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开幕。作为“全勤生”,本届进博会,三星紧扣人工智能(AI)创新浪潮,通过一系列...
2025-11-09 0
抢夺中企控制权,罢免中国CEO,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安市半导体案,最终让荷兰的国际声誉彻底荡然无存,当下正在想尽一切办法收拾烂摊子。
没想到有荷兰这个例子在前,同为欧洲国家的英国竟然不接受教训,不但盯上了我国的工厂,提出的要求甚至比荷兰还过分。那么,英国为何要这么做?中方又会如何回应?
这次控制权冲突爆发前,安世半导体的故事简直就是市场经济的教科书,它遵循的逻辑非常纯粹:资本注入,技术整合,然后效率拉满,服务全球客户。
闻泰科技当初那笔收购,可不是什么巧取豪夺,而是真金白银地高价投入,高到当时不少欧洲媒体都觉得这是来了个“冤大头”,有点看不懂。
但钱花出去,效果立竿见影,收购完成后,安世半导体像是坐上了火箭,迅速成长为全球车规级功率芯片的绝对领导者。它的产品,深深地扎根于欧洲汽车产业的血脉之中,为大众、宝马这些行业巨头提供着不可或缺的关键部件。
这是一个所有人都开心的局面,资本获得了回报,企业获得了发展,欧洲的汽车工业也得到了稳定的供应链。
然而,恰恰是这种跨国合作的巨大成功,让它自己变成了一个活靶子,一个被“非市场力量”精准瞄准并试图定点清除的目标。
随后的干预,跟商业竞争没有半毛钱关系,就是一场赤裸裸的“单向清场”。目的只有一个,把中国资本从欧洲的半导体版图上硬生生挤出去。
你看他们的套路,无论是去年那个已经完成了交易、钱都付完了,却又被强制出售的纽波特晶圆厂,还是如今的曼彻斯特工厂,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先让你投资,让你建好,等你搞得有声有色了,再反手逼着你卖掉。这种做法,已经彻底撕碎了商业世界里最基本的契约精神。
在这场冲突里,“国家安全”这个词,不再是一个用来防御的盾牌,它被精心打造成了一把具有高度灵活性和精准打击能力的手术刀。
荷兰和英国在这件事上的操作,堪称是把主权逻辑玩明白了,他们展示了政府如何利用法律和行政工具,对一个特定的商业主体进行外科手术式的精准打击。
他们还特别讲究给这个打击工具包上一层“法律化”的外衣。荷兰政府干了什么?他们直接翻箱倒柜,找出了一部尘封已久的上世纪法案,就用这个当法律依据,冻结了中资企业的控制权。这动作背后的意图太明显了,就是为了政治目的,强行找一件法律的外衣披上。
英国政府的手法就更“高级”了,显得更加隐蔽和程序化。他们利用监管、审批这些行政权力,对企业进行一种看不见的“隐蔽胁迫”,一步步地逼着中企低价出售资产。
而这一切的背后,真正的推手被认为是美国。华盛顿通过挥舞制裁清单等方式,为这些盟友的行动提供了所谓的“顶层设计”,也给予了他们足够的政治背书,让大家可以放开手脚干。
这种打击的定位也非常精准,你看,他们并不是要搞全面脱钩,而是精准地打击中国已经形成优势、并且至关重要的那个环节,比如安世半导体在车规级芯片上的领先地位。
同时,他们的目的也不只是破坏,更是为了“为我所用”——他们盯上的是曼彻奇特工厂成熟的产能,想要直接夺过来,填补自己在半导体制造上的短板。
当市场的逻辑彻底失效,主权的逻辑野蛮介入后,牌桌上的每一个玩家,都被迫开启了一种全新的游戏模式,我们可以称之为“韧性逻辑”。这是一种被动的策略,它不再追求效率和利润,而是把安全和生存放在了第一位。
这种逻辑一旦启动,直接的后果就是效率直线下降,成本疯狂飙升,并且还会引发一连串谁也无法预测的连锁反应。
从企业的层面看,这就是一场“求生式的重组”。面对资产随时可能被冻结和剥离的巨大威胁,安世的反应非常果断,立刻采取了硬隔离措施。
他们让公司独立运营,切断所有可能被控制的系统连接,甚至连结算都改用人民币。这是一家企业为了保全自己的核心资产,所能做出的最决绝的自救。
