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睿见Economy新浪科技讯 11月8日上午消息,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企业家论坛”在乌镇举办。蚂蚁集团CEO韩歆毅表示,AI时代企业...
2025-11-08 1
当谷歌在2024年10月宣布与美国最大可再生能源公司NextEra签署协议,计划投资超过16亿美元重启已关闭五年的爱荷华州杜安·阿诺德核电站时,这笔交易的象征意义远超其装机容量本身。这座615兆瓦的核电站预计2028年第四季度并网,将为谷歌不断扩张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提供长达25年的稳定电力。几乎同时,微软与星座能源公司敲定20年购电协议,计划在2028年重启三里岛核电站1号机组——这座因1979年美国历史上最严重核事故而闻名的设施,将在关闭五年后以清洁能源供应商的身份重返市场。这些动作并非孤立事件,而是标志着一场由人工智能驱动的核能产业重构正在加速。
根据国际能源署最新评估,全球数据中心电力消费将从2024年的460太瓦时激增至2030年的1000太瓦时,最终在2035年达到1300太瓦时。仅在美国,数据中心已占据全国用电量的4.4%,这一比例预计到2030年将飙升至6.7%至12%。更关键的是,人工智能训练和推理任务的能源密度远超传统云计算——皮尤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数据中心消耗183太瓦时电力,其中人工智能相关负载占比从早期的5%至15%迅速攀升,预计2030年将占据35%至50%的份额。这种指数级增长的电力需求与传统电网基础设施的线性扩张速度之间的矛盾,正在演变为制约技术进步的根本性瓶颈。
问题的严峻性在于时间维度的错配。亚马逊可以在18个月内建成超大规模数据中心,但输电线路的审批和建设周期往往超过十年。电力咨询公司Grid Strategies预测,到2030年美国将新增120吉瓦电力需求,其中60吉瓦直接来自数据中心扩张。然而美国核管理委员会现行许可框架是为新建反应堆设计的,对于退役设施重启既无明确流程,也无时间表承诺。这种监管滞后迫使科技巨头绕过传统电网采购模式,转而直接与核电运营商签署长期购电协议——一种在公用事业领域几乎前所未有的私营化电力交易结构。
技术路径的双轨推进
当前核能复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两条技术路径。第一条是重启既有反应堆的务实主义策略。除谷歌和微软的项目外,亚马逊网络服务在2024年3月以6.5亿美元收购宾夕法尼亚州萨斯奎哈纳核电站旁的数据中心园区,并获得960兆瓦的专用电力供应。Meta公司则与伊利诺伊州一座原本面临经济性关停的核电站签署1.1吉瓦购电协议。密歇根州帕利塞兹核电站在获得拜登政府15.2亿美元贷款担保后,计划于2025年10月成为美国历史上首座恢复运营的退役核电站。
这些重启项目的商业逻辑建立在沉没成本的重新评估之上。已建成的核电站拥有完整的基础设施、经过验证的安全系统和熟悉操作流程的人员队伍。其关闭往往出于经济性考量——在天然气价格低迷和可再生能源补贴的双重挤压下,这些设施难以在批发电力市场中盈利。但当科技公司愿意签署长达20至25年的固定价格购电协议时,收益确定性的根本改变使得重启成为可行选项。星座能源公司首席执行官表示,三里岛项目的重启成本虽然高达数十亿美元,但与建设新核电站相比仍具有明显的时间和成本优势。
第二条路径指向小型模块化反应堆技术的商业化突破。谷歌在2024年10月还宣布从Kairos Power采购小型模块化反应堆电力,后者采用熔盐冷却的氟化物高温反应堆设计,单机容量140兆瓦,计划2030年首座机组投运。亚马逊向X-energy投资5亿美元,支持其开发高温气冷球床反应堆,目标在2030年代初部署四座反应堆,总装机容量320兆瓦。微软则与比尔·盖茨创立的TerraPower展开合作,后者在怀俄明州开发的钠冷快堆示范项目已进入建设准备阶段。
