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I科技文章正文

荷兰抢夺中资芯片厂,美国黑手藏不住了!

AI科技 2025年10月17日 16:31 0 admin


荷兰抢夺中资芯片厂,美国黑手藏不住了!

一纸冻结令,不仅冰封了中企147亿资产,更折射出全球半导体博弈的凛冽寒冬。


荷兰经济事务与气候政策部的一纸命令,让中国闻泰科技旗下安世半导体价值147亿元的资产瞬间冻结。这套组合拳不仅剥夺了中方股东的控制权,更将国际经贸中的强权政治暴露无遗。


荷兰政府宣布采取这一措施是为了防止安世半导体的芯片专业技术流向中国。然而,这家中资企业已被合法收购六年,一直遵守所有当地法律。


这场看似突然的接管行动,与美国出台新“穿透规则”在时间上紧密衔接,不禁让人质疑:究竟是真的国家安全担忧,还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跨国合谋?


---


法律包装下的精准打击


荷兰政府的行动展示了如何通过法律手段完成一次“合法”的企业夺产。


行政命令上,荷兰经济事务与气候政策部下达部长令,要求安世半导体及其全球关联主体在一年内不得对资产和公司架构进行调整。


司法配合上,部长令发布次日,三位外籍高管便联合向法院提起紧急请求。


随后,法庭任命拥有“决定性投票权”的独立外籍董事接管决策权,并将股权强制托管给第三方。


通过这套行政、司法与内部策应的完美配合,荷兰政府成功地架空了中国股东的控制权。


美国阴影下的博弈


这场看似是中荷之间的商业纠纷,背后却清晰可见美国的影子。


中方商务部发言人何咏前指出,荷兰法院公开文件显示,荷、美双方曾就“穿透规则”进行过沟通协调。美方向荷方明确提出更换安世半导体中方首席执行官及“调整治理结构”等要求。


美国的“穿透规则”是其构建对华技术封锁网络的重要工具。去年底,美国商务部已将闻泰科技列入实体清单。而今年推出的 “50%规则” 更将制裁范围扩大至控股子公司。


荷兰的决策困境在此显露无遗。阿斯麦公司去年相当一部分收入来自中国市场,这种深度经济依赖与美国政治施压形成尖锐矛盾。


商业价值与战略地位


安世半导体并非普通企业。源自飞利浦半导体部门的它,历经恩智浦时代的淬炼,已成为全球分立器件、逻辑器件与功率MOSFET领域的重要企业。


对闻泰科技而言,安世半导体已非简单的子公司,而是战略转型的核心支柱。


这家扎根荷兰奈梅亨的企业,通过中资注入的活力,近五年为当地贡献了可观的税款,成为荷兰高科技产业的重要雇主。


双重标准的自由贸易


荷兰政府此次行动的一个关键论点是“防止安世半导体的芯片专业技术流向中国”。


然而,当商业规则遭遇政治操控,法律程序沦为战略工具,西方自由贸易体系的另一面也被展现出来。


安世半导体发言人称,公司一直遵守所有现行法律法规。闻泰科技则直指荷兰政府的举措是 “基于地缘政治偏见的过度干预” 。


荷兰政府此举开创了一个危险的先例——即便中资企业已持有安世半导体股权多年,仍可能因地缘政治变化被剥夺控制权。


中欧技术博弈的新战场


安世半导体事件并非孤立存在,它只是中欧技术博弈的一个缩影。


就在安世事件发酵的同时,欧盟被曝正在考虑强制要求在当地运营的中国企业向欧洲公司转让技术。据披露,欧盟上述措施将适用于寻求进入汽车和电池等关键数字和制造业市场的企业。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对此明确表明了三个“反对”的立场:“反对违反世贸组织规则强制技术转让,反对干预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反对以提升竞争力为名采取保护主义歧视性做法。”。


有分析认为,欧盟在绿色和数字经济等领域落后于中国,试图通过强制性手段补齐短板。


资源与技术的博弈闭环


在荷兰冻结中资资产的几乎同一时间,中国也打出了自己的战略牌——稀土出口管制。


中国近期实施的稀土出口管制政策明确,含中国原产稀土成分占比达到一定比例的物项均需许可。而荷兰阿斯麦的光刻机核心部件恰恰高度依赖中国稀土。


数据显示,该管制已导致阿斯麦部分设备交付延迟,全球芯片制造商面临成本上升压力。


这种时间巧合构建起 “资源管制 vs 技术封锁” 的博弈闭环。


---


半导体产业曾是全球化的典范,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等环节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高度专业化的分工体系。然而,今天的地缘政治因素正推动供应链从“全球化”向“区域化”甚至“阵营化”演变。


这场博弈终将让各方认识到,将科技产业工具化的霸权逻辑,最终只会导致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创新活力受损。当企业需要为政治博弈买单,当技术合作让位于阵营对立,全球半导体产业的进步将不可避免地减速。


欢迎读者讨论


· 自由贸易原则:荷兰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冻结中资企业资产,这是真正的安全担忧还是贸易保护主义?

· 技术合作界限:在国际竞争中,如何平衡技术保护与技术合作?欧盟强制技术转让政策真的能扭转其在电动车领域的落后局面吗?

· 中国企业出海:面对海外投资风险,中国企业该如何调整出海策略?安世半导体事件对未来中欧经贸关系会产生哪些深远影响?

· 全球产业链:西方的封锁措施,长期来看是会阻碍中国科技进步,还是反而会加速中国的技术自主?

· 普通人的角色:技术领域的博弈和“脱钩”趋势,对我们普通消费者会有何影响?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