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你知道吗?IPv4 只剩不到 2 亿个可用地址!互联网已经开始“断粮”

抖音热门 2025年08月07日 06:59 0 aa

我们都知道,每台联网设备都需要一个 IP 地址,而 IPv4(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4) 是我们最熟悉的那一代地址协议,它用 32 位二进制表示,最多能提供约 42.9 亿个地址

那么,问题来了:

现在地球上有 80 亿人,几十亿部手机、电脑、服务器、摄像头、物联网设备……

IPv4 怎么可能够用?它现在还剩多少?我们怎么办?

你知道吗?IPv4 只剩不到 2 亿个可用地址!互联网已经开始“断粮”

本文瑞哥带你详细了解一下!

IPv4 地址是怎么来的?怎么分配的?

IPv4 地址由 32 个二进制位组成,常以“点分十进制”形式表示,如:

192.168.1.1
你知道吗?IPv4 只剩不到 2 亿个可用地址!互联网已经开始“断粮”

从技术上讲,IPv4 总共可以有:

2^32 = 4,294,967,296 个地址(约 42.9 亿)

但实际上并 不能全部使用,因为一部分地址具有特殊用途

地址范围

用途说明

0.0.0.0/8

当前网络

10.0.0.0/8

私有地址

127.0.0.0/8

回环地址

169.254.0.0/16

链路本地

224.0.0.0/4

多播

240.0.0.0/4

预留

255.255.255.255

广播地址

这些地址加起来,约占总数的 18% 左右,实际可用于公网分配的大约为 37 亿个地址

谁在管理全球 IP 地址?

全球 IP 地址的管理机构是 IANA(Internet Assigned Numbers Authority),它将地址划分给各个区域性注册机构(RIR):

  • • ARIN(北美)
  • • RIPE NCC(欧洲、中东)
  • • APNIC(亚太地区)
  • • LACNIC(拉美、加勒比)
  • • AFRINIC(非洲)

而这些 RIR 再向国家级注册机构、ISP、企业进行分配。

IPv4 地址到底快“用完”了吗?

答案是——早就分完了,现在只剩“回收再利用”。

时间

事件

2011 年 2 月

IANA 正式分完所有 IPv4 地址

2011~2019 年

各大 RIR 陆续宣布“耗尽”

2019 年 11 月

欧洲 RIPE NCC 宣布其最后一批地址分配完毕

2020 年后

所有公网 IPv4 地址仅靠“二手市场”和“释放回收”维持

根据 APNIC(亚太网络信息中心) 和 RIPE 的公开数据显示,截至 2025 年中:

"

全球 IPv4 剩余可用地址不到 2 亿个,约为 5% 左右

而这些地址中很多都处于“待回收”“保留待用”“分配缓冲池”等状态,并非完全可自由分配

当资源稀缺,交易就会兴起。

IPv4 地址已经成为数字资产,甚至有正规交易平台。

一个 /24 地址段(256 个 IP),市场价在 2000~5000 美元之间(视区域而定),单个 IP 地址约为 8~20 美元

常见的 IPv4 地址交易方式:

  • • 地址租赁:临时租用某个 IP 段
  • • 地址转让:永久转移所有权(需向 RIR 备案)
  • • 地址回收竞拍:一些大型企业释放旧地址段后,由 RIR 或中介拍卖

为何 IPv4 枯竭了,设备却还能上网?

你可能会说:“我家每天联网几十台设备,哪来的那么多公网 IP?”

其实,你大概率没有公网 IP,而是依靠这些“救命稻草”:

NAT(网络地址转换)

你知道吗?IPv4 只剩不到 2 亿个可用地址!互联网已经开始“断粮”

局域网内的多个设备共享一个公网 IP,例如:

家用路由器:公网 IP:123.45.67.89局域网设备:192.168.x.x

通过 NAT 转换,实现了“1 个公网 IP -> 多个内网设备”共享。

私有地址 + CGNAT

运营商通常部署 CGNAT(Carrier Grade NAT)大规模 NAT 设备,让数百万用户共用少量公网 IP,极大缓解了 IPv4 的压力。

但这也带来了不少问题:

  • • 无法进行端口映射,影响远程访问
  • • 在线游戏体验差(P2P 建连困难)
  • • 网络追踪难度上升,影响监管与定位

IPv6 是唯一出路,为何还没全面普及?

IPv6 是下一代协议,使用 128 位地址长度,总数是:

2^128 ≈ 3.4 × 10^38 个地址(几乎无限)

足以给地球上每一粒沙子都分配一个 IP。

你知道吗?IPv4 只剩不到 2 亿个可用地址!互联网已经开始“断粮”

但现实是:

IPv6 普及困难重重

问题

原因

兼容性差

旧系统、设备不支持

改造成本高

网络设备、服务器、系统需全链路升级

用户无感知

普通人用不出 IPv6 的差别

运维更复杂

地址格式长、日志、追踪难度大

到 2025 年为止,全球 IPv6 占比刚刚超过 40%,中国略低,约为 30%左右(工信部数据)。

未来一定是 IPv6 的天下,但还需要耐心等风来

IPv4 枯竭是一场早已写好的“剧本”,如今我们正处于它的尾声阶段。而新一代的 IPv6 正在加速前进,却仍有一段路要走。

对于每一位网络工程师、系统运维、开发人员,理解这场地址革命,不仅是技术储备,更是对未来网络架构的把握。

所以,下次当你看到“192.168.1.1”时,别忘了,它背后藏着的是一场“40 年的地址危机”。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