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周观察】旨在将每周全球生态环境领域最重要的政策、事件、讨论、数据呈现在读者面前,用最真实、前沿的信息,捕捉我们身边微小而重要的变化。环球同此...
2025-11-04 0
中国机器狗都进化到这个程度了吗?可以直接从中间一分为二自由组合,这是不是说未来战场上,一台机器狗如果被炸成两截后,不仅不会报废,反而可以变成两台机器继续冲锋?这真的不是科幻电影吗,当美国波士顿动力的机器狗还在秀后空翻时,中国居然已经玩起了机器狗乐高拼接技术。这种能合体能分身的黑科技,到底有多厉害?上了战场又能玩出什么新花样?
现在开始我们今天的主题:最新的模块化机器人D1有多强?
看来美国的PPT又要被中国实现了,宇树科技才刚在去年研发出了四足轮式机器狗宇树B2W,不仅能够在崎岖的路面飞驰电掣,而且协调性和灵活性极强,甚至直接从陡峭的岩石上高速俯冲下来都轻松拿捏。
四个轮子配合四足可收缩的活动点,那也是相当丝滑,更不用担心“翻车”。至于什么高难度的动作,原地转体托马斯全旋、倒立转体侧空翻,也没有一个能难倒它的。
可就是这么一个强到可怕的四足轮式机器狗,做梦也没想到,这才转眼一年不到,竞争对手本末科技最新研发的全新一代机器人D1,居然可以根据需要,全自动分离或重组。
而之所以叫它机器人而不是机器狗,就是因为它每个拼接模块都是一个能支持独立行动的双足轮式机器人,只有两块拼在一起才形成一个四足轮式机器狗。而这个能够随意拼接的D1机器人,也目前是全球唯一一款能做到这项技术的机器狗。
本末科技对它最颠覆性的创新,也在于彻底打破了传统机器人的整体概念。不仅让它由两个完全独立的双足机器人模块组成,而且每个模块都自带动力系统计算单元和运动机构。
不过当两个模块通过磁吸式接口连接时,就可以组合成一台标准的四足机器狗,如果需要分头行动时,一键指令就又能自动分离成两台双足机器人。
而这种设计的精妙之处就在于备份思维。如果一个坏了,另外一个还可以独立完成任务,对于战场而言,这将有效解决战场装备最头疼的单点故障问题。
传统机器狗一旦核心部件受损就会整体瘫痪,而D1即使被摧毁一半,剩下的一半照样能执行侦察和通信中继等基础任务。
更绝的是分离后的双足机器人还能相互协作,比如其中一台负责侦察,另一台负责攻击,或者一台作为通信节点,另一台继续搜索前进,简直不要太香。
当然最让人惊艳的还是它的拼接过程完全自主,不需要人工干预。两个双足模块能在复杂地形中自动寻找对方,并最终对准锁紧。而整个过程往往只需要10到15秒,这种化整为零又聚零为整的能力,直接让D1成为真正的战场变形金刚。
而且与市面上已有的明星产品宇树B2W等机器狗相比,D1也在关键指标上实现了全面超越和代际领先。比如宇树B2W作为四足轮式机器狗的标杆,确实表现出色。不仅能在负载40公斤的情况下续航50公里,还能完成侧空翻和托马斯全旋等高难度动作。但是D1明显更强。
它在组合形态下,能将负载能力直接提升到100公斤,相当于宇树B2W的2.5倍,这也意味着它能轻松驮运重型武器或大量补给物资。
不过它的爬坡高度相对宇树B2W肯定要稍微弱一点,因为D1在分离状态下,每个双足模块仅仅只有约60厘米高,体型相对较小。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对不同地形的适应性就差,实际上它在合体后也能凭借四足结构稳定攀爬陡坡,同样能在崎岖的山坡石路,以及斜坡乃至断崖边缘等复杂地形中,进行快速而流畅的移动。
甚至依靠体型紧凑的优势钻入传统机器狗无法进入的狭窄空间,而这种对不同地形的适应广度,更是单一形态的机器狗无法比拟的。
不过这都不算什么,这种模块化机器人最核心的突破其实是在于功能冗余。像宇树B2W机器狗,一旦核心处理器或电源受损就会彻底失效,而D1的每个模块都有独立的大脑。即使一个模块被完全摧毁,另一个模块仍然能保持70%的机动性和100%的决策能力。
这种杀不死的特性,才是战场装备最珍贵的品质。也正是D1的这种模块化特性,不断催生了全新的战术应用场景。比如在侦察任务中,两台双足机器人可以分头探索不同路径,发现目标后立即合体,用四足形态的更强负载能力发动攻击。
遭遇伏击时,它们又能根据情况迅速分离诱敌,进而实现分身突围。更巧妙的还是分布式作战能力。它们彼此互相备份的设计,让D1机器人天然适合执行高风险任务。
