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探新进博丨进博会上的“新未来”:当“空中出租车”、机器人同事、无人驾驶汽车走进生活

排行榜 2025年11月07日 07:38 1 aa

想象一下,清晨你搭乘“空中出租车”穿行城市,换乘无人驾驶汽车抵达公司,机器人同事已为你备好资料……这一切不再是电影画面,而是第八届进博会正在展示的现实。

11月5日至10日,第八届进博会在上海举办,15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共4100多家境外企业参展,企业总数和展览面积均创历史新高。

本届进博会展示461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包含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新赛道。

探新进博丨进博会上的“新未来”:当“空中出租车”、机器人同事、无人驾驶汽车走进生活

进博会四川馆展示的机器人

走进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仿佛步入了未来世界。在这个汇聚全球创新成果的舞台上,新产业正从概念走向现实,勾勒出未来生活的轮廓。

低空经济

解锁城市“三维出行”

未来,城市交通将从平面走向立体,低空出行或许将成为日常选择。

本届进博会,多家知名低空企业携多架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亮相。其中,全球首架全尺寸倾转涵道翼构型设计、可垂直起降的“空中专车”INFLYNC L600“飞”进了国家会展中心(上海)。

天翎科境外展团带来的这架“空中专车”翼展为13.5米,机身长10米,高度3.5米,最大起飞重量2.8吨,最大载重量620公斤。凭借混动增程全倾转涵道翼构型,最大航程达600公里,最高巡航速度360公里/小时,可搭载1名驾驶员与5名乘客,并支持单次充电、多次起降,满足城市低空多样化出行需求。

探新进博丨进博会上的“新未来”:当“空中出租车”、机器人同事、无人驾驶汽车走进生活

天翎科eVTOL

“这架飞机具有高安全性、高性能与低噪音的特点。我们采用涵道风扇设计,没有裸露的螺旋桨,公众安全性更高,涵道结构也有效降低了噪音。未来飞机在城市中运行时,对周围环境将非常友好。”天翎科联合创始人卢懿介绍,“该机型应用场景广泛,涵盖商务载人、医疗救援、货物运输等不同内舱构型。”

本届进博会还迎来了高安全等级、大客舱空间的商载客运eVTOL沃兰特VE25-100“天行”全尺寸飞机的全球首展。“它面向未来城市的立体交通应用,主要应用于城市内或城际间的短途交通。”上海沃兰特航空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研发工程师介绍,“相比传统直升机,我们将单个螺旋桨改为8个升力螺旋桨加3个推力螺旋桨的设计,大幅提升了安全性。尽管具备固定翼外形,但它无需传统机场跑道,可兼容直升机起降场,在城市高楼即可起降,灵活性极佳。”

探新进博丨进博会上的“新未来”:当“空中出租车”、机器人同事、无人驾驶汽车走进生活

沃兰特eVTOL

谈及未来出行,这位工程师表示:“未来出行将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今天的出差可能变成未来的通勤,城市布局也将随交通工具的演进重新塑造。”

人形机器人:

从工业车间到生活场景

机器人也正在“破圈”——它们不再只是工厂里的机械臂,而是能歌善舞、能文能武的多面手。

进博会场馆中,多款人形机器人各显神通:有的随热门歌曲《大展鸿图》起舞,有的正在擂台打拳击,有的手持盾牌演练防暴,有的从柜台取饮料送至吧台……它们展示了丰富的技能与应用潜力。

中兵智能创新研究院带来的“伏羲”人形机器人正在演示防暴场景。工程师程先生介绍:“今年的新款在负载能力、载荷及自由度设计上均有大幅提升。应用场景也从固定任务扩展至工业安防、巡逻巡检等多个领域。”程先生补充说:“这款机器人在仿生设计及各关节自由度方面都进行了显著提升。例如,在仿生结构上,手部采用类肌肉牵引机构,还原人类手腕的灵活运动与精细操作能力。整体负载能力也进一步增强,能够承担更重、更复杂的任务。”

探新进博丨进博会上的“新未来”:当“空中出租车”、机器人同事、无人驾驶汽车走进生活

“伏羲”人形机器人

对人形机器人的未来,程先生充满期待,“我们希望它能替代高风险和重复性工作。目前行业在数据集和训练方法上仍在探索,未来若能构建通用世界模型,将极大推动机器人发展。”

四川具身人形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带来的“天行者2号”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平台,凭借全栈自研技术、15公斤负载能力以及高拟人自由度成为焦点。展位工作人员介绍:“相较于上一代,‘天行者2号’在外观设计、内部结构、运动控制算法及智能交互等方面均实现迭代升级。”该机器人的未来应用将重点聚焦教育科研、智慧工厂与服务三大领域。“以康养服务为例,人形机器人不仅能协助半失能老人运动,还可通过多模态交互,实现陪伴与交流。”

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王兴兴在第八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上也谈到了机器人的展望。何时实现真正的具身智能“ChatGPT时刻”?王兴兴说,在完全陌生的生活场景中,给机器人交代任务,机器人如果能实现80%左右的成功率,就已经是非常突破性的技术,基本可以达到“ChatGPT时刻”。“我觉得如果明年、后年谁能把这个目标实现了,毋庸置疑应该是全球最领先的具身智能AI模型。”

无人驾驶

驶向智能出行的新时代

未来城市的街道上,将穿梭着怎样的座驾?也许是这样:一辆没有驾驶员、没有方向盘,甚至没有脚踏板的汽车。

在进博会的舞台上,特斯拉Cybercab赛博无人驾驶电动车迎来其亚太首秀,以一身流线型设计与极具颠覆性的驾驶舱布局,成为全场瞩目的焦点。它不再是你我印象中“需要驾驶”的汽车,而是让观众真切感受到“端到端神经网络”技术支持下的无人驾驶时代,已经来到身边。

探新进博丨进博会上的“新未来”:当“空中出租车”、机器人同事、无人驾驶汽车走进生活

特斯拉Cybercab

走近Cybercab,传统的驾驶界面彻底消失,让人不禁疑惑该如何“驾驭”它。特斯拉工作人员介绍,Cybercab采用Tesla Vision视觉处理系统+端到端神经网络的自动驾驶方案,无需使用激光雷达等价格昂贵的硬件设备,就可以实现无人驾驶。“为适配无人运营场景,Cybercab还配备了无线充电技术与机械臂自动清洁功能,为规模化落地做好了充分准备。”

“Cybercab计划在2026年第二季度启动量产,后续它也会加入特斯拉无人驾驶网约车队。我们希望由人工智能驱动的无人驾驶网约车队让共享出行进一步减少交通拥堵,降低成本。”

因《流浪地球2》备受关注的西井科技Q-Truck全时无人驾驶新能源重卡,也让观众近距离感受智慧物流的魅力。Q-Truck没有驾驶室,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智能大脑袋,脑袋里是感知设备和计算单元。车辆采用无驾驶室设计和新一代融合感知架构,实现厘米级的定位精度,可满足多种货运物流需求。

从低空出行到人形机器人,再到无人驾驶,进博会如同一扇窗口,让我们窥见科技如何重塑未来生活。这些创新不仅描绘出智能社会的蓝图,也正一步步将其变为触手可及的现实。

未来已来,而我们,正是见证者与参与者。

红星新闻记者 彭惊 摄影 王勤

编辑 张寻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