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量子科技核心企业竞争力分析:中国“量子军团”格局初现

抖音热门 2025年10月27日 03:45 0 aa

测量精度提升千倍,通信速率突破极限,中国量子科技公司正从实验室的“奇点”跃向产业的“爆发点。

量子科技作为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全球竞争日趋激烈。中国量子企业经过十余年积累,已在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量子精密测量三大领域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布局。

据最新统计,中国在量子通信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量子计算紧随美国之后,量子精密测量则正在快速崛起。

01 行业格局:三大梯队竞逐量子科技新赛道

当前中国量子科技市场呈现“政策驱动+多路线并行”的特征。政府通过“十四五”规划和新基建项目推动量子通信、量子计算及精密测量三大领域发展。

从竞争格局看,中国量子科技企业已分化为三大梯队。

第一梯队以科大国盾(通信)、本源量子(计算)、国仪量子(测量)为代表,依托中科院/中科大系技术垄断核心赛道。

第二梯队为华为、阿里等科技巨头,通过量子云平台和算法生态争夺行业标准话语权。

第三梯队则包括启科、图灵等初创企业,聚焦离子阱、光量子等细分技术路线。

当前中国量子科技市场仍处于产业化早期,政务和国防领域率先实现商用。

02 八大企业:剖析中国量子科技核心竞争力

国盾量子(688027)

国盾量子是国内量子通信设备龙头供应商,背靠中国电信,全场景布局ToG/ToB/ToC端。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836.11万元,同比增长126.52%。

在量子计算领域,公司是全球少数可提供超导量子计算整机解决方案的供应商。

2025年9月,公司与中电信量子集团新签订一笔280比特的超导量子计算机订单,金额约6300万元。

国仪量子(正在IPO)

国仪量子是国内首家以量子精密测量为核心的先进测量技术企业,脱胎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公司自主研制了钻石单自旋传感器、量子磁力仪、微波场强仪等多款量子传感器。其钻石单自旋传感器采用金刚石氮—空位色心量子传感技术,是目前最小的传感器之一,具有纳米级空间分辨率,可应用于芯片无损检测等领域。

本源量子(正在IPO

本源量子是中国首家量子计算公司,2025年推出128位超导量子芯片,与谷歌、IBM竞争。

公司成果包含自主开发量子操作系统“本源司南”,建成国内首个量子计算云平台。

阿里巴巴达摩院量子实验室

阿里巴巴达摩院量子实验室在2023年实现12比特超导量子芯片纠错。

2025年,实验室主要聚焦量子-经典混合算法商业化。

百度量子计算研究所

百度量子计算研究所方向为量子机器学习,推出“量桨”量子AI开发框架。

该技术可赋能金融、药物研发等领域。

华为量子通信技术实验室

华为量子通信技术实验室研发量子-经典融合加密路由器,布局6G时代量子安全通信。

中船重工第715研究所

中船重工第715研究所开发量子磁力仪(潜艇探测)、量子陀螺仪(无GPS导航),部分技术国际领先。

科大国创(300520)

科大国创通过参股国仪量子(3.30%股权),布局量子精密测量和量子计算领域。

03 产业化突破:量子科技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应用

量子科技产业化进程正在加速,覆盖了从核心器件、科研装备到安全系统的全产业链。以下三家公司在各自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

1.华工科技:以量子点激光器撬动光量子信息网络

华工科技凭借其在量子点激光器芯片领域的独家量产能力,为量子通信提供了核心光源。

技术垄断性:公司是国内唯一能量产半导体量子点激光器芯片的企业,其产品在纯度(>98%)、光转化效率(80%)等关键参数上超越国际主流产品,并具备月产120万片的产能。

商业化落地:其量子点激光器已成为量子密钥分发(QKD)系统的核心光源,成功应用于华为量子加密传输测试、长三角量子通信环网等重大项目,实现了500米光纤的量子信息安全传输。

技术外溢效应:基于量子点激光器技术,公司推出了全球首款无隔离器方案的1.6T光模块,功耗降低30%以上,已进入字节、华为、阿里等头部科技公司供应链,实现了量子技术对传统光通信的赋能。

2.腾景科技:量子科研装置的“幕后功臣”

腾景科技作为精密光学元器件的关键供应商,其产品为量子计算与通信研究提供了底层支撑。

核心技术:公司掌握光学薄膜、精密光学、模压玻璃非球面、光纤器件四大类核心技术,能够定制开发干涉堆、偏振分束器等高端光学元件。

支撑重大科研:公司为“九章二号”量子计算原型机提供了高难度干涉堆、偏振分束器等核心光学元器件,这些元件是实现多光子量子干涉的关键。

技术普适性:凭借在量子信息科研领域积累的技术经验,公司正将相关光学技术向激光雷达、AR眼镜、生物医疗等更广阔的消费类光学市场拓展。

3.格尔软件:为“量子风暴”构筑安全防线

面对量子计算对传统密码体系的威胁,格尔软件在抗量子密码(PQC)领域前瞻布局。

下一代安全架构:公司自主研发了下一代公钥基础设施(NGPKI),通过集成抗量子算法、量子密钥分发等技术,构建了动态安全架构,解决了传统密码系统在量子时代的“失效风险”。

试点应用突破:公司在金融、政务等领域积极推进技术验证,其中与中国银河证券合作的抗量子密码课题获评证券业优秀研究成果。其数字信任服务体系项目更实现了国产PQC算法的首次规模化出海。

标准化与生态建设:公司积极参与我国抗量子密码算法的标准制定工作,并与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共建密码人才产教融合基地,为产业长远发展储备人才。

在电力、能源、半导体等关键领域,量子测量技术已带来检测精度和效率的量级提升。从国仪量子的钻石单自旋传感器到华工科技的量子点激光器,从腾景科技的量子干涉光学元件到格尔软件的抗量子密码系统,中国量子科技企业正在全球量子竞争中从跟跑走向并跑,甚至领跑。

04 未来趋势:政策与技术双轮驱动量子产业发展

量子科技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支持。自2023年起,量子技术连续三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更被明确列为未来产业培育的核心领域。政策引导下,政府持续加大投入力度,2024年相关投入超20亿美元,位居全球首位。从技术发展角度看,量子计算已步入由实验室向商业化过渡的关键阶段。国盾量子等企业商业化发展路径清晰,具有较大成长潜力。

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则正处于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的关键时期,一系列量子传感器的研制成功,为电力、能源、基建、半导体、新材料、医疗检测、计量科学等领域提供了全新的检测技术升级方案。

随着量子通信城域网加速建设,量子计算优势开始显现,量子精密测量国产替代逻辑不断增强,中国量子科技企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电力、能源、半导体等关键领域,量子测量技术已带来检测精度和效率的量级提升。

从国仪量子的钻石单自旋传感器到国盾量子的超导量子计算整机,中国量子科技企业正在全球量子竞争中从跟跑走向并跑,甚至领跑。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