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新闻文章正文

慧博董事长何佳川:制造及物流业是机器人应用主战场 垂类场景“小而美”公司潜力巨大

今日新闻 2025年10月15日 23:35 0 aa

慧博董事长何佳川:制造及物流业是机器人应用主战场 垂类场景“小而美”公司潜力巨大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张骄)在当前智能化浪潮下,今年机器人产业,特别是人形机器人领域取得了爆发式发展。为何机器人产业能迎来如此突破?哪些细分赛道最具潜力?

近日,慧博调研资讯董事长何佳川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看好机器人产业核心零部件、垂直场景解决方案和AI数据服务等三个细分领域。

“制造业和物流业仍是机器人应用的主战场。”何佳川进一步强调。他认为,在仓储物流、工厂焊接、无人配送等具有高频、真实数据的场景中,机器人公司能快速开发并迭代垂类AI模型,形成核心竞争力。在仓储物流中,智能分拣、无人搬运、高位库存管理等应用已经成熟,如无人机智能仓储系统解决高位货架管理难题,物流无人车在末端配送中的应用也在快速增长。

在工业制造领域,何佳川表示,汽车零部件生产、精密装配、质量检测等高精度环节需求旺盛。这些场景结构化和需求明确,机器人能够带来效率提升和成本下降。

何佳川称,其看好那些具有明确应用场景的“小而美”公司,认为这类企业通常具有技术专注度高、市场反应速度快等特点,容易在细分赛道形成领先优势。“相比之下,那些缺乏真实数据支撑的远期场景,其模型训练进程会缓慢得多。”

AI大模型的突破是引发本轮机器人产业质变的核心。在他看来,其主要解决机器人智能化的三大瓶颈:多模态感知、自主决策和跨场景迁移能力。“AI出现前,机器人是执行预设程序的工具。如今,它们能通过对话理解人类意图,从一个工具变为一个可以协作的‘机器人工作者’。”他进一步阐释,AI赋予了机器人“大脑”(感知决策)和“小脑”(运动控制)更强的智能。特别是在工业领域,AI视觉识别、力控操作等技术的成熟,让机器人在装配、检测等复杂任务中表现出色。

“AI垂类大模型在机器人领域的应用正在加速。那些能够自主研发行业专用模型的‘小巨人’企业,更理解垂直场景的痛点,能开发出更高效的解决方案。”何佳川研判,未来2-3年,随着应用数据的积累,机器人的智能化将实现“几何式”的迭代进化。

谈及机器人的“心脏”——动力系统,何佳川较为看好固态电池的前景。他介绍道,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是传统电池的3-5倍,能有效解决机器人续航短、充电慢的痛点。“现有人形机器人可能工作十几分钟就需充电,而固态电池能将其工作时长提升数倍,并实现快速充电。这将是推动机器人实现规模化应用的最后一块关键拼图。”

不过目前固态电池成本高昂,但何佳川预计该问题将在未来几年随技术成熟而得到解决,并率先在人形机器人、物流叉车等领域重塑动力产业链格局。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