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小米开发布会,雷军还同步做了年度演讲,一晚上热搜就没断过,这阵仗真让人体会到,啥叫科技圈的顶流,啥才是真正的“科技春晚”。今年这“春晚”的绝对主...
2025-10-01 0
前几天小米开发布会,雷军还同步做了年度演讲,一晚上热搜就没断过,这阵仗真让人体会到,啥叫科技圈的顶流,啥才是真正的“科技春晚”。
今年这“春晚”的绝对主角,不用猜也知道,就是那台号称“跨代升级”的小米17,网上关于它的讨论早吵翻了,夸设计的、骂没用的、纯看热闹的都有,不管大家立场咋样,这热度是真真切切拉满了。
本来想直接跟大家唠唠手机评测,但后来发现,借着小米17说说现在的小米,可能比单纯评手机更有意思,小米17的背屏,真不是“花架子”?
一提到小米17的背屏,很多人的第一反应都是“这玩意儿有啥用?花里胡哨的,纯属多此一举!”说实话,我一开始看到的时候也有点懵,觉得这设计是不是太折腾了。
但把时间线拉长了看就会发现,智能手机的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屏幕不停进化的历史,2007年初代iPhone横空出世,直接把物理键盘“拍”没了。
从那以后,屏幕就成了手机升级的主战场,为了让屏幕大一点、再大一点,厂商们先是干掉了实体Home键,又砍掉了宽宽的下巴,慢慢就冲进了全面屏时代。
到2019年,三星又带着折叠屏来了,手机屏幕这下不光能变大,还能“屈能伸”,很多人觉得厂商折腾屏幕,就是为了让显示更清楚点,其实不是这样。
屏幕的大小、形态、功能甚至数量的变化,本质上都是在探索新的交互方式,只是最后都通过屏幕表现出来而已,所以我觉得,未来手机要是有颠覆性更新,八成还得靠屏幕——当然了,具体咋升级、往哪个方向升,现在还说不准,得看各个厂商的本事。
那咋在屏幕上搞创新呢?本来大家都觉得这事儿该苹果来干,但今年的苹果,在国产安卓厂商一堆猛料的压力下,开始狂挤牙膏。
Type-C口、快充、高刷、长焦,一股脑全安排上了,这种补课式的升级,短期之内可能让苹果卖得不错,但总少了点行业引领者该有的“哇塞”感。
大家对苹果的期待,从来不是补齐参数,而是像iPhone4、FaceID那样,能拿出定义下一个时代交互的创新,而小米这次搞的背屏,就是给沉寂了挺久的直板机市场,找了个新的探索方向。
就算这创新最后被大家说“鸡肋”,至少小米敢试,对于想带行业突破的厂商来说,敢试总比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睡觉强,而且这背屏能从想法变成真东西,背后全是国产技术在撑着。
比如屏幕用的SuperRED发光材料,直接解决了OLED屏幕里红色发光主材的短板,发光效率到了全球顶尖的82.1cd/A,这材料不是小米自己闷头搞的,是和卢米蓝一起研发生产的。
另外,多一块屏幕肯定费电啊,为了搞定这个问题,小米17不光优化了机身内部的电池布局,还用上了新一代金沙江电池,能量密度特别高,正好能抵消副屏带来的功耗压力。
还有那个第三代高动态技术LOFIC,听着挺玄乎,我给你打个比方就懂了:用手机拍照,就像用杯子在水龙头底下接水。
正常情况水龙头出水慢,杯子能轻松接满,拍出来的照片也真实;但逆光的时候,水龙头就像开到最大,水流量太大,没LOFIC的话,水就全流走了;有LOFIC的话,相当于每个杯子旁边多了个大水桶,没接住的水流进桶里,最后能反推刚才的水流大小。
所以就算对着亮处拍,照片也不会一片白,亮部细节很清楚,从“组装厂质疑”到“硬核大佬”,小米用了5年
说完成小米17的背屏,咱们再聊聊小米这几年的变化,以前总有人说“小米就是组装厂”“没什么核心技术,就靠卖得便宜”“只会营销,肯定走不远”。
现在再看,小米算是彻底逆风翻盘,真的长出了硬核肌肉,这转变不是一下子就成的,雷军在今年的演讲里提到,这一切的起点,是5年前那个“持续投入底层核心技术”的决心。
那5年前到底是啥情况?2020年是小米十周年,当时雷军做了《一往无前》的公开演讲,那时候小米上市已经两年,年营收也突破了2000亿,在外人眼里妥妥的大公司。
但公司内部的气氛特别微妙,自家的松果造芯失败了,团队几乎全员解散,最后就剩了一个小芯片团队;外面呢,华为、荣耀在网上市场的份额已经占了一半。
压力太大,小米内部甚至有人冒出了“累了,歇一歇”的躺平想法,不光是员工,连雷军自己都有点迷茫、内耗。
