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由自治区科技厅主办的内蒙古自治区2025年科学实验展演汇演大赛总决赛在呼和浩特圆满落幕。内蒙古科技馆选派的三支参赛队伍表现亮眼,最终斩获...
2025-11-07 0
文 | 小娱侃圈
编辑 | 芒果粉
就在最近,一场围绕半导体芯片的跨国争端正在演变为国际舞台上的荒诞剧。
荷兰安世半导体以中国工厂“违规”为理由,突然停止供应,将全球汽车供应链搅得鸡犬不宁。
中方商务部多次和他们进行交涉,不停的摆事实、讲道理,明确指出安世强占中国企业资产、擅自罢免中方高管才是危机根源,希望荷方能停止不当行径。
然而,荷兰方面不仅充耳不闻,甚至还叫嚣中国有错在先,将“刚到底”。
在11月5日的时候更是抛出一份颠倒黑白的控诉声明,将断供责任全盘甩给中国子公司,摆出一副受害者的虚伪姿态。
这起争端的导火索,是荷兰安世半导体对其中国实体的粗暴夺权。
因为从2024年开始,安世全球管理层以全球战略调整为名,强行接管中国工厂的核心运营权,罢免了深耕中国市场十余年的本土CEO,引发中方员工与管理层的激烈对抗。
中方工厂立刻停止执行未经协商的全球指令,并拒绝向荷方转移核心财务账户控制权。
这本来是企业内部治理冲突的正常反应,却被荷兰方面歪曲为违反公司框架和拒绝履行合同义务。
更讽刺的是,荷兰的发难时机巧到不能再巧。
就在争端升级前,美国正推动对中国半导体产业的穿透性制裁,要求盟友配合限制对华芯片供应。
而荷兰作为欧洲半导体设备巨头ASML的母国,早已被美国视为遏制中国科技发展的重要棋子。
外界普遍认为,安世的断供行动并非单纯的商业决策,而是荷兰政府为讨好美国、换取政治筹码所故意这么干的。
德国梅赛德斯—奔驰高管直言不讳地指出:“这根本不是商业纠纷,而是一场由政治主导的人为断供。”
荷兰安世在11月5日的声明中,炮制了三大罪状试图抹黑我国。
这第一个罪名就是,指责中国工厂无视全球管理层指示,脱离公司治理框架。
而这第二个罪名是,诬陷中方拒付晶圆费用,并擅自开设未经授权账户转移资金。
第三个也是十分荒谬,以无法监督生产为由,质疑中国工厂产品质量,要求客户理性选择。
但事实真相却与荷方的指控截然相反。
据中方工厂内部文件显示,所谓“拒付晶圆费用”,其实是荷方在夺权后冻结了中国工厂的独立财务权限,导致中方无法正常支付供应商款项。
而未经授权账户,更是中方为保障工厂正常运营、防止核心资产被非法转移而采取的自保措施。
荷兰方面对自身强占厂房设备、剥夺中方决策权的行为避而不谈,反而将中方的正当防卫包装成“违规操作”,这不就是妥妥的强盗行为吗。
这场政治闹剧的代价,最终却由整个欧洲制造业承担。
安世半导体生产的数千种芯片广泛应用于欧洲汽车、电子等支柱产业,断供直接导致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的汽车生产线大面积停止生产。
大众、宝马、雷诺等车企库存芯片告急,不得不宣布缩减20%以上的生产规模,预计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百亿欧元。
此前,欧洲各国曾寄望美国出手调解,但随着中方态度坚决地拒绝任何妥协,欧盟才猛然意识到自己成了美国遏制中国战略的冤大头。
因为美国既不愿为欧洲车企提供芯片替代方案,也无力逼迫荷兰吐出已侵占的中方资产,只能任由欧洲制造业在供应链危机中挣扎。
而且更令欧洲车企绝望的是,荷兰安世非但没有缓和局势,反而加速将产能向马来西亚、菲律宾转移,试图彻底割裂与中国工厂的联系,实现分裂的目标。
这意味着欧洲制造业将长期依赖由美国操控的、成本更高的东南亚产能,而原本高效稳定的中国供应链则被人为切断。
荷兰敢于如此明火执仗地抢夺中国企业资产,背后离不开美国的默许与支持。
而且,就在荷兰发布“甩锅声明”的当天,美国突然宣布推迟实施针对中国半导体的穿透性制裁。
这一看似矛盾的举动,实则是美国的“缓兵之计”。
面对荷兰的无理挑衅与美国的幕后操控,我们国家的态度也是十分坚定。
