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印度做生意有多难?小米48亿被冻,福特退场,避坑指南在此!

十大品牌 2025年09月21日 05:02 0 aa

前两年小米在印度那事儿,估计不少做外贸的朋友都有印象,48亿资产说冻就冻,理由是“涉嫌避税”。

本来小米觉得自己按规矩给高通付专利费,没半点问题,结果印度税务部门翻起旧账,直接把钱扣了。

说实话,这事儿换谁都得懵,你以为的合法经营,在印度可能隔天就变了说法。

印度做生意有多难?小米48亿被冻,福特退场,避坑指南在此!

不光小米,沃达丰早年间也在印度栽过一模一样的跟头。

2015年的时候,就因为十年前的一笔收购,印度政府突然要求它补200亿卢比税款。

沃达丰不服气啊,一路告到国际仲裁庭,最后还赢了官司,结果印度政府一句“国家主权高于一切”,直接不认这个判决。

你说这找谁说理去?本来想靠法律维权,结果人家根本不按常理出牌。

印度做生意有多难?小米48亿被冻,福特退场,避坑指南在此!

坑1:法律说变就变,追溯征税能让“合规变违法”

印度的税法体系是真复杂,中央收一层,邦里收一层,地方还得再来一层。

最让人头疼的是那个《所得税法》第9条,直接给了政府追溯征税的权力,今天你这么做合规,明天政策一改,你几年前的交易就可能成了“违法”。

我见过不少外企,明明请了顶级律师把合规流程走得明明白白,最后还是莫名其妙成了“欠税大户”。

这哪儿是做生意,简直是在走钢丝,不知道哪步就踩空了。

印度做生意有多难?小米48亿被冻,福特退场,避坑指南在此!

而且这种“事后补刀”的事儿还不是个例,诺基亚、IBM、沃尔玛这些大公司,都被印度政府翻过5到10年前的旧账,要求补缴巨额税款。

你说企业哪能预料到好几年后的政策变化?本来想安安稳稳做买卖,结果倒成了“背锅侠”,这换谁都得犯怵。

法律坑够头疼了吧?更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是印度的政策,变起来比翻书还快。

亚马逊前几年花65亿美金收购FutureRetail,本来以为能借这事儿打开印度零售市场,结果两年后印度最高法院直接判交易无效。

印度做生意有多难?小米48亿被冻,福特退场,避坑指南在此!

为啥?就因为政府突然出新规,不让电商平台卖关联企业的东西。

亚马逊估计都懵了,钱花出去了,事儿黄了,这损失找谁补去?

政策像过山车,中央地方打架外企遭殃

2016年莫迪突然宣布废除大额纸币,说是要打击黑钱,结果全国现金流直接瘫痪。

沃尔玛印度的门店门口,老百姓排着老长的队抢货,手里攥着仅剩的小额纸币,店员后来回忆说“跟世界末日似的”。

印度做生意有多难?小米48亿被冻,福特退场,避坑指南在此!

还有2021年那回,中央和地方因为农业改革法吵得不可开交,最后法干脆废了,沃尔玛的农产品供应链一夜之间就崩了。

你想啊,企业本来把后续规划得好好的,结果政策一变动,之前的投入全白搭,这谁扛得住?

为啥印度政策这么“魔幻”?主要是它有29个邦,每个邦都有独立立法权,中央和地方常年“打架”。

今天中央说“欢迎外资来”,明天地方政府可能就跳出来搞事情。

一到选举的时候,政策更是说翻就翻,外资企业往往成了各党派博弈的“牺牲品”。

老实讲,这种不稳定的环境,就算企业想长期做下去,也得捏把汗。

印度做生意有多难?小米48亿被冻,福特退场,避坑指南在此!

除了法律和政策,供应链和文化也能让外企栽大跟头。

福特在印度砸了200亿卢比,撑了25年还是撤了,不是卖得不好,是被“本土化”要求逼得没办法,政府要求30%零件必须本土采购,可印度本土的供应商没几家,质量还特别差,工厂还老停电,物流成本比中国高不少。

福特估计心里想“这活儿没法干了”,干脆收拾收拾走人。

印度做生意有多难?小米48亿被冻,福特退场,避坑指南在此!

还有联合利华,2008年带着“Fair&Lovely”美白霜进印度,本来以为能卖爆,结果老百姓一边买得断货,一边把广告骂到下架,说它“暗示黑皮肤见不得光”,搞种族歧视。

联合利华一开始还懵,“市场调研明明说大家爱美白啊”,后来才明白过来,印度人想变美,但不想被说“黑是原罪”。

无奈之下,只能把名字改成“Glow&Lovely”,这才把事儿压下去。

印度做生意有多难?小米48亿被冻,福特退场,避坑指南在此!

当然了,也不是所有外企在印度都活不下去。

三星就做得挺明白,它没一上来就猛冲,而是先从半散件组装手机开始,慢慢提升本土生产比例,还跟着印度政府的PLI政策拿补贴。

现在倒好,印度市场贡献了三星集团12%的营收,份额还稳居第一。

说实话,三星这招“慢慢来”是真聪明,避开了不少一开始就会踩的坑。

印度做生意有多难?小米48亿被冻,福特退场,避坑指南在此!

7-11也挺会玩,它知道印度对外资零售有限制,就不硬来,跟本土企业合作搞特许经营,还特意留30%的货架给本土手工艺品,既满足了政府的要求,又讨了当地消费者的喜欢。

而且它专挑古吉拉特邦这种外资特区开店,能享5年免税优惠,最后单店销售额比本土品牌还高。

不得不说,7-11这波“入乡随俗”玩得是真溜。

印度做生意有多难?小米48亿被冻,福特退场,避坑指南在此!

那想在印度做生意,到底该咋避坑呢?首先得把法律防火墙建好,别光找国际律所,印度本土的大所也得请,合同里必须加上国际仲裁优先的条款。

我认识个做电子生意的老板,就因为合同里加了这一条,后来跟印度政府有纠纷,好歹通过仲裁少赔了不少钱。

要是没这条款,估计得亏得更多。

印度做生意有多难?小米48亿被冻,福特退场,避坑指南在此!

然后别只跟中央政府打交道,地方政府也得搞定。

最好把项目拆成中央和地方两套备案体系,比如在中央申报产业补贴,在地方申请土地优惠,这样就算其中一方政策变了,项目也不至于全黄。

之前有个做汽车配件的朋友,就是这么操作的,后来地方政策调整,他靠中央的备案还能继续生产,没受太大影响。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