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没按美国的剧本走?比尔盖茨预言或成真:中国不要美国芯片了

景点排名 2025年07月24日 07:30 0 aa

几年前,比尔·盖茨在一次采访中扔下了一句话:“不卖芯片给中国,只会让中国更快自己造。”这话听起来有点像随口一说,但放到现在看,还真有点先见之明的味道。

2020年,美国开始对中国搞芯片封锁,想掐住中国高科技的脖子。可几年过去,中国不仅没被掐死,反而在芯片这条路上越走越稳,甚至有点要甩开美国芯片的意思。盖茨的预言好像真要应验了,中国正在靠自己的力量,把芯片这块硬骨头啃下来。

没按美国的剧本走?比尔盖茨预言或成真:中国不要美国芯片了

美国芯片封锁的背景

美国为什么要对中国下手,搞芯片封锁?说白了,就是怕中国崛起太快,威胁到它的老大哥地位。这些年,中国在科技领域,尤其是在5G、人工智能这些前沿地带,发展势头太猛,美国有点坐不住了。

芯片又是高科技的核心,控制了芯片就等于掐住了命脉。所以,美国下定决心,要通过封锁来拖慢中国的步伐。

没按美国的剧本走?比尔盖茨预言或成真:中国不要美国芯片了

具体怎么封锁的呢?主要有这么几招:

第一,出口管制。美国商务部把华为、中兴这些中国大厂拉进“实体清单”,不让美国公司卖芯片和技术给它们,连带着还限制其他国家的企业用美国技术给中国供货。

第二,技术封锁。高端芯片制造离不开光刻机这种尖端设备,美国就卡住这些设备的出口,尤其是荷兰ASML公司的高端EUV光刻机,基本不让流到中国手里。

第三,供应链调整。美国还鼓动自己的企业把生产线搬回本土,或者挪到日本、越南这些地方,尽量减少对中国市场的依赖。

这几招一出,确实让中国的高科技企业吃了不少苦头。华为的手机业务一下子就蔫了,芯片断供后,连高端机都造不出来,只能靠存货撑着。可美国没想到的是,这么一压,反而把中国的斗志给逼出来了。

没按美国的剧本走?比尔盖茨预言或成真:中国不要美国芯片了

中国芯片产业的崛起

面对美国的封锁,中国没坐以待毙,而是憋着一口气开始自力更生。政府、企业齐上阵,硬生生在芯片这块硬地上趟出了一条路。

中国政府早就看出芯片的重要性,把它当成国家战略来抓。2015年搞了个“中国制造2025”,明确说要发展自己的芯片产业。后来又出了“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直接把目标定得清清楚楚。

钱也没少投,国家成立了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第一期就融了1387亿元,第二期又加码到2000多亿元。这些钱撒下去,带动了一堆企业和社会资本跟着干,芯片研发和生产的劲头一下子就起来了。

没按美国的剧本走?比尔盖茨预言或成真:中国不要美国芯片了

没芯片用,那就自己造。中国企业硬着头皮上,技术上还真搞出了不少名堂。比如中芯国际,国内最大的芯片代工厂,已经能稳定量产28纳米芯片,还在14纳米和7纳米上迈开了步子。虽然跟台积电、三星这些顶尖玩家比还有差距,但进步速度真不慢。

华为的海思也没闲着,推出了麒麟系列芯片,尤其是麒麟9000S,虽然受制裁影响没法大规模生产,但技术水平已经逼近7纳米,证明了中国设计芯片的本事。

还有一些小众领域,中国也开始崭露头角。比如存储芯片,长江存储的3D NAND闪存技术已经能做到128层,跟国际大厂的水平差不多。紫东微电在GPU上也有突破,慢慢在补齐短板。

