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新闻文章正文

飞机“付费选座”,凭啥10年不改?

今日新闻 2025年10月04日 14:30 0 admin

先来后到、选座自由,都变奢侈了吗?

国庆中秋假期之前,不少消费者在社交平台反映,自己购买了机票,准备线上值机选座时,却发现能选的座位非常少,大片座位处于“锁定”状态,这是为什么?

买票还得“买座”?花钱“选座”引争议,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有不少机票“锁座”相关投诉。

飞机“付费选座”,凭啥10年不改?

央视新闻报道称,消费者反映:“座位被锁起来。”“全剩后面的座位,没有靠窗的座位。”“专门设置的母婴座位也是锁定的。

航空“付费选座”这一从国外低成本航空引入的模式,如今已演变为国内航司的“行业惯例”。

在某社交平台上,“买了机票还得买座位”等相关话题阅读量超千万。

有网友称,本来线上值机是为了方便旅客,节省航空公司人工成本,但现在航空公司卖完票还要卖座,把方便做成了生意。

有媒体查阅相关资料发现,“便民”是线上选座初衷的首要关键词。

2009年,南航率先推出在线机位预订服务。

中国民用航空局官网称这是南航推出的一项“网站便民服务”。

如此,旅客可以提前自主选择机上座位,不管购票时间长短,只要旅客成功购买机票即可通过飞机座位示意图选择自己所乘坐航班上前舱、后舱、靠窗边或走廊等心仪的座位。”

飞机“付费选座”,凭啥10年不改?

2009年3月,国航手机乘机登记服务在北京通过专家论证,论证会认为“这种新兴的值机方式将为旅客带来更多方便和增值服务。”

2015年左右,国内一些航空公司推出了“付费选座”项目,并美其名曰“个性化服务”或“细分服务层级”。自此,旅客陆续失去了同等座舱不花钱就可以公平自主选择座位的权利。

国航官网记载,其国际航班采用现金购买“预选座位”的方式,国内航班则需里程兑换。

国际航班各挡板后第一排大空间座位、紧急出口座位根据飞行公里数座位金额在200元到1200元不等。

第2-5排座位、第6-10排靠窗或靠过道座位在100到600元不等。

第6-10排非靠窗或靠过道座位在60到300元不等。

国内航班各挡板后第一排大空间座位和紧急出口座位需要3100里程积分;第2-5排座位、第11-15排座位需要1600里程积分。

其他航空公司的做法也大同小异。线上值机选座从“便民”变成“逐利”,“增值服务”也变成了“增值业务”。

对此,新浪《bug》栏目刘丽丽和书乐进行了一番交流,本猴以为:

在值机上,进行锁座,本身就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一种侵害。

飞机“付费选座”,凭啥10年不改?

消费者购买机票后,已经完成了对该档位机票的相应“契约”签约,也就拥有在该档次机票未被选座位置上任意选座的权利。

航空公司等于变相剥夺了这一权利,在同等机票中又划分档次,意图增值付费。

这种vip模式,是对契约精神的破坏,也同时是对航空公司自身口碑的消耗。

事实上,航司搞付费选座,曾经被有关部门处罚过。

2015年,中联航提出收费新政,以部分经济舱每人每次20元,安全出口之后的各排座位,每人每次10元的标准自立收费项目收取选座费。

彼时,北京市发改委认为,机票中已包含了旅客运输及享受指定座位的服务,所以中联航不能再额外收取选座位费用。

2016年,北京市发改委公布对中国联合航空公司的行政处罚决定,中国联合航空公司由于自立收费项目、收取乘客选座费44万余元被罚。

但这一前车之鉴并未让付费选座现象消失,付费选座现象反而愈演愈烈。

不得不说,航司不思考如何更好地拓展服务来让消费者乐意增值付费,而去纠结一点薄利,大有饮鸩止渴的味道。

作者 张书乐,人民网、人民邮电报专栏作者,中经传媒智库专家,资深产业评论人

#女子坐卧铺投诉同车厢乘客脚臭##航空付费选座##值机##消费者权益#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