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I科技文章正文

风力发电到哪都被嫌?平躺变跷跷板立着叫斩龙钉!网友:封建残余

AI科技 2025年10月07日 15:42 0 admin
风力发电到哪都被嫌?平躺变跷跷板立着叫斩龙钉!网友:封建残余

风力发电,每年为我国带来了大量的清洁能源,可关于风力发电的争议,却从来没有中断过。

有人把立在山头的风电塔称为“斩龙钉”,说它破坏风水、扰乱气候,甚至还说风电叶片会影响降雨、引发干旱和洪灾。

那么问题来了,风电设备为何频频被误解,甚至成为“众矢之的”?中国又为何在争议声中坚持不懈地发展风电?

风力发电到哪都被嫌?平躺变跷跷板立着叫斩龙钉!网友:封建残余

从欧洲到美国,从内蒙古到东南沿海,风电似乎无论在哪里都很难“讨好”。

在国外,它被质疑经济性差、生态破坏大,在国内,它又被指责噪音扰民、杀鸟无数,风电,这种原本代表清洁能源的“绿色担当”,为何总是成为焦点中的争议对象?

欧美国家几十年前就开始大力发展风电,特别是在环保意识抬头的20世纪末,那时候的德国、丹麦、美国都把风电当成能源转型的希望,大量风电场在偏远地区拔地而起,风轮一转,似乎就能带来清洁、无污染的未来。

可好景不长,问题接踵而至,风电依赖风速,发电不稳定,电网调度变困难,偏远地区的维护成本高,居民还抱怨风机低频噪音穿透墙壁影响睡眠,对生态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尤其是猛禽类的飞行走廊被阻断,繁殖地被破坏,鸟类死亡率随之上升。

2023年7月,德国的西门子能源公司因为风电机组质量问题,损失高达45亿欧元,他们承认,全球已有超过15%的风电设备出现故障,涉及容量高达132GW,更糟的是,在英国和美国,多个风电项目因成本飙升被迫终止。

风力发电到哪都被嫌?平躺变跷跷板立着叫斩龙钉!网友:封建残余

但中国的风电设备不仅价格更低,质量也不差,中国制造的风电设备价格仅为欧洲的一半,性能却能打,这让欧美想搞“去中国化”的风电产业链雪上加霜,结果就是:产业空心化,成本高企,项目接连叫停。

欧洲预计到2023年底将有1.4万片风电叶片退役,美国也将处理210吨废弃叶片,原本被寄予厚望的清洁能源,如今却正面临拆除潮。

相比之下,中国的风电发展几乎是另一番景象,早在2005年,中国就出台了《可再生能源法》,提供政策扶持、资金补贴,降低企业建风电场的风险,到了2020年,中国风电装机容量已经达到2.8亿千瓦,占全球近一半。

2023年更是突破性的一年,中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4.7亿千瓦,是美国的两倍,国内制造出16兆瓦风电机组,仅一圈转动就能满足一般家庭一个月的用电量。

风力发电到哪都被嫌?平躺变跷跷板立着叫斩龙钉!网友:封建残余

中国的风电场多建于人口稀少的区域,例如内蒙古、新疆、青藏高原、东北等地,这些地区风速高、风能密度大,具备天然优势,风电场远离居民区,噪音影响小,同时也减少了鸟类生态的干扰风险。

当然,中国也遇到了挑战,“弃风限电”问题一度严重,风电资源多集中在电网薄弱的西部,电力无法有效传输,造成大量浪费,初期投资也不小,尤其是电网接入、储能系统的配套建设成本高昂。

中国并没有停下脚步,而是另辟蹊径,推进“特高压”输电工程,加强电网建设,同时加快储能技术的研发与部署,通过这些方式,逐步解决风电供电不稳定的问题,提升系统可靠性。

而在环保方面,虽然风电确实会对鸟类造成影响,但相比传统火电、燃煤等污染能源,风电的生态代价要小得多,每发1千瓦时的风电导致0.3只鸟死亡,而燃煤发电则高达5.2只。

风力发电到哪都被嫌?平躺变跷跷板立着叫斩龙钉!网友:封建残余

风电风轮带动发电机产生电能,系统通过控制器调节输出,整个过程无烟无尘,几乎没有温室气体排放,而且,海上风电的兴起正在缓解陆地生态压力,成为未来发展的新方向。

虽然有人质疑风电会改变自然气流,对气候造成影响,但这种担忧并没有科学依据支持,相反,大量研究表明,风电的碳足迹最低,是目前可再生能源中最值得投入的一种。

中国坚持发展风电,靠的并非走捷径,而是技术积累与产业链完善,从风机制造,到系统集成,再到远程运维,中国已经具备了完整的风电产业生态,更重要的是,中国有庞大的用电需求,风电的“本土消化”能力极强。

风力发电到哪都被嫌?平躺变跷跷板立着叫斩龙钉!网友:封建残余

再看欧美国家,风电发展遭遇瓶颈的核心原因其实并不全在自然条件上,更大问题在于制造能力弱、成本上升、政策摇摆不定。

风电设备的制造离不开重工业基础,而这一块正是中国的强项,欧美国家在“去中国化”的过程中失去了成本优势,却没能构建起自己的完整产业链,导致项目难以为继。

中国风电设备的可用率已超过95%,在全球范围内处于领先水平,2023年中国制造出16兆瓦的风电机组,单台设备就可以覆盖大片用电需求,效率远超西方同类产品。

在这样的对比之下,似乎可以回答开头提出的问题:风电为什么到哪都被嫌?其实不是风电不好,而是看谁在做、怎么做。

为什么中国能坚持风电发展?因为中国有资源、有技术、有需求,也有执行力与战略眼光。

若说风电是未来能源结构的“基石”,那么中国无疑已在这场全球能源转型中占据了主动权。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