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快讯文章正文

当好“智囊团” 院士专家走进六盘水传播科技力量

今日快讯 2025年09月17日 15:44 0 aa

9月11日至14日,由贵州省科协主办的“院士专家援黔行——富矿精开系列活动六盘水行”开展。活动发挥科普的价值引领作用,围绕科技支撑煤化工产业转型发展,分享新技术、提出新思路,助推六盘水市将资源优势更好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

当好“智囊团” 院士专家走进六盘水传播科技力量

高质量科普筑牢科技创新根基。院士专家带来的一场场科普盛宴,让六盘水中小学师生了解科学前沿,激发创新热情。

“同学们,恐龙、花儿和细菌会与人类是远亲吗?”

“恐龙的羽毛和飞行能力是不是进化出来的?”

“现在的鸟儿是不是恐龙或者是恐龙后代?”

当好“智囊团” 院士专家走进六盘水传播科技力量

在水城区第一实验中学,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所古生物专家徐星开展科普讲座,与同学们交流中国恐龙研究对世界的贡献、进化与演化的区别、怎样开展野外考察等话题,引起同学们对古生物的兴趣。

还有来自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动物研究所和首都师范大学等科研院校的多位专家,走进水城区第二小学、六枝特区第七中学等学校,交流生命起源、探索洞穴奥秘、重视心理健康等内容,在青少年心中种下科学种子,激发他们追寻科学梦想。

高端智力资源为地方产业发展提供高水平科技支撑。六盘水煤化工以煤焦化为主攻方向,推动煤焦油、粗苯、焦炉煤气等副产资源精深加工取得显著成效。专家组指导进一步把煤炭“吃干榨净”,推动实现“富矿精开”。

当好“智囊团” 院士专家走进六盘水传播科技力量

四天时间里,专家组与政府部门、产业园区管委会、企业代表进行座谈,开展主题报告,调研贵州盘江电投天能焦化有限公司、贵州能源水城煤电化一体化有限公司的煤-电-焦-气-化循环经济项目,在副产品开发、产业技术攻关、安全生产、创新平台建设等方面建真言、献良策。

“煤炭开采的伴生物煤矸石体量大,可运用新工艺,开发建材、土壤、医用等新用途,生产高附加值产品,变废为宝成新材料。”中国科学院山西煤化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邓蜀平说。

当好“智囊团” 院士专家走进六盘水传播科技力量

邓蜀平继续建议,要加强产业前瞻布局。建设煤炭供电中心,全力保障煤化工生产供电稳定可靠;将焦炉煤气转化为氢气,不仅要发展氢能重卡,还可以考虑发展氢冶金和氢基化工产业,助推煤化工产业延链、强链。

推进煤化工绿色发展是企业的共性技术需求,专家现场提出解决方案,助力摆脱传统高污染、高能耗发展模式。

炼焦产生的大量有机高盐废水能不能无害化、低成本处理?郑州大学教授、炼焦煤绿色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韩一帆取得的创新技术解决这一难题,他向企业面对面介绍应用成效。

当好“智囊团” 院士专家走进六盘水传播科技力量

韩一帆团队集成高级氧化反应技术,运用固体类芬顿催化剂,实现高效降解与盐分共生的有机污染物。安徽昊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使用这一技术后,提升3倍降解处理效率,比以前节省电力50%,每年节省处理成本2000万元,让危废变成固废,污染物接近零排放。

“煤化工开发中废液带有稀有贵金属,以往作为垃圾丢弃处理。”韩一帆介绍,团队研发RMS-5新设备,能分离提取废液中的金、铜、钛等稀有贵金属,帮助煤企“榨干”废液价值。江西的冶炼化工企业已应用了此设备。

当好“智囊团” 院士专家走进六盘水传播科技力量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吕兴梅、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河南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潘攀等专家,围绕人工智能改造煤化工产业链、搭建产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话题进行深入探讨,为产业智能化、高端化发展方向提供了重要参考。

此次院士专家援黔行深入了解六盘水煤化工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针对企业集中反映的迫切技术需求,提供了方向性指导和解决方法。

“专家们研发的新技术让我们对煤化工精深开发利用更有信心了!”贵州美锦华宇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朱勋说,开发新用途、绿色处理危废等新技术科技含量高,为公司绿色转型提供借鉴。

当好“智囊团” 院士专家走进六盘水传播科技力量

活动的开展助推“富矿精开”战略实施,落实了“院士专家援黔行”升级版提出的解决2个左右战略问题、N个关键问题其中的战略问题任务之一,为煤化工企业和院士专家之间搭建桥梁。下一步贵州省各相关部门将研究落实院士专家提出的意见建议,力争推动新技术普及、项目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落地转化。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邹林

编辑 段超木

二审 邹林

三审 曾帅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