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人类辨谎不如AI?辨谎准确率达80%,帮你守住利益不踩雷

十大品牌 2025年10月07日 21:19 0 aa

AI能识破谎言?先别急着信,这些真相比技术更重要,你有没有过这种“心里犯嘀咕”的时刻?

朋友笑着说“改天一定约你”,你明知大概率是客气话,却没底气戳破,家人在电话里说“一切都好,不用惦记”,语气里那点不自然你听得出来,可就是没法确认是不是在硬撑。

其实不止你,几乎没人能完全躲开“辨真假”的难题,但你知道吗?我们自认为的“察言观色”,准确率可能还不如闭着眼抛硬币。

现在AI这么火,它真能帮我们戳破所有谎言吗?今天咱们就好好聊这件事,你会发现,比起AI能不能辨谎,更该在意的,是这些藏在技术背后的真相。

人类辨谎不如AI?辨谎准确率达80%,帮你守住利益不踩雷

我们辨谎的本事

先说说两个你可能眼熟的场景,刑事审讯室里,警察盯着嫌疑人“案发当晚我一直在家,没出过门”的陈述反复琢磨,对方眼神飘是紧张还是心虚?

语气是问心无愧还是早背好说辞?最后往往只能靠经验猜,可一旦猜错,整个调查方向都可能偏掉。

再看日常里,有人纠结“伴侣说加班,到底是不是真的”,有人刷社交媒体时“分不清哪条新闻是谣言”,这些“拿不准”的时刻,其实都在暴露一个事儿,人类天生就不擅长识破谎言。

可能有人会不服气,“我看人的眼光准得很,而且警察、检察官天天跟真假打交道,他们肯定厉害吧?”但科学数据可能会让你意外。

人类辨谎不如AI?辨谎准确率达80%,帮你守住利益不踩雷

2006年有项特别权威的元分析研究,整合了上百项之前的相关研究,最后得出组耐人寻味的结果,普通大众判断谎言的准确率平均才54%,就连警察、检察官这类专业人士,准确率也只高了1个百分点。

刚到55%,这数字啥概念?相当于你抛硬币赌正反面,猜中的概率,跟这些专业人士的判断水平几乎没区别。

为啥会这样?其实背后有个容易被忽略的原因,我们对“谎言信号”的捕捉,太容易受主观想法影响了。

人类辨谎不如AI?辨谎准确率达80%,帮你守住利益不踩雷

比如你对一个人有好感,就算他说的话有漏洞,你也可能下意识忽略,要是本来就不信任某人,哪怕他说的是真话,你也会忍不住多琢磨两句。

而且世界上根本没有“通用的谎言模板”,有人撒谎时语速变快,有人却故意放慢,有人会躲开眼神,有人反而盯着你看,这些混乱的“信号”,让我们根本没法找到统一的判断标准。

更有意思的是,谎言本身还特别“常见”。

人类辨谎不如AI?辨谎准确率达80%,帮你守住利益不踩雷

科学家估计,我们每天都会说几句“善意的谎言”,比如“你这件衣服真好看”(其实觉得一般)、“我不饿,你吃吧”(其实馋得不行)。

但这个数字没法算准,毕竟没人会专门记自己说过多少谎,更别说分清哪些是“好心”、哪些是“故意瞒”了。

也正因为“辨谎难”又“谎言多”,才有研究团队开始琢磨,既然人类自己不行,那能不能让AI来搭把手?

人类辨谎不如AI?辨谎准确率达80%,帮你守住利益不踩雷

AI辨谎的“高光时刻”

有需求,技术自然会往这个方向走。

现在研究团队试得最多的方案,是用“大型语言模型”训练AI辨谎,可能有人会问,“大型语言模型”听着挺玄乎,到底是啥?

