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海报新闻】海报新闻记者 孙杰 广西南宁报道9月18日,南宁国际会展中心内,人流如织。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首次打造的“沉浸式人工智能展示区”...
2025-09-19 0
新京报讯(记者张璐)9月19日至27日,在首个“全国科普月”期间,中国科技馆“科创筑基・科普惠民”创新成果展在北京市朝阳区奥林匹克公园景观大道(奥林匹克塔西侧)亮相。展览包括“科技改变生活”“创新赢得未来”两大展区,集中呈现25件源自前沿科研成果的科普展品,以及“空气动力与未来飞行”展示空间,让公众近距离触摸“硬科技”。
“祖冲之三号”超导量子计算机剖面模型。中国科技馆供图
从去年开始,中国科技馆联合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等,深挖实验室里的“科研宝藏”——从标志我国量子计算“领跑” 的“祖冲之三号”超导量子计算机剖面模型,到“中国天眼”刻画宇宙神秘爆发的信号解读,从仿深海狮子鱼的耐压软体机械鱼,到受南洋杉、猪笼草启发的液体定向流动机制……将原本写在学术论文中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公众可看、可感、可互动的科普展品。
以沉浸体验的高新展示技术“包装”前沿科技成果,是展览另一亮点。展览融入了机电互动、全息投影、AI交互、VR体验等多种展示技术:公众可以在“波浪补偿自稳平台”操控摇杆模拟波浪、控制按钮启动补偿,了解海上波浪中的小球如何保持水平稳定,见证海上智能装备的硬核实力;在“表情机器人”前感受机器人AI像“镜子”般模仿并再现你的表情;通过舰载机起降巡航VR,化身飞行员体验航母舰载机全飞行流程;戴上VR 设备穿梭于“生命灵境”,目睹DNA转录成蛋白质的过程……
展览还挖掘科学家成长和科研背后的故事,发挥科技馆连接科研与科普、贯通科技与公众的平台作用,拉近科技与大众的距离。
编辑 张牵
校对 李立军
相关文章
来源:【海报新闻】海报新闻记者 孙杰 广西南宁报道9月18日,南宁国际会展中心内,人流如织。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首次打造的“沉浸式人工智能展示区”...
2025-09-19 0
新京报讯(记者张璐)9月19日至27日,在首个“全国科普月”期间,中国科技馆“科创筑基・科普惠民”创新成果展在北京市朝阳区奥林匹克公园景观大道(奥林匹...
2025-09-19 0
2025 BeSA 为汇聚全球行为科学领域智慧,探索行为洞察赋能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路径,北京大学行为科学与政策干预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行为科学...
2025-09-19 0
9月19日,中国—东盟算力赋能高质量发展交流会——暨第三届澜湄云计算创新中心高质量发展专题会议在广西南宁市举办。会议是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投资贸易...
2025-09-19 0
封面新闻记者 李茂佳9月19日,封面新闻从第十九届重庆市市长国际经济顾问团会议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本届会议将于9月25日至26日召开,以“打造AI应用高...
2025-09-19 0
人民网长春9月19日电 (记者马俊华 今日下午,在“长白秘境 吉线331”网络达人自驾探索行动启动仪式现场,一场融合科技与文化的沉浸式盛宴——《白泽的...
2025-09-19 0
【CNMO科技消息】CNMO从外媒获悉,美国对人工智能(AI)的热情似乎首次遇冷。美国统计局最新报告显示,大型企业的AI工具使用率近期显著下降。根据每...
2025-09-19 0
华为鲲鹏甩出王炸:96核到256核的算力狂飙,国产化芯片要改写全球格局?2025年华为全联接大会的现场,当鲲鹏芯片下一代路线图的PPT出现在大屏幕上时...
2025-09-19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