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快讯文章正文

数码产品降价也闹维权?说好的“早买早享受”呢

今日快讯 2025年10月10日 01:48 0 aa
数码产品降价也闹维权?说好的“早买早享受”呢

“大疆预告降价,已购买消费者退货维权”等话题引发大量关注,登上微博热搜。

此次大疆相关产品降价幅度较大,让心仪者感觉很划算,然而此前购买的用户则反应强烈,有多位消费者更是在社交平台发文称打算退货或者申请退款。

降价了就“闹”,这种事以往主要出现在房地产领域:在开发商降价销售后,此前购房者要求享受同等待遇。如今,就连数码产品降个价也遭遇消费者“维权”,不能不说这是一个新问题。

探究这种“退货维权”心理,会发现幽微之处。一方面,“我一买你就降价,这不厚道”的传统心理客观存在。电商平台常见抗议“刚买就降价”的跟帖,就是明证。另一方面,在销售环节,销售话术或者“灵活”的销售政策也会造成信息差异。按照常理,消费品特别是电子产品类难以保价,比如买苹果手机,大家默认一款新品发布后,只会越卖越便宜。问题在于,一些商家为了给消费者灌注信心,或者吸引消费者购买自家产品,作出一些若干日内不降价的口头承诺,而一旦不能兑现承诺或者其间出现岔子,就很容易引发争议。

延伸而论,在销售场景中还存在更为复杂的背景。降价的活动,多数情况下是厂家在主导,有时电商平台也会推动商品降价,店家难以做主。在这种情况下,假如消费者向商家询问购买之后“明天会不会降价”,商家实际上是很难担保的。而出于尽快销售的动机,商家也不可能主动劝消费者“过几天可能降价,你先别买”。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也会变得被动。

具体观察大疆降价这件事,不少消费者觉得大疆的预告降价较为仓促、带来的价格影响也很直接,从而形成巨大的心理落差。不过,正如专家所言,企业的产品价格调整通常基于市场竞争、成本变化、库存情况等多种因素,属于其商业自主决策的范畴。换言之,商家和消费者面临一种“价格冲突”——你认为的合理定价、在商言商,却是他人眼中的“价格背刺”。

面对这种情境,商家和消费者需要在价格问题上进一步形成共识。对商家而言,降价是合法的市场行为,但依然有尽力维护消费者关系、体恤消费者情绪的必要性。消费者普遍希望自己喜欢的商品不至于“贬值太快”,这种消费心理值得被“看见”。当然,即使商家提前一个月以上的时间预告降价,也依然会有“早买”者表达不满。但商家还是可以尽力沟通,取得多数消费者的理解和谅解。

对消费者而言,批评商家的“突然降价”,体现了一种消费情感层面的自我防护。但严格地说,这种自我防护权在市场场景中不可能是无限主张的,尤其是,数码产品迭代快,很容易形成一再降价的情景,对此,购买产品还是需要尽可能做好心理预期,以“早买早享受”“更关心产品体验”来消解不爽的情绪。

说到底,大疆降价之争说明,消费场景中没有完美的“连接”和“互动”。在恪守公平、合法规则的前提下,商家和消费者要更多地换位思考。□ 伍里川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