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I科技文章正文

首位90后科学探索奖得主王光宇:做研究要选择看似无人问津的领域

AI科技 2025年09月22日 01:45 0 admin
首位90后科学探索奖得主王光宇:做研究要选择看似无人问津的领域首位90后科学探索奖得主王光宇:做研究要选择看似无人问津的领域首位90后科学探索奖得主王光宇:做研究要选择看似无人问津的领域

“开展科学研究时,一定要选择看似无人问津的领域。面对不确定性和挑战时,一定要保持初心。”在今天举行的2025年浦江创新论坛主论坛现场,首位90后科学探索奖得主,北京邮电大学网络与交换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助理、信息智能与数字健康研究所所长王光宇,作为青年特别讲席的演讲者,带来其团队的最新成果,也分享了科研过程中的感悟。以下为部分实录:

首位90后科学探索奖得主王光宇:做研究要选择看似无人问津的领域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与交换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助理、信息智能与数字健康研究所所长王光宇在浦江创新论坛演讲(袁婧/摄)

我们可以看到,生物医学和生命科学的发展,实际上都是伴随着研究方法、技术的革新,比如说X光成像技术、测序技术的发展。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在传统的医学研究中,面临着从研发到转化的一系列瓶颈。以肿瘤研发为例,一款创新药的研发,实际上研究链条非常复杂。这也促使我们去思考是否可以通过一些新的信息智能的手段,加速我们对生命系统和疾病机理的系统解码。

近年来,我和我的实验室一直围绕着数字生命解码这个领域,开展了一些交叉研究。解码,实际上源自信息科学领域,是指如何把信号从编码状态还原成有意义的信息。

在生命科学领域,我们希望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或一些计算手段,把传统医学研究中观测统计到的生命信息,能够整合起来,支撑我们去做更好的可表征、可预测和可调控的科学智能工具。

围绕这个领域,我和我的团队近年来在做一些初步的探索和实践,接下来进行简要介绍。

在数字生命建模基座方面 ,我们研发了生物医学大语言模型MedFound,拥有1760亿参数。模型开放发布以来,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也在Nature Medicine进行了发表。

我们还提出了知识规则引导的偏好对齐统一框架,支撑医疗多场景可靠推理能力。

在疾病机制解码方面,我们提出了通用的蛋白质交互分析与推理框架Unibind,将蛋白质建模为多尺度图结构,并结合双路径神经网络提取交互过程中的几何与能量特征,实现免疫逃逸、病毒进化等多任务的高精度预测。

此外,我们提出了序列-三维结构驱动的蛋白质-RNA预测框架CoPRA,为解析复杂疾病机制中的RNA调控网络提供了有效工具。

在临床认知工具层面,我们研发了一个多中心可泛化的疾病早筛和动态评估工具。通过工具,面向常见的慢性疾病,我们进行智能分析,可以挖掘一些慢病的风险标志物,及早进行风险评估。

我们还提出了给予患者模型的强化学习新框架,通过隐状态约束并引入专家决策知识,解码个体健康状态与演化诡计,作为慢病患者的个性化治疗与智能管理工具。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提出了非常多的性能优异的算法。我们的训练模型,全球下载量已经超过了300万次,希望借此推动人工智能的生态开源和国际研究合作。

最后,作为交叉学科领域研究的从业者,我想给大家分享普利策得主Edward O. Wilson在一封信里提到的一句话:我们在做研究的时候,一定要选择一些无人看似无人问津的领域,秉持着毅力和勇气,在整个科学探索中肯定会遇到很多的不确定性和挑战,但是我们要保持初心,坚持去做以重大问题驱动的研究,才有可能去发现、去体验科学发现的快乐。

未来,我们希望,通过我们团队的不断深入研究,能够真正构建面向数字生命解码的科学智能工具,能够围绕人类的重大疾病,例如肿瘤等,实现从机制认知到诊疗智能化的新路径,经过我们一代代年轻人的努力,能够共筑人类生命和健康的共同体。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