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快讯文章正文

蚂蚁集团副总裁韦韬:密态计算让高价值数据安全地流动和应用

今日快讯 2025年11月08日 12:39 3 aa
蚂蚁集团副总裁韦韬:密态计算让高价值数据安全地流动和应用

封面新闻记者 雷强 欧阳宏宇

11月7日,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现场,蚂蚁集团旗下蚂蚁密算连同宇树科技等14家企业获得“世界互联网大会杰出贡献奖”。作为一家成立仅一年多的公司,这一荣誉令蚂蚁集团副总裁、蚂蚁密算CEO韦韬颇感意外:“我一直觉得好像在梦里一样。”

在接受媒体专访时,韦韬表示,这一奖项背后,是整个行业对两个核心趋势的认同:一是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必须真正流动起来;二是大模型应用虽已近在咫尺,但距离带来百倍、千倍的行业变革还有一定距离。“这正是一个重要的窗口期,也是对密算选择方向的认同。”

“密算”二字,蕴含着蚂蚁密算的核心定位。韦韬解释道:“第一个密——密态计算,帮助数据要素能够跨主体、跨行业、跨地域流通。当你把数据供给出去时,依然能够对数据做有效管控,不会失控。不像明文计算,数据一旦传播就失去控制权,但密算可以做到这一点。”

“算”代表我们对未来的判断。今天大量数据由传统程序处理,可靠高效但能力有限。而未来“算”的判断,是大模型驱动的高阶智能体来处理,这是全新的计算方式。在我们看来,大模型是新的CPU,而智能体是未来新的操作系统。

韦韬表示,密态计算它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我的数据流到一个新的平台以后,依然不失控。总体上,蚂蚁密算两个定位,一个是通过密态计算保障数据,保障智能体能够安全、有效地流动应用融合;另一方面,有了这样的安全底座以后,能够让数据和模型高效地应用起来。

当被问及密态计算的市场前景以及落地应用,韦韬坦言,两年前提出这一方向时,同行认为“方向是对的,但太难了”。如今,通过国家医疗保障局医保商保清分结算案例,密态计算的成本已进一步优化,为行业大规模应用铺平了道路。“密态计算首先会在金融、医疗等高价值、高敏感行业落地”韦韬解释,当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后,边际成本大幅下降,覆盖面将非常广泛。就像冷链最初只运输荔枝,后来运输车厘子,如今连土豆也用冷链运输。

他预测,当前数据要素交易市场约千亿元,而行业专家预估未来可达万亿规模。“大量的数据大家觉得它的敏感性没有医疗和金融那么高,但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不敢拿出来流动,自己没有资源也不敢找外界做加工治理。密态计算将释放这部分市场潜力,我认为它将承载数据加工行业的10%-30%,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在AI浪潮席卷各行各业的今天,本质是数据应用能力的竞争。而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其安全、高效、合规的流动成为推动智能变革的核心。

面对AI浪潮,韦韬提出了“数模一体”的洞察。在他看来,数据和模型是驱动智能时代的一体两面。

“一方面,大模型由数据驱动,需要大量专业数据和知识来构建;另一方面,海量数据的加工、处理、融合又必须依靠模型来赋能,否则产能无法真正提升。”韦韬以医疗领域为例谈到,在诊疗中,医院通过汇聚数据和专家经验形成的智能体,可以自动校验诊疗方案的合规性,这是传统人力或普通大模型难以高效完成的任务。

在韦韬眼中,要实现上述成果,当前行业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于“如何让不懂编程的行业专家与AI高效协作”。“如果所有大模型处理完的业务都需要人再核验,那效能提升非常有限;如何让大模型处理完的东西人不用再看了,才能真正带来行业能效的倍增。”他说。

由于这一变革可以释放更大的生产力潜能,因此在他看来,要实现这一目标并不遥远。他认为,这将是国际竞争的一个关键爆发点。更关键的是,“不会对已有社会劳动力产生很大社会性冲击,而是完全一个弥补性的、开拓性的新产能。”

“大模型不仅是技术突破,更是新一代的CPU,而智能体则是未来的操作系统。”韦韬说:“我们认为未来3-5年,数据领域将是大模型率先突破的行业。这不会对现有生产力产生社会性冲击,而是填补空白。当密态计算与高阶智能体结合,将释放数据要素的巨大价值,带来十倍甚至百倍的能效提升。”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