小型模块化反应堆的核心优势在于工厂化批量制造和现场组装的模式,理论上可将建设周期从传统反应堆的十年缩短至三到五年。其单机容量从几十兆瓦到300兆瓦不等,恰好匹配数据中心的用电需求曲线。更关键的是,这些第四代反应堆采用被动安全系统,即便在完全断电情况下也能通过自然对流实现堆芯冷却,从根本上降低了类似福岛事故的风险。Oklo公司提出的"电厂即服务"商业模式更进一步——不出售反应堆本身,而是以电力供应合同形式为客户提供长达20年的能源保障。
然而小型模块化反应堆的前景并非没有争议。批评者指出,目前全球仅有俄罗斯在浮动核电站上实现了小型堆的商业运行,而美国本土尚无任何小型模块化反应堆完成全流程许可审批。NuScale公司的犹他州项目因成本超支和订户退出而在2023年取消,暴露出这一技术路径的商业风险。高盛研究团队预测,要满足数据中心未来十年的电力需求增长,美国需新增85至90吉瓦核电装机——这意味着每年必须启动相当于8到10座传统大型反应堆或数十座小型堆的建设,而当前美国核电产业链的产能远未达到这一水平。
政策博弈与系统性风险
科技公司主导的核能复兴引发了监管体系的结构性困境。美国能源部负责技术研发和贷款担保,核管理委员会管理安全审批,联邦能源监管委员会监督跨州输电,但没有任何机构对数字经济的整体能源安全负责。当亚马逊绕过公共电网直接从核电站购买电力时,联邦能源监管委员会发现自己对这种私营交易缺乏管辖权。今年早些时候,监管机构驳回了将萨斯奎哈纳核电站960兆瓦电力全部供应给亚马逊数据中心的方案,理由是这种安排可能损害其他电力用户的利益并威胁电网可靠性。
这一裁决揭示了更深层的矛盾:当数据中心运营商愿意为清洁电力支付溢价时,其他工商业和居民用户是否应该承担电网升级的成本?马里兰州和弗吉尼亚州的案例显示,数据中心的快速扩张已导致当地输电网络严重拥堵,部分居民电费因基础设施改造而上涨超过20%。德克萨斯州独立电网运营商警告称,到2030年该州数据中心电力需求可能达到50吉瓦,相当于目前峰值负荷的一半以上——如此规模的增长若缺乏统筹规划,将加剧电网的脆弱性。
国家安全维度的考量进一步复杂化了决策。当核电站直接为人工智能训练集群供电时,这些设施是否应被纳入关键基础设施保护体系?目前美国国土安全部对核电数据中心耦合体没有明确的网络安全监管框架。有学者建议参照半导体行业的外国投资审查机制,对涉及核能供电的数据中心项目进行国家利益评估,但这一提议遭到科技行业的强烈反对,认为会扼杀创新并损害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先优势。
佐治亚州的经验被频繁引用为政策协调成功的典范。该州沃格特勒核电站新建的3号和4号机组于2023年和2024年相继投运,成为美国30年来首次完成的新核电项目。尽管建设过程充满波折且最终成本超过预算一倍,但稳定的无碳电力使佐治亚州成为东南部数据中心投资的热点地区。与之对比,加利福尼亚州因电力供应紧张和高昂的能源成本,正在失去其在科技基础设施领域的传统优势。
长期前景与不确定性
核能能否真正成为人工智能时代的能源支柱,取决于三个关键变量的演变。首先是监管改革的速度和深度。核管理委员会在2024年启动了针对退役反应堆重启的监管框架制定工作,但完成立法程序可能需要数年时间。其次是小型模块化反应堆的技术成熟度验证。Kairos Power和X-energy的示范项目若能在2030年前按期投运并展示经济可行性,将开启产业化部署的窗口;反之若重蹈NuScale覆辙,这一路径的可信度将受到重创。第三是社会接受度的演变。三里岛的重启计划虽然获得宾夕法尼亚州政府支持,但仍面临环保组织和当地社区的法律挑战。
值得注意的是,核能并非人工智能能源困境的唯一解。部分数据中心运营商正在探索天然气发电配合碳捕集技术的方案,这种组合可在短期内实现规模化部署。可再生能源配合大规模储能系统的经济性也在快速改善,特斯拉宣布其Megapack储能系统已在德克萨斯州为数据中心提供削峰填谷服务。然而从基荷电源的角度看,核能仍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高容量因子、占地面积小、不受天气条件影响,且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低于任何化石燃料选项。