中方商务部明确表示,荷兰安世的行为已构成商业欺诈与资产侵占,中方将采取包括法律诉讼、贸易限制在内的一切必要措施,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对于荷兰安世转移产能的企图,中方也早有应对。
中方已与马来西亚、菲律宾政府展开沟通,明确要求当地政府严格审查安世新厂的投资合规性,防止其利用东南亚基地从事损害中国企业利益的活动。
同时,中方企业加大对东南亚市场的直接投资,通过建立本地化生产基地,与安世形成正面竞争,逐步挤压其市场份额。
这场半导体争端的最终走向,不仅取决于中荷双方的博弈,也反应出全球秩序的深刻变革。
欧洲的觉醒将成为改变局势的关键因素,随着越来越多的欧洲企业意识到“跟随美国”的巨大代价,欧盟内部对美国的不满情绪也越来越多。
近期,德国、法国联合提出“欧洲半导体自主计划”,计划投入500亿欧元扶持本土芯片产业,减少对美国和亚洲供应链的依赖。
这意味着欧盟正试图摆脱美国的控制,在中美之间寻求独立的战略定位。
美国的霸权体系也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美国通过胁迫盟友、破坏全球产业链的做法,不仅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反感,也导致自身科技企业的市场空间被压缩。
随着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崛起,美国试图通过封锁遏制中国的战略终将失败,而荷兰等充当马前卒的国家,最终也会为此付出沉重代价。
这场半导体领域的持久战,本质上是多边主义与单边霸权、公平正义与强权政治的较量。
中方的坚定立场与理性反制,不仅是为了维护自身企业的合法权益,更是为了推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与公平。
相关文章
10月25日,由自治区科技厅主办的内蒙古自治区2025年科学实验展演汇演大赛总决赛在呼和浩特圆满落幕。内蒙古科技馆选派的三支参赛队伍表现亮眼,最终斩获...
2025-11-07 0
来源:新浪科技新浪科技讯 11月7日下午消息,在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主论坛上,中兴通讯董事长方榕分享中透露,“作为全球领先的ICT企业,目前...
2025-11-07 1
文 | 小娱侃圈编辑 | 芒果粉序就在最近,一场围绕半导体芯片的跨国争端正在演变为国际舞台上的荒诞剧。荷兰安世半导体以中国工厂“违规”为理由,突然停止...
2025-11-07 2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通讯员 赵蓓近日,2025年IROS&Future of Robo 国际机器人竞赛圆满落幕,烟台理工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中...
2025-11-07 3
【《侠盗猎车手6》发售日期延至2026年11月19日】11月7日,《侠盗猎车手》系列游戏开发商Rockstar Games透露,《侠盗猎车手6》发售日...
2025-11-07 3
各地跑步入冬,美团“火锅季”如火如荼。11月8日,美团将加码“火锅季”福利,面向全国用户发放5折火锅满减神券。据“火锅季”公布的活动规则,当天用户在美...
2025-11-07 2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陈小慧2025年11月7日的特斯拉年度股东大会上,马斯克分享了多项公司进展与计划,聚焦于人形机器人、自动驾驶、生产扩张、...
2025-11-07 3
财联社11月7日讯(编辑 刘蕊)美东时间9月10日,在宣布与OpenAI签订3000亿美元人工智能大单后,美国老牌科技巨头甲骨文日内一度暴涨超40%,...
2025-11-07 3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