没按美国的剧本走?比尔盖茨预言或成真:中国不要美国芯片了

光会造芯片还不行,得把上下游都串起来。中国这几年就是在干这个事,从设计到制造,再到封装测试,尽量让自己手里攥着全套本事。

紫光集团是个典型,收购了展讯、锐迪科,又跟国内企业合作,搞出了从存储到处理器的全套方案。中芯国际也在扩产能,建新厂,拉动整个产业链往前走。

政府还推了个“国产替代”计划,鼓励企业用国货。手机厂商、服务器厂商开始试着用国产芯片,虽然一开始性能差点,但用着用着就发现,其实也不赖,慢慢就接受了。

封锁归封锁,中国也没把自己完全锁起来。相反,还在全球找机会。中芯国际跟欧洲、日本的设备商保持联系,确保生产线不缺关键部件。

华为虽然被美国卡脖子,但在欧洲、东南亚这些市场还是有不少伙伴愿意合作。中国芯片的出口也在涨,2023年出口额破了1万亿人民币,说明国际市场也开始认中国货了。

没按美国的剧本走?比尔盖茨预言或成真:中国不要美国芯片了

比尔·盖茨预言的验证

盖茨当年那句话,现在回头看,真有点神了。中国没按美国的剧本走,反而在封锁下越干越有劲,芯片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越来越不像个被动的挨打者。

2023年,中国集成电路产量涨了快30%,达到3500多亿块,出口额也首破1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0%多。这说明啥?中国芯片不仅够自己用,还能卖到国外去,市场竞争力上来了。

没按美国的剧本走?比尔盖茨预言或成真:中国不要美国芯片了

技术上,中国也在追赶。中芯国际的N+1工艺,据说性能已经接近8纳米,虽然跟台积电的3纳米还有距离,但至少在很多领域已经够用了。

华为的麒麟9000S一亮相,7纳米工艺直接让业内刮目相看。存储芯片、电源管理芯片这些领域,中国也开始站稳脚跟,技术不再是硬伤。

全球芯片市场,中国的话语权也在变重。IC Insights预测,到2026年,中国大陆的晶圆产能会占全球22%以上,超过美国和台湾,成第一大产能区。这可不是吹出来的,是真金白银砸出来的结果。

资本市场从来不瞎捧人。中国芯片企业这几年股价涨得飞起,像北方华创、中微公司这些设备厂商,市值翻了好几倍。投资者用钱投票,说明对中国芯片的未来有信心。

没按美国的剧本走?比尔盖茨预言或成真:中国不要美国芯片了

成绩是有了,但中国芯片产业还远没到高枕无忧的时候。未来要想更进一步,还得啃下几块硬骨头。

现在中国在14纳米以下的制程上还卡着,尤其是7纳米、5纳米这些高端工艺,得靠进口光刻机。可美国卡着ASML不放,EUV光刻机一台都到不了中国手里。未来得自己想办法,要么突破设备技术,要么另辟蹊径,把现有工艺用出花来。

芯片这行,人才就是命根子。中国虽然有不少高校在培养相关人才,但顶尖的专家还是少。得花大力气把人留住,再从国外挖点牛人回来,才能跟国际大厂掰手腕。

全球化是大势,中国芯片得继续跟世界接轨,吸收先进经验。但美国肯定不会松手,封锁可能会更狠。怎么在夹缝里找到平衡,既合作又竞争,是个大课题。

中国芯片产业链还有短板,比如设计工具EDA,全世界就三巨头——Synopsys、Cadence、Mentor,全是美国公司,中国只能用,人家一断供就麻烦。还有高端封装、测试设备,也得靠进口。未来得把这些窟窿补上,才能真做到自主可控。

没按美国的剧本走?比尔盖茨预言或成真:中国不要美国芯片了

美国想用芯片封锁把中国摁住,可中国偏偏没按它的剧本走。比尔·盖茨那句预言,现在看还真不是随便说说。中国芯片产业在压力下硬是挺了过来,还越干越好。

这条路不好走,但中国靠着韧性和拼劲,愣是趟出了一条自己的道。至少现在,中国离“不要美国芯片”这个目标,已经不远了。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