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新闻文章正文

站在男性的角度,我支持商家“巨型吊牌防退货”

今日新闻 2025年11月08日 12:00 2 aa
站在男性的角度,我支持商家“巨型吊牌防退货”

近日,一则关于商家采用“巨型吊牌防退货”的新闻登上微博热搜,引发广泛讨论。

面对女装行业动辄超过80%的高退货率,不少商家不得不“出奇招”应对——推出一种被称为“防白嫖神器”的超大吊牌。这种吊牌成本虽低,作用却不容小觑:尺寸接近A4纸,材质硬挺、颜色醒目,一旦挂在衣服上就极为显眼。若有人想“蹭穿”之后再去退货,穿着如此醒目的衣服走在街上,恐怕难免引人侧目。

在当前的电商环境中,许多商家其实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不少平台在处理交易纠纷时,往往倾向于消费者一方,有时甚至未加详查就直接判罚商家。消费者权益固然需要保护,但过度倾斜的保护机制,反而让部分人有机可乘——女装行业惊人的退货率就是明证,更不乏有人将衣服穿了好几天之后才申请退货。

更令人无奈的是,一些消费者将“七天无理由退货”政策当成“免费试衣间”,下单多件、试穿后只留一件,甚至天天换新装。不单是个人,连部分单位也加入“钻空子”行列。有媒体报道,沈阳某职业学校在今年四月底,就有60多名学生在运动会期间集体网购服装,活动结束后又统一以“质量问题”为由申请退货。

在这种消费“内卷”的环境下,商家权益屡受侵害,某种程度上也助长了部分人“占小便宜”的心态。

作为一名男性消费者,我观察到部分女性网购者利用退货规则的方式,确实值得反思。很多人下单时不是只买一件,而是同时拍下多件,试穿后再退掉不合适的,甚至美其名曰“家庭试衣柜”。更有甚者,衣服收到后明明不合身,却还要穿几天再退,还声称这是“合理利用规则”。

商家推出“防白嫖神器”超大吊牌,其实反映出一种更深层的尴尬——在我们这个强调“权益”与“规则”的社会里,诚信这一基本美德,正被所谓的“合理操作”所侵蚀。

面对消费者权益不断“扩张”、商家维权无门的现状,商家想出这种“巨型吊牌”的应对方法,虽属无奈,却也不失为一种带着幽默感的机智反击。在规则失衡的现实下,这种自保手段,值得理解,也应当引起我们对当前消费文化与诚信建设的共同思考。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