从国家的层面看,这就是一场“防御性的反制”。中国一方面加速推动芯片全产业链的自主化进程,尤其是依托自己在封装测试领域占全球超过百分之七十的绝对优势,来构建一个强大的“内循环”体系。
另一方面,也开始动用稀土出口管制这类经济工具进行反击,向外界展示国家层面的应对能力和决心。
而从全球的层面来看,这就是一场“恐慌性的备份”。最直接的代价,就是欧洲汽车产业因为芯片短缺而遭受的巨大损失,大众汽车甚至因此一度停产。供应链一旦断裂,痛苦是即时且真实的。
更深远的影响在于,这件事极大地加剧了全球企业的普遍不安全感。它告诉所有人,原来生意做得再好,也可能一夜之间化为乌有。
于是,越来越多的企业被迫开始建立两套甚至多套独立的供应体系,以防万一。这种做法直接削弱了全球化分工带来的效率优势,让整个世界的运行成本急剧上升。
安世半导体的遭遇,就像一个清晰的样本,它告诉我们,当主权安全的逻辑彻底压倒市场效率的逻辑时,支撑着全球化运行的信任基础就会瞬间崩塌。
而由此引发的所谓供应链韧性建设,与其说是一种进步,不如说是一种极其昂贵的倒退,是所有人为少数人的政治操弄而共同买单。
表面上看,英国和荷兰似乎通过行政手段,在短期内实现了他们的政治目标,赢了一局。但他们自身以及整个欧洲的产业,都将为此付出长期的、沉重的经济代价。
破坏规则的人,或许能赢得一城一地的暂时胜利,但最终会发现,自己只是把自己推入了一个更不稳定、成本更高、风险更大的世界里。
在一个已经深度融合的时代,任何试图通过制造裂痕来获取安全感的行为,最终只会让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人都彻底暴露在风险之中。
新浪财经2025-10-29《比荷兰明抢更坏!英国人盯上了中国芯片工厂……》
相关文章
11月5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开幕。作为“全勤生”,本届进博会,三星紧扣人工智能(AI)创新浪潮,通过一系列...
2025-11-09 0
抢夺中企控制权,罢免中国CEO,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安市半导体案,最终让荷兰的国际声誉彻底荡然无存,当下正在想尽一切办法收拾烂摊子。没想到有荷兰这...
2025-11-09 0
2025年上半年,中国长视频行业在经历了多年的烧钱大战后,正式进入存量竞争时代。就在这样一个行业整体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优酷却交出了一份令人意外的成绩单...
2025-11-09 0
IT之家 11 月 9 日消息,荣耀游戏研发工程师 @荣耀冯同学 在 11 月 7 日发布了数字 500 系列手机“爆料”,称新机除了大续航和全系搭载...
2025-11-09 0
IT之家 11 月 9 日消息,在此之前,微软已经推出过很多次 Edge 浏览器的推广活动,例如在用户搜索“Chrome”关键词时会出现各种 Edge...
2025-11-09 0
最近这段时间,苹果的iOS系统可以说是更新非常频繁,在11月4号、5号分别推送了iOS26.1正式版和iOS26.2Beta1版本,紧接着在11月6号...
2025-11-09 0
开场:科技浪潮下的新星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变革时代。从智能手机的普及到人工智能的崛起,从自动驾驶的初露锋芒到量子计算的崭露头...
2025-11-09 0
今年 iPhone 17 系列变化很大,标准版加量降价,Pro 系列配置提升的同时还提升了辨识度,这项策略着实让苹果赚麻了,销量和财报业绩大幅提升。据...
2025-11-09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