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小鹏这次算是露了大脸了,火到了国外。他们拉开背部拉链还不够,更是剪开机器人腿部“自证清白”。这都是因为小鹏机器人太逼真了...
2025-11-07 2
文 | 锐观经纬
编辑 | 锐观经纬
现在全球科技巨头最头疼的不是买不到AI芯片,而是有了芯片却用不了,微软CEO萨蒂亚・纳德拉最近直接摊牌,公司仓库里堆着数十亿美元的AI芯片,愣是没法部署。
不是芯片有问题,是电力基础设施跟不上,这事儿看着离谱,却戳中了当下最残酷的现实:全球都在陷入 “电力荒”。
而电力,早就成了衡量国力的硬指标,中国为啥能在AI、新能源等领域一路领跑?答案可能藏在那些横跨山河的特高压银线上。
谁能想到,曾让整个行业焦头烂额的 “芯片荒” 刚有缓解,“电力荒” 就接棒成了新瓶颈。
纳德拉在行业会议上说得实在,现在最大的挑战不是缺计算能力,是缺电、缺能快速落地的电力基础设施。
“温暖机架” 这个词听着新鲜,说白了就是能稳定供电的设备部署环境,这玩意儿现在比芯片还抢手。
不止微软,行业分析师估算,全球目前有超过1000亿美元的AI芯片因为电力不足躺在仓库里,而且这个数字还在涨。
AI这东西看着是虚拟技术,实则是 “电老虎”,一个大型AI 训练集群的耗电量,堪比一座中等城市。
国际能源署的数据更直观,2026年全球数据中心耗电量会冲到1000太瓦时,比2022年翻一倍还多。
到2027年,AI应用的能耗能占全球数据中心总能耗的三分之一,而且AI训练动不动就持续数周甚至数月,对电网的稳定性要求远超过传统数据中心,不少国家的老旧电网根本扛不住这种高强度负荷。
科技巨头们早就开始慌了,纷纷调整能源战略,谷歌母公司 Alphabet 要投资核能项目,目标是2030年前拿到500兆瓦核电供应。
亚马逊砸了超100亿美元,跟多家核电企业签了长期供电协议;Meta更直接,首席技术官安德鲁・博斯沃思透露,公司选数据中心地址先看电力够不够,哪怕建设成本高也认。
有些公司甚至自己建发电设施,太阳能发电场、小型核反应堆都安排上,就为了给AI设备稳供电。
监管层面的制约更让电力问题雪上加霜,美国建个大型数据中心,环境评估、电网接入审批一套流程走下来,好几年就过去了。
欧盟的《人工智能法案》还对AI系统的能源效率提了明确要求,合规成本又涨了一截,这种情况下,全球 AI 产业的竞争格局都在被重塑。
以前拼算法、拼芯片,现在拼的是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和能源获取能力,挪威、冰岛这些可再生能源丰富的国家,现在成了 AI 公司的香饽饽,纷纷跑去建数据中心。
中东的石油富国也借着能源优势,砸钱搞大型 AI 基础设施。反倒是硅谷、西雅图这些传统科技中心,开始被电力问题卡脖子。
加利福尼亚州的电力监管机构对新建大型数据中心审批越来越严,要求企业先证明不会给当地电网添负担。
产业链也跟着变了,芯片制造商不再只盯着性能,开始重视能效;数据中心设备供应商加大了节能技术投入,液冷系统、高效电源管理技术成了研发重点。
新的商业模式也冒了出来,一些专业的AI基础设施服务商专门提供充足电力保障的计算服务,帮其他企业缓解电力和建设压力。
这波电力危机,全球科技强国几乎集体中招,日本曾是汽车工业王者,却因为本土能源供给受限,支撑不起电动汽车大规模生产和充电网络建设,只能押注小众的氢燃料技术。
结果中国电动汽车年产突破3000万辆,全球充电网络覆盖80%,日本氢燃料汽车年销量还不足5 万辆,彻底被甩在身后,这不是技术选错了,是能源底盘撑不起野心。
美国硅谷的AI公司天天喊着技术领先,可真正落地到工厂的工业级应用还不到30%。
OpenAI CEO奥特曼在国会听证时抱怨,训练服务器经常因为电网负荷不足中断,美国电网输电效率比中国低40%,根本撑不起大规模工业智能化。