其实你可以把它想成一个“啥都懂点的学生”,这个学生在学校学了好几年,会理解语言、懂常识、能写东西,但要是想让它专门学会“分真假”,就得额外做“专项训练”,行业里叫“微调”,差不多就是给这个“通才学生”报了个“辨谎特训班”。

人类辨谎不如AI?辨谎准确率达80%,帮你守住利益不踩雷

不过训练AI可不能光“讲道理”,还得有“教材”,也就是“数据集”。

现在研究团队用的数据集大多是公开的,而且分得很细,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个人观点类”,比如让大家评价一部电影,有人说的是真心感受,有人就故意违心夸。

第二类是“讲过去经历类”,比如让大家说“上次度假的事儿”,说真话的会讲细节,撒谎的就得编一个没去过的地方(比如越南)的经历,还得努力让故事像真的。

第三类是“说未来计划类”,比如问大家“下周去不去健身房”,有人如实说“不去”,有人就故意说“去”但根本没打算动。

人类辨谎不如AI?辨谎准确率达80%,帮你守住利益不踩雷

这些数据集设计得挺巧妙,比如“讲过去经历”的撒谎者,因为没真去过越南,编故事时很容易露马脚,可能会说“在越南吃了超好吃的火锅”。

但懂的人都知道,越南更常见的是河粉、春卷,火锅根本不是特色,或者会模糊时间,比如“上午去海滩,下午去古城”,但实际上这俩地方可能离得老远,半天根本跑不完。

这些“细节漏洞”,就成了AI学辨谎的关键“线索”。

目前在这个领域做得比较多的,是谷歌开发的大型语言模型“PaLM5”。

人类辨谎不如AI?辨谎准确率达80%,帮你守住利益不踩雷

研究团队给它设计了三个实验,就是想看看不同的训练方式,对AI辨谎能力影响有多大。

第一个实验是“单独练”,把PaLM5分别在三个数据集上单独训练,比如先只练“分过去经历的真假”,再只练“分未来计划的真假”。

结果挺亮眼,AI的准确率能到70%到80%,比人类的54%~55%高不少,甚至比之前用其他机器学习模型练出来的效果还好。

但第二个实验的结果,就有点“打脸”了。

人类辨谎不如AI?辨谎准确率达80%,帮你守住利益不踩雷

研究团队试了“组合练”,先在任意两个数据集上练AI,比如先练“个人观点”和“过去经历”,再用第三个数据集“未来计划”测试。

没想到AI的准确率直接掉到了近50%,又回到“抛硬币”的水平。

这说明啥?AI虽然能在单个场景里学会辨谎,却没法把一个场景里的技巧,用到另一个场景里,就像学生数学考高分,换了物理题就不会做,因为没搞懂“跨场景怎么用”。

不过第三个实验又给了点希望。

人类辨谎不如AI?辨谎准确率达80%,帮你守住利益不踩雷

研究团队把三个数据集合并成一个更大的“超级教材”,再给PaLM5整体训练。

这次AI的准确率又回到了近80%,而且面对没见过的新场景陈述,也能保持不错的判断。

背后的逻辑其实很简单,当AI见够了不同场景的“谎言案例”,慢慢就能找到不同谎言的“共性规律”。

比如撒谎的人更爱说模糊的话(“大概”“可能”),说真话的人会讲更多具体细节(“那天下午3点,我在XX餐厅吃了碗河粉”)。

人类辨谎不如AI?辨谎准确率达80%,帮你守住利益不踩雷

但这里得提醒一句,别觉得现在就能把“AI辨谎”装手机里用。

目前的实验,都是在“可控的数据集”里做的,也就是说AI面对的要么是“纯真话”,要么是“纯假话”,而且只有文字信息。

可现实里的谎言要复杂多了,有人会把真话假话掺着说,比如“我昨天确实去公司了(真),但一直在忙工作没看手机(假)”,有人会用表情、语气盖过谎言,比如笑着说“我没事”,眼神里却全是委屈。

还有人会故意用“专业词”绕你,让你没法分辨,这些细节,现在的AI还抓不住,所以离“能用”还有段距离。

人类辨谎不如AI?辨谎准确率达80%,帮你守住利益不踩雷

AI该当“助手”,不是“法官”

虽然现在AI辨谎技术还不成熟,但咱们可以大胆想想,要是未来这技术真能用了,生活会变啥样?

