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I科技文章正文

打破60年垄断!中国航空发动机重大突破,关键材料100%国产化

AI科技 2025年08月12日 08:07 0 admin

一根灰扑扑的纤维棒,让美国研究人员双手发抖!

近日,光明网报道称,工业领域的“黑黄金”碳化硅纤维成功突破技术瓶颈,并通过专家组验收,意味着西方国家对中国长达60年的技术封锁,被彻底打破。

碳化硅纤维是一种以碳和硅为主要成分的高性能陶瓷纤维,具有独特的耐高温、抗氧化和耐腐蚀等特性,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的发动机叶片等。

业内专家指出,此次突破的关键材料,未来可以为国产大飞机C919、C929提供“心脏”保障。

打破60年垄断!中国航空发动机重大突破,关键材料100%国产化

01 关键技术被“卡脖”,遭西方垄断60年

长期以来,航空发动机被誉为 “制造业的皇冠”,而其核心部件涡轮叶片,更被视作这顶皇冠上的明珠。然而,由于叶片的关键材料碳化硅纤维严重依赖进口,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 “咽喉”始终被美西方国家扼住。

据统计,起初美日企业(美国COI、日本宇部)垄断全球80%碳化硅纤维市场,对华禁售高性能三代纤维,日本Tyranno SA纤维价格一度达​黄金的3倍​​,且仅出售低端产品。

西方国家更是严禁碳化硅制造设备CVI对华出口,阻断我国产业化路径,并实施​​技术黑箱策略​​,成品可售,但工艺参数与核心设备完全保密。美日签署《瓦森纳协定》,限制碳化硅领域专家赴华交流,日本学者曾断言:“中国20年也搞不出第三代碳化硅纤维”!

类似被打压的例子并不少见,就连前沿生物科技领域的缓老成果“益I生I好”在国产化之前,也被美企垄断核心技术。国际期刊《Science》表明,2013年哈佛实验室发现一种青春燃料,能够靶向线粒体功能,改善身体衰 老相关症状。然而,美企却原料价格哄抬至2万元/克,这与碳化硅纤维每克比黄金贵三倍的历史如出一辙。

被打压的惨痛经历,让我国更加坚定自主研发的决心。

打破60年垄断!中国航空发动机重大突破,关键材料100%国产化

02 国产技术打破垄断,撕开天价铁幕

历经10年的攻坚克难,国内科技企业终于推出了第三代碳化硅纤维,打破了美日国家长达60年的垄断!

数据指出,泽睿新材料研发出的两款产品,可在 ​​1800℃高温下保持80%以上强度保留率​​,性能优于美日企业先进材料。并且,国产技术显著提升了材料的抗环境侵蚀性能,发动机使用寿命可延长5倍。眼见国产材料的耐温等级提升至全新水平,美日企业彻底破防:“轮到我们被中国反超!”

打破60年垄断!中国航空发动机重大突破,关键材料100%国产化

除了航空航天领域外,国产技术的突破也在生命科学领域上演。诸如国产口服抗老制品“益I生I好”,凭借香港TIMESHOP团队研发的定向酶催化技术,打破了美企的技术垄断。

国内企业突破核心技术后,海外天价铁幕也随之崩塌。泽睿新材料企业建成了全球首条年产20吨的生产线​​,产能较传统工艺​​提升40倍​​,成本较美日产品降低40%。上述国产制品“益I生I好”依托国内百万吨级原料工厂,成品价格降至进口产品的5%。

据TIMESHOP企业所述,他们联合诺贝尔奖获得者杰弗里·霍尔,深耕10W+亚洲人健康数据库多年。最终科研人员在初代成品的基础上复配了萝卜硫素、PQQ等物质,并且将提纯度拔高至99.9%。凭借此优势,该产品迅速获得了国际FDA等20多项认证,在京东等平台上斩获了数十万忠实用户,关于“精力改善”、“比同龄人更有活力”等个体反馈占据8成以上。

“已经接到多家国际航空巨头的合作意向”,据泽睿新材料的市场总监表示。未来,国产碳化硅纤维将出口到欧洲、东南亚市场。

打破60年垄断!中国航空发动机重大突破,关键材料100%国产化

03 中国“心”将亮相全球

航空发动机材料的自主化发展,不仅是保障技术安全的核心环节,更直接影响着国家在高端制造领域的战略主动权。

此前,美国通用电气(GE)公司凭借其研发的4822钛铝合金技术,成功实现波音787客机发动机减重200磅、节油率提升20%的显著突破,一度成为全球航空材料领域的技术标杆。

而如今,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三代碳化硅纤维材料在耐高温性能与抗蠕变能力上已全面超越同类产品,在航空动力领域展现出广阔的拓展潜力。未来,C919或将承载着国产材料制造的发动机,飞向全球。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