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新闻文章正文

七部门联合发文 我国脑机接口产业加速迈入创新发展快车道

今日新闻 2025年08月08日 22:51 0 admin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报道 记者 姚倩】8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我国脑机接口产业绘制了清晰的发展蓝图。作为生命科学与信息科学融合的前沿领域,脑机接口正迎来颠覆性突破的关键期,《意见》的出台将加速技术创新、场景落地与产业集聚,推动我国在这一未来产业赛道上抢占先机。

七部门联合发文 我国脑机接口产业加速迈入创新发展快车道

官网截图

突破核心技术壁垒

脑机接口通过在脑与机器之间建立信息通道,实现生物智能与机器智能的协同交互,是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融合发展的前沿技术。当前,脑机接口创新成果持续涌现,产业加速壮大,正孕育颠覆性突破,已成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重要领域。

《意见》将“加强基础软硬件攻关”作为首要任务,瞄准脑信号传感、芯片研发、软件工具等关键环节,全面提升技术自主可控能力。

在创新脑信号传感元件领域,《意见》提出:一方面聚焦植入式电极研发,针对硬脑膜上、硬脑膜下、大脑皮层内等不同区域,探索脑血管介入式电极,通过强化材料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研制专用制备和封装工艺,提升电极通道数、生物相容性、空间分辨率和信噪比;另一方面加快非植入式电极研发,发展低阻抗、薄介质的新型材料,推动电极向便捷化、舒适化升级,同时基于光、电、磁、超声、化学的新型脑信号传感器,突破单模态信号局限,提高脑信号感知能力。

芯片作为脑机接口的“神经中枢”,《意见》明确三大研发方向:高通道、高速率的脑信号采集芯片,强化模数转换与噪声抑制能力;高性能、超低功耗的处理芯片,实现感知、计算、调节功能一体化集成;超低功耗、高速率、高可靠的通信芯片,提升脑信号传输和抗干扰能力。

软件工具底座的完善同样关键。《意见》提出优化脑信号编解码软件,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解码准确率与响应速率;开发专用控制交互软件,增强多任务协同处理能力;构建通用软件平台,实现多模态数据集成与编解码算法兼容。

在产品端,《意见》推动植入式与非植入式设备双线突破。植入式设备聚焦高密度神经记录传感器与超低功耗芯片集成,创新脑意图识别功能;非植入设备则创新额贴式、耳贴式等形态,推动与头盔、头显等消费产品融合,加速融合发展。同时,辅助设备研发同步推进,通过多模态信号融合提升交互精准度,突破亚微米级精度控制与动态调整技术,提升区域精准实时成像与三维重建能力。

拓展多元应用场景

技术的价值最终要通过应用来体现。《意见》以“推动技术成果应用”为牵引,部署“应用拓展工程”,推动脑机接口技术在工业制造、医疗健康、生活消费等领域深度落地。

工业制造领域将成为脑机接口技术的重要试验场。《意见》提出构建 生命机械一体化工业元宇宙,创新工业装备与机器人的脑控方案,在危险品、核能、矿山等重点行业先试先用,建设安全管理平台,预警缺氧、中毒等事件,保障生产和人员安全。针对深海、深空、高原等特殊场景,开发“一对多”“多对多”人机交互模式,提升复杂场景作业效率。

医疗健康是脑机接口最具潜力的应用领域之一。在临床诊疗场景,《意见》支持针对神经退行性疾病、精神类疾病创新神经调控技术,有效提升疾病诊疗效果;在康复领域,为运动、语言、感觉缺陷患者打造创新方案,通过交流辅助设备、感知觉恢复等,提高患者康复质量;在健康管理方面,推动脑机接口产品实时监测大脑活动,实现脑疾病早期预警,减少重症风险。

生活消费场景的创新应用让技术走进大众。《意见》围绕数字消费新场景,强化远程操控、虚拟感知、沉浸交互等能力;在交通安全领域,利用脑机接口监测驾驶员生理状态,及时提醒困倦、注意力不足等异常状态,降低交通意外发生概率;在体育训练与脑智培育方面,依托脑神经效率评估系统,打造个性化赛训方案,提升训练效果与竞技水平。

为加速创新成果落地,《意见》提出系列保障措施:组织开展重点任务揭榜挂帅;支持检测评估机构发展,建立产品测试规范,研发脑信号检验检测专用仪器,完善评测配套工具,搭建脑机接口器件和系统的试验环境,加强试验验证平台建设,提升产品应用检测能力。布局建设产品中试平台,加速新产品研发和产业化应用,增强信号采集处理与算法验证能力,提高产品的互操作性和易用性,提升产品质量。

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

产业的长远发展需要健全的生态体系支撑。《意见》从创新主体培育、产业支撑能力提升等维度发力。

在创新主体培育方面,《意见》提出:发展壮大领军企业,支持组建产业创新联合体,牵头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加快培育科技和创新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以及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等,实施启航企业培育工程,完善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鼓励领军企业开放算法框架、公共数据和共性技术,为企业共同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产业集聚发展是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意见》引导创新要素向基础好、潜力大的地区汇聚,立足各地特色和产业优势,分级分类建设孵化器和产业园等,打造创新能力强、应用场景佳的优势集聚区,推动产业链上下游集聚发展。

标准与安全是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石。《意见》提出建立脑机接口技术标准体系,布局标准化发展路线图。各部门依职责组织制定技术标准、产品标准、服务标准、测试标准,结合产业发展需求加快重点标准研制。深入开展标准宣传推广,促进标准落地实施。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大力推动我国标准“走出去”。

在安全保障方面,持续推动伦理研究,建立健全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治理体系,促进技术创新和科技伦理协调发展。建立数据治理框架,规范对用户信息的收集、存储、使用等行为,防止脑隐私泄露,提升生物数字信息安全防护能力。

人才培养为产业提供持续动力。《意见》支持建设未来技术学院、现代化产业学院,加相关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等。

根据《意见》设定的目标,到2027年,脑机接口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初步建立先进的技术体系、产业体系和标准体系。电极、芯片和整机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脑机接口产品在工业制造、医疗健康、生活消费等加快应用。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打造2至3个产业发展集聚区,开拓一批新场景、新模式、新业态。到2030年,脑机接口产业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形成安全可靠的产业体系,培育2至3家有全球影响力的领军企业和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综合实力迈入世界前列。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