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客从海上来,东方之约再次如期而至。11月5日上午,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正式拉开帷幕。进博会今年依旧设置了国家综合展展区,参展国别覆盖五...
2025-11-06 3
央视网消息:客从海上来,东方之约再次如期而至。11月5日上午,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正式拉开帷幕。进博会今年依旧设置了国家综合展展区,参展国别覆盖五大洲,吉尔吉斯斯坦首次参展。今年,中国馆重点展示我国“十四五”期间全面深化改革、推进高水平开放的最新成就。
本届进博会共设置六大展区。除了备受关注的AI人工智能、机器人、智能装备等,还有不少展区聚焦民生需求。自进博会举办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外水果进入中国市场,端上了中国家庭的“果盘”。
进博首发 瓶盖大小的“沙漠脆蓝莓”
总台央视记者 殷雪丹:来到进博会,第一眼就被我手里的这个“大家伙”给震惊到了。这个就是今年的进博首发的水果新品——来自于秘鲁的沙漠脆脆莓。它有多大呢?我手里有一个矿泉水瓶盖,把这个蓝莓放进去,严丝合缝,比一元硬币还要大。这颗蓝莓,它是长在沙漠,喝着雪水,这也让它吃起来格外脆甜。
“数”说进口:中国水果“全球购” 四季尝鲜随心享
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水果消费国,消费着世界近70%的西瓜、近一半苹果,同时也是最大的猕猴桃消费市场。
马上入冬了,但榴莲随时可以买到。原本我国的进口榴莲主要来自泰国,核心上市期只能覆盖每年3月至9月。2023年和2024年,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的榴莲相继获得准入,精准填补了我国榴莲市场秋冬时节的空窗期。我国榴莲进口量也从2022年超80万吨,一下就涨到了2024年超150万吨。
此外,我们身边的柚子品种也多了起来,南非葡萄柚、泰国青皮柚、老挝翡翠蜜柚等。目前,我国已经准入16个国家和地区的柚子,一年四季都可以品尝不同口味的新鲜柚子。
从2018年第一届进博会举办至今,几乎每年都会有新的进口水果获准进入中国,塞尔维亚的蓝莓、贝宁的菠萝、印尼的椰子,未来还会有更多国家的新品水果端上中国家庭的“果盘”。
作为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配套活动,虹桥国际经济论坛11月5日同步举行。“展”与“会”联动,前沿议题对接创新实践。下面就跟随总台记者去进博会现场,感受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引领力。
一系列人工智能国家标准外文版发布
本届进博会上,人工智能备受关注。在虹桥论坛“人工智能国际标准赋能产业升级”分论坛上,《人工智能 大模型》等国家标准外文版正式发布。同时,还发出了人工智能标准国际合作倡议。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副秘书长 吉勒·索内特:中国目前有逾百名专家参与该(人工智能)领域的国际工作,同时有两位召集人牵头该重要项目下的两个工作组。由此可见,中国正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我相信,我们和其它许多国家一样,都很高兴能受益于中国专家的专业知识。
"标准引领未来"在人工智能展区得到印证
这份“标准引领未来”的共识,在进博会人工智能展区得到了生动印证。展区内,一台搭载AI视觉系统的机械臂,正在精准分拣电子元器件,其识别准确率高达99.7%。来自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副主席贾维尔·加西亚在一家智能制造企业展台前驻足许久。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副主席 贾维尔·加西亚:中国正非常积极地参与全球标准化工作,在众多领域贡献自身的经验与知识,并为当下我们所看到的这类应用,建立对标准的信任。这类应用有助于实现其提供集成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的服务目标。
制定国际标准到落地应用 中国贡献智慧
在数字农业展区,一台AI农业机器人吸引了大家的目光。这台装备了多光谱相机的机器人能够自动识别作物病虫害,并通过数据分析精准施药。未来,它将率先在哈萨克斯坦、越南等“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智慧农场中投入使用。
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创新司副司长 郭晨光:这次发布的主要是人工智能领域的43项国家标准的外文版,有利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无缝对接中国的创新技术,降低创新合作的门槛。可以说,标准就像是一个技术的翻译官,在智能系统合作中可以更好地对话。
当论坛的智慧碰撞遇上展馆的科技盛宴,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升级的路径愈发清晰。从制定国际标准到落地应用场景,从伦理规范探讨到技术普惠共享,中国正与全球携手,为人类共同未来,贡献智慧与方案。
来源:央视网
相关文章
央视网消息:客从海上来,东方之约再次如期而至。11月5日上午,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正式拉开帷幕。进博会今年依旧设置了国家综合展展区,参展国别覆盖五...
2025-11-06 3
未来近日,美国莫门图斯公司的维戈里德太空拖船可是赚足了眼球,它拿到了多项新技术在轨演示合同。像朱诺推进公司的旋转爆震火箭发动机、英国脉冲星聚变公司的霍...
2025-11-06 3
近日,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总决赛在南京大学举行。广州医科大学学生团队自主研发的《肺癌多突变基因AI精准识别系统》,在主体赛...
2025-11-06 3
三年前ChatGPT横空出世时,没人料到它会在今天渗透进我们写报告、做PPT的日常。而现在,另一场更猛烈的变革正在悄然上演——只不过这次,人工智能从屏...
2025-11-06 10
近期,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表示,中国在核聚变领域的研究即将达到重要里程碑,预计到2030年,核聚变技术将取得显著突破。可以想象,一旦这一技术成熟,它将...
2025-11-06 3
为方便给手机充电很多人会把充电器插在插座上“随时待命”充电器长期不拔会爆炸吗?给手机充电时要注意什么?这些知识要掌握↓01长期不拔充电器有何危害?充电...
2025-11-06 3
金融界8月6日消息,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向春晖智控提问:尊敬的董秘,网传贵公司涉及“智能蒙皮温度矩阵”“激光武器热控模组”等前沿项目,请问是否属实?谢谢...
2025-11-06 13
碳达峰和碳中和是我国能源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氢能作为潜力巨大的清洁能源,将成为达成“双碳目标”的重要选择[1]。当前,我国氢能产业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2025-11-06 12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