马斯克也直接戳破,AI狂飙的背后是电力告急,美国电网连现有需求都满足不了,更别说支撑未来发展。
欧洲喊 “碳中和” 最响亮,却也栽在电力上,德国光伏装机量全球第三,可跨国输电损耗率高达15%,大量清洁能源白白浪费。
法国核电占比70%,却因为输电网络老旧,2024年冬天27个城市限电,新能源汽车工厂都被迫停产。
这些困境都指向同一个真相: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真正的 “卡脖子” 不是单点技术,是支撑技术落地的底层能源基础设施。
中国之所以能避开这些坑,甚至实现反超,靠的是20年前那场眼光独到的万亿豪赌。
2004年,当欧美还在嘲笑 “中国只会造袜子” 时,中国果断砸下1.6万亿元,启动特高压输电技术研发。
当时没人看好这个决定,毕竟特高压是电力领域的 “皇冠明珠”,苏联试过3年就爆炸,美国投了20 亿美元最终放弃,日本、意大利的试点项目损耗率太高,根本没法商业化。
可中国当时没别的选择,西部的水电、风电、光伏资源占全国70%,东部的工业用电需求却占80%,传统输电技术损耗率超过20%,相当于每年白白烧掉3个三峡电站的发电量。
要么忍受能源浪费,要么突破特高压,中国选了最难的那条路。
三大核心技术被欧美死死卡住:控制保护系统被美国 GE 垄断,变压器是德国西门子的天下,绝缘材料90%的专利在日本东芝手里。
中国团队硬是靠死磕突围,2000多名工程师扎根实验室,用10万次试验破解控制保护算法。
变压器研发团队在车间住了3年,把1000多张图纸变成实物;绝缘材料团队测试2000多种配方,用纳米陶瓷技术打破日本垄断。

2006年,中国第一条特高压示范线路(晋东南 - 南阳 - 荆门)建成投运,输电容量1000万千瓦,损耗率仅6.5%。
要知道,美国当时最先进的500千伏线路,输电容量才300万千瓦,损耗率高达15%。
之后20年,中国特高压建设一路提速,累计建成4.5万公里线路,形成 “西电东送、北电南供、水火互济、风光互补” 的全国联网格局。
现在的中国,是全球唯一实现 “电力自由” 的国家,年发电量达9.3万亿度,占全球总量28%;特高压输电能力1.3亿千瓦,是全球其他国家总和的3倍。
就连偏远的西藏阿里,都能通过特高压用上青海的光伏电,这种 “电力自由” 不是简单的不缺电,而是能把西部的清洁能源精准输送到东部的工厂、实验室、超算中心,让每一度电都用在刀刃上。
特高压带来的影响,早就超出了 “供电” 本身,中国光伏组件产量占全球80%,风电整机产量占全球60%,要是没有特高压,这些清洁能源就是 “晒太阳的摆设”。
青海4000万千瓦光伏装机量,靠特高压以93.5%的效率送到江苏、上海,每度电成本降低0.15 元,这才让中国新能源产业横扫全球,靠的不是低价,是能源效率的绝对优势。
在AI与超算领域,特高压的支撑更是关键,中国超算连续10年占据全球TOP500榜单第一,“天河三号”“神威・太湖之光” 的计算能力领先美国超算2倍。
“天河三号” 年耗电量45亿度,相当于一座中等城市,可通过特高压从内蒙古输送风电,每度电成本仅0.2元,比美国超算中心便宜60%。
成本优势转化成研发优势,中国AI大模型训练速度比美国快30%,工业级AI应用落地率达58%,是美国的2倍。
现在中国正用特高压重塑全球能源格局,传统能源秩序里,石油输出国靠资源卡脖子,欧美靠技术垄断定价权。
特高压让 “能源民主化” 成为可能,中国帮巴西建设 “美丽山水” 特高压项目,把亚马逊河流域的水电送到东南部工业区,输电效率提升40%。
在沙特,特高压让沙漠光伏电跨越2000公里送到利雅得,成本降低50%,这些项目不只是基础设施输出,更是在构建以 “清洁、高效、互联” 为核心的新能源体系,而这个体系的标准制定权,正牢牢掌握在中国手中。
中国科技崛起的背后,始终是长期主义的超前布局,2004年投建特高压时,国内质疑声不断,觉得1.6万亿花得不值。