人工智能产业本身的能效改进也可能改变需求曲线。英伟达最新一代GPU的能效比较前代产品提升约40%,而专用人工智能芯片如谷歌的TPU和特斯拉的Dojo在特定任务上的能耗仅为通用GPU的十分之一。软件层面的优化同样潜力巨大——通过模型压缩、稀疏化训练和推理时的动态精度调整,可在保持性能的前提下将能耗降低50%以上。国际能源署在基准情景中假设,人工智能系统的能效将以每年15%的速度改善,这将显著减缓电力需求的增长速度。
从地缘政治视角看,核能与人工智能的耦合可能重塑全球技术竞争格局。中国在第三代核电技术和小型堆研发方面投入巨大,其华龙一号已实现批量建设,玲龙一号小型堆示范项目进展顺利。法国依托其成熟的核工业体系,正在推动欧洲数字主权战略中将核能作为关键要素。相比之下,美国核电产业链在经历数十年停滞后面临严重的人才断档和供应链萎缩,西屋电气的破产重组和通用电气退出新核电站建设业务都反映出产业基础的脆弱性。
能源问题最终将成为人工智能竞赛的决定性变量。当算力成为战略资源时,为算力提供动力的能源系统必然上升至国家安全层面。核能复兴的叙事虽然充满希望,但从政策制定到工程实施,从公众接受到商业模式验证,每个环节都充满不确定性。可以确定的是,未来十年将见证能源系统与数字基础设施前所未有的深度融合,而这一进程的成败将深刻影响全球经济和技术权力的再分配。
参考文献
谷歌与NextEra能源公司关于杜安·阿诺德核电站重启的协议信息来自新华社2024年10月27日报道及财新网相关分析,重启成本和时间表参考NextEra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的监管文件。微软与星座能源公司关于三里岛核电站的20年购电协议见华尔街日报2024年9月报道,帕利塞兹核电站重启项目的联邦贷款担保由美国能源部2024年3月公告。国际能源署关于数据中心能源消耗的预测数据来自其2024年发布的《能源与人工智能》报告,皮尤研究中心关于美国数据中心用电量的统计发表于2024年10月。小型模块化反应堆相关信息综合自Kairos Power、X-energy和TerraPower公司官方声明,Oklo公司商业模式分析参考其向美国核管理委员会提交的许可申请文件。高盛研究团队关于未来核电装机需求的预测引自其2024年能源转型研究报告。联邦能源监管委员会驳回亚马逊直购电力方案的案例详见该委员会2024年11月发布的裁决文件。沃格特勒核电站项目成本和投运时间根据佐治亚电力公司财务报告整理。
相关文章
来源:睿见Economy新浪科技讯 11月8日上午消息,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企业家论坛”在乌镇举办。蚂蚁集团CEO韩歆毅表示,AI时代企业...
2025-11-08 1
当谷歌在2024年10月宣布与美国最大可再生能源公司NextEra签署协议,计划投资超过16亿美元重启已关闭五年的爱荷华州杜安·阿诺德核电站时,这笔交...
2025-11-08 3
IT之家 11 月 8 日消息,科技媒体 Appleinsider 昨日(11 月 7 日)发布博文,在接受 Screen International...
2025-11-08 3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海康威视(002415)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一种解码、编码方法、装置及其设备”,专利申请号为CN2...
2025-11-08 3
您好:这款游戏是可以开挂的,软件加微信【添加图中微信】确实是有挂的,很多玩家在这款游戏中打牌都会发现很多用户的牌特别好,总是好牌,而且好像能看到其他人...
2025-11-08 15
持续拓展医疗人工智能的创新边界与应用深度。11月6日,第八届世界声博会暨2025科大讯飞全球1024开发者节发布会上,科大讯飞以《更懂你的AI》为主题...
2025-11-08 3
光刻机这玩意儿,在芯片行业里头就是老大,荷兰的ASML公司基本垄断了高端市场,尤其是那些极紫外线设备,没它不行。美国从好几年前就开始盯着这个,主要是想...
2025-11-08 3
世界拉链品牌排名? YKK,起源于1934年,是日本YKK集团旗下的拉链品牌,是全球 的拉链制造商,也是拉链行业的标准代表。riri,总部位于瑞士,被...
2025-11-08 157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