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雅江下游超大型水电站开建了,但“红旗河”却没戏了!

抖音热门 2025年07月20日 20:51 3 admin

2025年7月19日,将注定是我国水利史上一个重要的日子。这天我国央视等官媒都报道了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的消息,由于大家都对这一工程关心已久,所以这一消息也迅速引发广泛关注。

雅江下游超大型水电站开建了,但“红旗河”却没戏了!

一、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正式开工:国家级超级工程启幕

作为我国西南地区水资源开发的标志性项目,该工程的启动不仅标志着我国在高海拔、复杂地质条件下水电建设技术的又一次突破,更被视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优化能源结构的重要举措。

从公开信息来看,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的规模堪称“巨无霸”级别。据相关报道,其投资额高达1.2万亿元人民币,达到了三峡工程的6倍,而三峡工程作为我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水利枢纽之一,总投资约2000亿元。

雅江下游超大型水电站开建了,但“红旗河”却没戏了!

同时,该工程的体量也远超举世闻名的港珠澳大桥,相当于10个港珠澳大桥的工程规模——港珠澳大桥总投资约1269亿元,10倍规模意味着其在工程建设难度、涉及范围等方面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雅江下游超大型水电站开建了,但“红旗河”却没戏了!

放眼世界,也还没有哪个工程的投资额度堪与该工程相比。

在发电效益方面,此前不少专家认为,该工程的装机量和发电量都将达到三峡水电站的3倍。三峡水电站总装机容量为2250万千瓦,年发电量约1000亿千瓦时,若按3倍计算,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的装机容量有望突破6750万千瓦,年发电量可达3000亿千瓦时。这一数据一旦实现,将极大提升我国的清洁能源供应能力,对缓解能源紧张、推动“双碳”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雅江下游超大型水电站开建了,但“红旗河”却没戏了!

二、梯级开发模式:不建高坝的“特殊选择”

不过,通过已有的信息来看,雅江下游超大型水电站工程的开发模式可能和大家想象的模式存在较大差异。与三峡、白鹤滩等采用高大水坝拦水成库的水电站建造不同,该工程大概率并未规划建造类似的巨型大坝,而是采用了梯级开发模式,通过在山体中钻取引水通道,把水电站建在山体隧道的上方,以“截弯取直”的方式利用河道自然落差的水能发电。这样的开发模式基本不需要修建巨型水坝,较小规模的水坝也能胜任。

雅江下游超大型水电站开建了,但“红旗河”却没戏了!

这种开发模式的核心逻辑在于利用雅鲁藏布江下游河道陡峭的地势落差。雅鲁藏布江下游流经青藏高原东南部,河道蜿蜒曲折,在短短数百公里内落差可达数千米,天然具备发展水电的优越条件。“截弯取直”通过开凿隧洞将弯曲的河道“拉直”,让水流直接通过引水通道形成落差发电,既能减少对原始河道生态的干扰,又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工程建设的地质风险,所以也不失为一种简单易操作,建造速度也比较快捷的开发方式。

雅江下游超大型水电站开建了,但“红旗河”却没戏了!

但这种模式也存在明显局限:由于没有高大水坝抬升水位,水流的势能被大大削弱,能利用的水能自然不如预期。因此,尽管工程规划建设5座梯级水电站,但实际装机容量可能无法达到之前专家预估的6000-7000万千瓦,发电量也会相应降低,与“三峡3倍”的目标将会存在差距。

雅江下游超大型水电站开建了,但“红旗河”却没戏了!

之所以选择这种开发模式,个人认为最主要的原因应该是兼顾下游国家的关切,尤其是印度方面的态度。因为若建造特大型大坝,必然会形成巨大的水库,积蓄出较多的水量,这可能引发印度和孟加拉国等对下游防洪安全的担忧。

雅江下游超大型水电站开建了,但“红旗河”却没戏了!

而不建高坝、不形成大型水库,下游国家的反对也就失去了理由,看起来就能从根本上避免“水患威胁”的争议,可为工程的顺利推进创造更有利的国际环境。

雅江下游超大型水电站开建了,但“红旗河”却没戏了!