后来也是反复挣扎,才好不容易下定决心直面所有问题,重新出发,可刚重新启航没多久,小米又遇上了麻烦——2022年、2023年连着两年营收下跌。
舆论上,大家对“小米冲高”的质疑也没停过,如此看来,当时天时、地利甚至人和,好像都不站小米这边,搁游戏里,差不多就是要打出GG的节奏了。
但小米硬是咬着牙,把这局逆风棋下赢了,这几年,小米在手机、汽车、芯片、家居这几个领域齐头并进,都拿出了实打实的成绩,真能算上一句“小米奇迹”。
现在小米手机在4000到5000元的高端价位段,占了不少市场;5000到6000元的旗舰价位段,表现也不错,小米汽车更不用说,SU7、SU7Ultra还有YU7,全卖爆了,创了中国汽车销售史的纪录。
还有玄戒O1芯片,让小米成了中国大陆首家、全球第四家能自主研发设计3nm旗舰SoC的企业,直接填补了国内在3nm先进制程芯片设计领域的空白,这么看,“小米冲高”是真的成了。
那冲高成功之后,小米下一步要干啥?从雷军今年《改变》的年度演讲里,能看出不少门道,现在的小米已经有了“芯片+OS+AI”这三大核心支柱,接下来打算转型成新一代全球硬核科技引领者。
要实现这个目标,得花的钱、精力、人力可太多了,过去5年,小米在底层核心技术上投了大概1020亿;未来5年,他们计划翻倍投入2000亿,就为了慢慢打磨核心技术——这力度,怕是比现在不少科技巨头的同期投入都大。
更关键的是,小米还悄悄建了个独一份的护城河,“人车家全生态”,以前不管是软件生态还是硬件生态,单独拿出来就够让不少厂商厉害的了。
现在小米把手机、汽车、家电彻底打通,这种更广、更深的生态,能给大家的衣食住行带来更多想象空间。
比如“双区洗”洗衣机、上出风口空调,还有小米17的背屏、澎湃OS的超级岛,甚至前不久刚上的汽车定制服务,每一个都是在挑战行业传统,也都是在“人车家全生态”里做升级。
现在的小米,还悄悄冲进了国产互联网厂商市值前三,全行业前十的位置,在这个上升过程中,小米还建了个挺厉害的正向循环:底层有硬核技术驱动,中间能精准抓住高端用户的需求,后端还有全球领先的智能制造产业集群保障落地。
这个循环不是嘴上说说的,是小米这几年在手机、汽车、芯片还有科技家电行业,靠一个个成功产品、一桩桩商业故事堆出来的,有了这个循环,小米就不再只是个卖手机、卖家电的公司了,而是能定义、引领未来智能生活的平台级企业。
这条路肯定不好走,挑战少不了,但看过去五年小米这场精彩的“逆天改命”,我觉得它接下来的故事,真的值得期待。
相关文章
前几天小米开发布会,雷军还同步做了年度演讲,一晚上热搜就没断过,这阵仗真让人体会到,啥叫科技圈的顶流,啥才是真正的“科技春晚”。今年这“春晚”的绝对主...
2025-10-01 0
625米高空的钢铁奇迹:当中国基建在“地球裂缝”架起云端通途625米,是125层楼的高度;1420米,是4.7个标准足球场的长度。当这两个数字同时指向...
2025-10-01 0
信息来源:https://decrypt.co/341628/do-llms-dream-electric-sheep-ai-study-shows-...
2025-10-01 0
IT之家 10 月 1 日消息,“小米澎湃 OS”官方微博发文,透露小米超级岛现已支持航旅纵横 App,登机口、座位号、电子登机牌等信息全部实时呈现在...
2025-10-01 1
国庆假期对于不少计划换电脑的大学生来说是个好时机,既能有充足时间挑选,还能赶上各类优惠活动。比如,神舟带来的国庆促销就非常值得关注,旗下战神系列多款笔...
2025-10-01 0
手机万能透视看牌器是一款可以让一直输的玩家,快速成为一个“必胜”的ai辅助神器,有需要的用户可以加微下载使用。 手机打牌可以一键让你轻松成为“必赢”...
2025-10-01 13
2025年9月30日,由天津滨海新区人民政府举办的“相约国庆 向海乐活”国庆中秋文商旅活动正式启幕,作为核心环节的京东MALL天津滨海店同期正式开业,...
2025-10-01 1
IT之家 10 月 1 日消息,Nothing 现已为其 Nothing Phone(2)、(3)、(2a)系列手机推送 Nothing OS 4.0...
2025-10-01 2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