在国家安全领域,它可能帮安检人员快速找出“有问题的意图”,比如有人装游客想搞破坏,AI能从他说的话里发现漏洞,让安检更高效,在社交媒体上,它或许能给信息打“可信度分”。

比如一条“某地出不明病毒”的新闻,AI能分析文字逻辑、数据来源,然后标上“可信度30%”,帮我们避开谣言和诈骗,就连企业招聘,HR也可能用它搭把手。

人类辨谎不如AI?辨谎准确率达80%,帮你守住利益不踩雷

比如求职者说“我之前在XX公司负责过大项目”,AI能对比他前后说的细节,看看有没有矛盾,帮企业找到“真想做事”而不是“只说场面话”的人。

但越美好的想象,越得警惕背后的风险。

最让人担心的,是大家会“盲目信AI的判断”。

比如朋友跟你解释“昨天没回消息是因为手机没电了”,AI突然提示“这句话有60%撒谎概率”,你会不会直接认定朋友在骗你?

人类辨谎不如AI?辨谎准确率达80%,帮你守住利益不踩雷

要是因为这吵架,甚至把多年的关系搞僵,最后却发现AI错了,这种“误判”的代价,可能比我们自己“猜不准”还大。

更严重的是,要是完全靠AI辨谎,我们会慢慢丢了“信任别人”的能力。

你想想,每次跟人聊天都先让AI“审一审”,每次看信息都先看AI的“可信度分”,时间长了,你会习惯性怀疑身边的一切,不再愿意主动去理解别人、建立信任。

人类辨谎不如AI?辨谎准确率达80%,帮你守住利益不踩雷

可社会能转起来,靠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啊,朋友间的坦诚、家人间的关心、同事间的配合,这些都不是AI能判断的,得靠我们主动沟通、互相包容。

还有个关键问题,要是AI说“他在撒谎”,我们怎么知道它没弄错?这就涉及到AI的“可解释性”,啥是“可解释性”?

其实很简单,就像你看餐厅评价,不会只看“好评率90%”就决定去吃,而是会点开具体评价,看看“好评说菜好吃、服务好,差评说等太久”,再结合自己的需求做决定。

人类辨谎不如AI?辨谎准确率达80%,帮你守住利益不踩雷

理想的AI辨谎工具也该这样,不能只给个“撒谎概率”,还得说清“为啥这么判断”,比如“这句话和他之前说的‘手机早上充满电’矛盾”“这段描述没提具体时间地点,是撒谎的人常有的习惯”。

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变成“AI的傀儡”,而是能结合AI的分析,用自己的脑子做判断。

比如AI说“这段话说得有问题”,你可以再想想,当事人是不是紧张忘了说细节?是不是有特殊情况才出现矛盾?这些“人性化的考虑”,现在的AI做不到,也是我们人类不能丢的。

说到底,AI辨谎技术的未来,不只是“技术能不能进步”,更在于“我们怎么用技术”。

人类辨谎不如AI?辨谎准确率达80%,帮你守住利益不踩雷

它的价值,应该是帮我们更快接近真相,而不是替我们做判断,比如在复杂的案件里,AI可以帮警察找出有漏洞的陈述,让调查有方向,但最终要不要认定“撒谎”,还得结合证据、法律和人情,在日常里,AI可以提醒我们“这段信息可能有问题”,但最终信不信,还得靠我们自己去沟通、去验证。

人类辨谎不如AI?辨谎准确率达80%,帮你守住利益不踩雷

所以别指望AI能帮我们“一键辨谎”,真正重要的是,技术在进步的同时,我们始终保持自己的思考能力。

既用AI的优势帮我们避开明显的谎言和坑,又不丢人类独有的信任、理解和包容,毕竟,找真相的路上,技术是工具,我们才是主导者。

当我们能清醒看清AI的“能”和“不能”,才算真的懂了“科技是为了服务人”的意思。

人类辨谎不如AI?辨谎准确率达80%,帮你守住利益不踩雷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