不过这只是我们的理解,下游的印度未必会理解我们善意的做法,为反对而反对很可能是其接下来的常规操作。

三、红旗河工程:从热议到渺茫的“解渴梦”

大家都知道这几年有一个叫做“红旗河工程”的待建项目十分引人关注。它与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一样曾被国人寄予厚望,而它之所以备受关注,源于其对我国水资源分布格局有着极大力度优化的作用。

红旗河工程的核心规划是从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引水,通过修建超长输水通道连通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长江、黄河五大水系,将水资源输送到我国缺水严重的陕北、内蒙古、京津冀北部以及新疆塔里木盆地等地区。

雅江下游超大型水电站开建了,但“红旗河”却没戏了!

据测算,该工程若能实施,每年可通过自然流水输送约600亿立方米的水资源,相当于为北方地区新增一条“人工黄河”,不仅能缓解农业灌溉、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水短缺问题,还能改善西北干旱地区的生态环境,堪称利国利民的国家级超大工程。

雅江下游超大型水电站开建了,但“红旗河”却没戏了!

值得注意的是,“红旗河”的源头引水点恰好位于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与此次开工的雅江下游超大型水电工程位置高度重合。因此,当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启动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认为这可能是红旗河工程的“前奏”,甚至猜测两者会形成“水电+输水”的协同效应。

雅江下游超大型水电站开建了,但“红旗河”却没戏了!

但现实却给了这种期待一记重击。根据红旗河工程的规划,其顺利实施的前提是在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建造一座高达100多米的水坝,通过抬高水位形成足够的水压和落差,才能将水“引向”北方。这个水位的设计高度是2550米,在大拐弯处最适合引水的地方,如果不建造巨型大坝,是难以抬升到这样的水位的。

雅江下游超大型水电站开建了,但“红旗河”却没戏了!

而此次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采用的“无高坝、梯级开发”模式,基本上已经是完全不具备这样的条件——没有高坝抬升水位,就无法形成足以支撑远距离输水的势能,而且如果没有在此地制造出大型水库,其源头也无法保证长期供水,那么红旗河工程的核心前提也将被彻底打破。

雅江下游超大型水电站开建了,但“红旗河”却没戏了!

四、水资源的“错位”与红旗河的命运

从水资源利用的角度来看,雅鲁藏布江的开发始终绕不开“资源分配”的话题。数据显示,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每年流向印度境内的水量平均达1654亿立方米,这一水量相当于三条黄河的年径流量(黄河年均径流量约580亿立方米)。而这些水资源大多流向了并不缺水的印度东北部和孟加拉国,在雨季甚至会引发洪涝灾害,造成资源的“错位浪费”。

雅江下游超大型水电站开建了,但“红旗河”却没戏了!

与之相对的是,我国西北和北方地区长期面临水资源短缺的困境。新疆塔里木盆地年降水量不足100毫米,陕北黄土高原、内蒙古草原等地区的水资源承载力也早已逼近极限,水资源短缺成为制约这些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关键瓶颈。若能将雅鲁藏布江的部分水资源通过红旗河工程引至北方,无疑将实现“物尽其用”,带来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雅江下游超大型水电站开建了,但“红旗河”却没戏了!

然而,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的开发模式,间接传递出我国暂时没有启动红旗河工程的信号。不建高坝意味着放弃了大规模调水的可能性,而从工程规划来看,其核心目标聚焦于水电开发,而非水资源跨区域调配。

雅江下游超大型水电站开建了,但“红旗河”却没戏了!

因此,尽管红旗河工程曾被热议数年,被无数人视为解决北方缺水问题的“终极方案”,但从目前的现实来看,这一工程的实施前景已变得十分渺茫。

而且必须要认清的是,如果在调水的过程中调取的水资源不用来发电的话,那么调水与发电在本质上就是矛盾的,因为如果把雅鲁藏布江的水资源调走一部分,那么这部分水资源就不能用来发电了。所以这实际上也是一个“鱼与熊掌,不能兼得”的事情。

不管怎样,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的开工,无疑都是我国水利建设史上的又一里程碑,其在能源开发、区域发展等方面的意义不容忽视。但与此同时,红旗河工程的“搁浅”也让许多人感到遗憾。这背后既有技术、经济等现实因素的考量,也涉及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生态保护议题。

雅江下游超大型水电站开建了,但“红旗河”却没戏了!

或许,在水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平衡中,我国正选择一条更为稳妥、务实的路径,而红旗河工程的“没戏”,也可能只是现阶段的选择——未来是否会因国情变化而重启,仍是一个值得期待的未知数。

消息来源:央视新闻7月19日报道《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正式开工》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