但决策者看得很清楚,科技发展是马拉松,短期突破靠人才资金,长期领先靠基础设施。
就像当年砸钱搞 “两弹一星”,不是为了立刻打赢战争,是为了给科技发展赢得安全空间;今天的特高压,也是为 AI、量子计算、可控核聚变等未来科技铺路。
这种思维,恰恰是很多国家缺失的,美国建电网要各州扯皮,一个项目落地平均要15年;日本能源政策被利益集团绑架,错失电动化浪潮。
印度2025年还有1.3亿人没用上电,根本谈不上支撑高科技产业,中国的优势,在于能集中力量办大事,更在于敢于为未来买单。
特高压从投入到盈利用了12年,可一旦建成,就成了科技反超的加速器,2014年特高压骨干网络成型后,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从5万辆飙升到3000万辆,AI专利数量从全球第10跃居第一,光伏产业全球份额从30%涨到80%。
当全球还在为芯片禁令、技术封锁争吵时,中国已经用特高压证明,真正的科技霸权,不是靠卡脖子,是靠构建别人无法复制的底层基础设施。
美国能限制光刻机出口,却限制不了中国的特高压输电效率;欧洲能搞碳关税,却挡不住中国清洁能源的成本优势。
日本能死守氢燃料,却改变不了电动化浪潮的趋势,因为电力才是科技竞争的 “元能力”。
从罗布泊的蘑菇云到特高压的银线飞架,从纳米技术的默默耕耘到量子计算的崭露头角,中国科技的每一次突破,都不是偶然爆发,是战略耐心的必然结果。
当欧美纠结下个月的GDP时,中国已经在规划下一个20年的科技基础设施,这场围绕电力的战争,中国早已赢在起跑线。
未来的科技竞争,注定是电力的竞争,而中国,已经站在了最前沿。
相关文章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小鹏这次算是露了大脸了,火到了国外。他们拉开背部拉链还不够,更是剪开机器人腿部“自证清白”。这都是因为小鹏机器人太逼真了...
2025-11-07 2
【CNMO科技消息】11月7日,根据数码博主的爆料,iPhone 18 Pro系列将取消“灵动岛”设计,目前正在测试HIAA挖孔方案。该博主称,HIA...
2025-11-07 2
文 | 锐观经纬编辑 | 锐观经纬现在全球科技巨头最头疼的不是买不到AI芯片,而是有了芯片却用不了,微软CEO萨蒂亚・纳德拉最近直接摊牌,公司仓库里堆...
2025-11-07 2
上市首月便拿下全网2w+洗衣机销量TOP1,这款由海尔全球首创的一机四筒“融合・洗护家”,不仅拉开了全球洗衣机“四筒时代”的帷幕,更成为洗衣机市场的“...
2025-11-07 3
华为最近一个个预热新品,所以就意味着mate80系列会突然就出现预热了,当然肯定是要等几天,毕竟现在是mate70air是重点。其实mate80入门版...
2025-11-07 3
11月7日,午后AI算力板块略微拉升后再度回调,截止14:31,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华夏(159381)下跌0.36%,5G通信ETF(515050)...
2025-11-07 4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wepoker开挂方法,以及wepoker开挂辅助软件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wepoker开挂教程...
2025-11-07 4
11月7日,刘强东出席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开幕式2025年,刘强东又“杀”回来了!时隔八年之后,作为中国互联网领域的风云人物,刘强东再次强...
2025-11-07 3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