它,只要稍微撒手,AI就"自信满满"地瞎填空,就像那种考试时不会的题也要胡诌一些的学渣。

问题是,它根本不会说"这儿我不明白",而是当着你面"编"。

AI反复搞出三个几乎一样的卡片组件,你在Guidelines里强调"我们已经有了可复用组件",它依然我行我素。

这就像你告诉你的同事"咱公司有现成的工具",他还是自己从零开发一遍,完全没有可维护性,代码库越来越臃肿,最后成了一坨屎山。

到底要不要用AI?80%功能靠AI搞定,但剩下80%时间全在修Bug!

工作流被彻底打乱,你必须盯着屏幕看AI"思考",生怕它偏离主题,试过边写issue边让AI干活?根本找不到完整30分钟专心做一件事。

开发节奏被碎片化了,那种"进入心流状态"的感觉彻底消失,结果就是身心俱疲。

Facebook API本身就复杂,文档还不全,SDK类型系统薄弱,加上Tailwind、React Router、dayjs、pino这一堆库……AI直接就开始"自编自导":虚构参数、编造接口。

这就像让一个学生去写论文,却连资料都没给全,结果他还要对着没有的东西编参考文献。

AI能快速搞定80%的功能,听起来牛逼,但问题来了——剩下那20%包括边界情况、跨模块交互、异常处理,这20%的垃圾工作,愣是让他们花掉80%的时间。

到底要不要用AI?80%功能靠AI搞定,但剩下80%时间全在修Bug!

最终的产品表面能跑,但处处是Bug和不一致,这就像盖房子,地基和框架快了,但装修和细节质量还是得手工。

两周后,这哥们和小伙伴们决定放弃,代码库变得又大又乱,他们逐渐失控。

更关键的是,整个过程毫无乐趣,产出也不值当,于是他们又花了两周用传统方式清理烂摊子。

事后复盘时,他们甚至发现有些Bug根本不是AI的锅,而是他们自己review时漏掉的,换句话说,即使AI不来添乱,他们也还是得认真工作。

但这不代表他们全盘否定AI,如今他们用AI做这些,搜索引擎升级版:快速查答案,还能根据上下文定制化;代码片段生成器:第五次写clamp函数真的烦死了,让AI来吧。

到底要不要用AI?80%功能靠AI搞定,但剩下80%时间全在修Bug!

测试助手:定好范围和框架,AI补充测试用例,能发现你没想到的边界情况。

文案编辑:commit message、PR描述、issue内容让AI审校。

把AI从"主演"降级成"工具箱里的助手",甚至他们现在倾向用本地LLM而不是云端模型,为了保证数据可控。

至少在当前阶段,他们不会把AI纳入核心开发流程,未来要是AI技术有质变,再重新考虑。

到底要不要用AI?80%功能靠AI搞定,但剩下80%时间全在修Bug!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