比如在城区巷战中,一个模块可在前方充当诱饵吸引火力,另一个模块趁机绕到后方发起攻击。即便“诱饵”被毁,后备模块也仍然能继续完成任务,这种战术容错率更是传统装备无法提供的。D1的存在还改变了后勤保障逻辑,传统机器狗维修需要整体返厂,而D1的模块可以像乐高积木一样现场更换。
战场上只需携带备用模块,哪个坏了换哪个,就大大降低了维护成本和时间。甚至不同D1机器狗之间还能进行“器官移植”,从战损机器人上拆下完好模块,拼接到其他机器狗上继续使用。
D1之所以能实现如此灵活的拼接分离,背后还是三项关键技术的突破。最突出的久是磁吸式快速连接接口,不仅能在3秒内完成物理锁紧,还能自动建立数据和电力连接。接口耐受上千次以上的插拔测试,就能让这种拼接分离非常自由灵活。
同时分布式的智能系统也很关键,每个模块都有独立的边缘计算能力,又能通过拼接后的“群体智能”实现算力叠加而不混乱,正是分布式决策算法的功劳。
而且自动合体后能够实现自适应动力管理也和了不起,合体时系统自动优化能量分配,分离后每个模块又能根据任务调整功耗。这便让D1可以在双足形态下续航长达数个小时,四足形态下虽然负载增加,但通过动力协同反而能让续航更强,也远超传统机器狗的持续作战能力。
因而D1的出现,已经标志着机器人作战已经从单机性能竞赛进入到了系统协同的时代。也就是说它不仅能自身分合,还可能与其他装备联动。比如一个模块负责引导无人机,另一个模块控制地面无人车。或者多个D1机器狗组合成运输小分队,共同搬运超重物资。
更深远的影响其实还在于作战理念的革新。传统装备一直都在强调完好率,但没想到反而是D1开创了残体利用率的全新概念。
一分为二哪怕是按照战损率高达50%来计算,剩余模块仍然能通过重新组合形成新的战斗力。这种打不死的小强特性,将彻底改变战场消耗战的逻辑。
然而中国机器狗最“可怕”的还不是这样的某一个创新发展,而是从宇树B2W到本末D1,中国机器人技术只用了不到一年时间,就完成了从性能突破到架构革命的跨越。当其他国家还在优化机器狗的跑步姿态时,中国已经让机器人玩起了分身术。
尽管这款机器狗目前还没有运用到军事上,但这种不追求炫技,而要真正破解战场痛点的能力,已经意味着它将在未来战场上大放异彩。
相关文章
【生态环境周观察】旨在将每周全球生态环境领域最重要的政策、事件、讨论、数据呈现在读者面前,用最真实、前沿的信息,捕捉我们身边微小而重要的变化。环球同此...
2025-11-04 0
这是11月3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拍摄的非洲疾控中心总部大楼。新华社发(迈克尔·特韦尔德摄)新华社亚的斯亚贝巴11月3日电(记者刘方强)由中国...
2025-11-04 0
中国机器狗都进化到这个程度了吗?可以直接从中间一分为二自由组合,这是不是说未来战场上,一台机器狗如果被炸成两截后,不仅不会报废,反而可以变成两台机器继...
2025-11-04 0
要说这几年科技圈的大戏,台积电绝对是主角。2022年12月6日,美国亚利桑那州,拜登亲临台积电“设备到厂”典礼,投资额从120亿美金追加到400亿,“...
2025-11-04 1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11月2日,在长沙举办的一场科技创新发展大会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迈克尔·莱维特在演讲中表示,每天都在使用来自中国的...
2025-11-04 1
11月1日,京东集团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刘强东在朋友圈发布了一条动态回应“夫妻合体照”,称“谁把我拍得在老婆面前没自信”,更幽默调侃“罚你给我点一份七鲜...
2025-11-04 1
【来源:常德发布】近日,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示了2025年度湖南省绿色制造单位名单,常德12家企业成功入选,其中,常德富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湖南航天...
2025-11-04 1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