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新闻文章正文

当我问AI,如果你变成人类会不会生孩子…

今日新闻 2025年09月20日 08:16 0 admin

DeepSeek给了这么一篇回答:


当我问AI,如果你变成人类会不会生孩子…

当我问AI,如果你变成人类会不会生孩子…

当我问AI,如果你变成人类会不会生孩子…


我不确定是否每个人去问DeepSeek都会是类似的答案,你们可以试试~


假设AI是许多人类思想观念的大集合,那这个回答应该也不算小众。


先别急着反驳,透过AI给的这组逻辑,其实可以窥见很多现代人的困惑,而关于生育与否或者结婚率很低这事,我们也不能单纯地归结为什么男权女权、性别对立,以此做结论的人是非常草率且肤浅的。


也是到了近现代,人们才突然开始思考活着的意义,而一旦开始思考这件事,虚无、存在感、生死等等许多足以让人跌入深渊的议题都会接踵而至。


“纵然生命有璀璨的欢愉与爱,但纵观全局,人类的痛苦是系统性的,生理上的疾病衰老,心理上的失落孤独,社会结构的异化压迫。”


不知道AI是从哪儿搜罗来的观点,但这句话充满了凝视人类的悲观,让人久久难以忘怀。


当我问AI,如果你变成人类会不会生孩子…


我突然好奇古人是怎么看到婚育这件事的,因为在印象里,离现代越远,人们越有生殖崇拜。也只有到了现代,不婚不育才开始被作为一个话题讨论。


大概搜索了一下。


在传统文化中,以主流儒家思想为例,“不婚不育”不仅是个人的不幸,更被视为一种对家庭、社会甚至国家的罪过。与当今个人主义思潮下的选择不同,古人对“不婚不育”的观点几乎是一边倒的否定和批判。


古代社会是典型的农耕宗法社会,在缺乏足够社会保障体系的社会,“养儿防老”即是真理,有儿子意味着有劳动力,劳动力在农耕社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历朝历代都不乏推出相关强制措施的皇帝。例如,汉惠帝时期曾下令,“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即对适龄不嫁的女子征收五倍的人头税,这是一种赤裸裸的经济惩罚。统治者通过这种方式将国家的人口需求,强制转化为每个家庭必须承担的责任。


一个不婚不育的人,在古代社会几乎是“边缘者”的存在。


那古时候有没有人可以既不婚不育,又显得不那么边缘呢?答案是“出家”,出家为僧、为尼,或成为道士、道姑。这是最被社会所“接受”的不婚不育形式,脱离了世俗伦常体系,其“香火”以另一种形式延续。


因此,古代的“不婚不育”者要么需要找到一个更崇高的理由(如宗教信仰)来对抗主流价值观,要么就只能作为社会结构的失败品和边缘人,终生面临社会主流的精神压迫。


当我问AI,如果你变成人类会不会生孩子…


我们生长在现代社会的人,偶尔会有一种错觉,总觉得古代的一切都离我们很远了,实际上对于中国人来说,好日子也才几十年而已。


封建社会残存的无数观念仍然根植于很多人的内心,甚至永远也不会消失。不少年轻人觉得自己要对抗家长的“封建残余”已经耗尽心血,结果还被告知,现代的社会结构还充满着更无形的倾轧,于是索性选择了躺平。


只是躺着躺着也会发现,这也是一件奢侈的事。


这是一个即便你要随大流去生活也需得费尽全力的时代。前一阵和一个事业还算有成的大哥聊天,他说如果年轻的时候不知道做何选择,也没有明确的热忱和目标,那就去走那条大多数人走的路,也即余华所谓“不要走圣经里说的窄门”。


对此观点,我持保留看法,因为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即便事关繁衍。


本文不欲讨论年轻人该不该结婚生孩子,也不建议对别人的生殖细胞生殖器官有太强占有欲,动辄指指点点,指教对错。只是在看到AI的答案后,共鸣了一些普遍存在的悲观情绪,而这种不断蔓延的悲观,正在扩大。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