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荷兰对华发起芯片战失算!抢厂后低头求和,中国500亿产能成关键

抖音热门 2025年10月22日 00:28 0 admin

最近安氏半导体的处境,说起来还挺戏剧性的,荷兰总部手里攥着14000件专利,还有上游的晶圆厂,看着像是把企业“命脉”捏得死死的。

可远在中国东莞的封测厂,机器还在轰隆隆转着,这儿一年能封装出超500亿颗芯片。

要知道全球一年的车规功率芯片总需求也就一千多亿颗,换句话说,东莞这一个工厂的产能,就占了全球近一半。

荷兰对华发起芯片战失算!抢厂后低头求和,中国500亿产能成关键

更有意思的是,几个月前荷兰还高调抢了安氏半导体的控股权,那架势,明摆着要跟着在芯片领域对中国动手,结果没隔多久,风向突然就变了,荷兰居然主动找上门,想和中国谈判求和。

明明是它先挑的事,怎么反倒先服软了?这场围绕安氏的博弈,不光让大众、宝马这些欧洲车企开始缩减产能,更把全球芯片产业链里那些没说透的门道给暴露了出来。

荷兰对华发起芯片战失算!抢厂后低头求和,中国500亿产能成关键

博弈现场

要搞懂这场博弈的关键,得先弄明白安氏半导体的“特殊布局”。

其实不光是安氏,很多欧洲芯片公司都这么干,“欧洲造晶圆、亚洲做封测”。

晶圆厂技术含量高,得靠光刻机撑场面,所以安氏把晶圆厂放在了德国汉堡和英国曼彻斯特。

而封测环节技术相对简单,拼的就是谁能把人工、供应链成本压下来,于是安氏就把最大的封测厂落在了中国东莞。

荷兰当初抢控股权的时候,估计觉得只要攥住上游的专利和晶圆厂,就能牢牢控制安氏的整体运营。

荷兰对华发起芯片战失算!抢厂后低头求和,中国500亿产能成关键

可它偏偏没算到,封测厂虽说技术门槛不高,却是芯片从“半成品”变成“成品”的最后一道关键工序。

没有封测,晶圆上的电路再精密,也没法变成能装进家电、汽车里的实用芯片,这就像咱们买手机,就算主板上的芯片性能再强,没经过封装测试,根本没法正常开机用。

现在的局面有多尴尬?中国这边,一边宣布禁止安氏半导体的芯片出口,直接断了它在中国市场的销路,另一边又支持文泰科技接管东莞封测厂,推动工厂脱离荷兰总部独立运营。

这一下就形成了“两极对峙”,荷兰总部手里的专利和晶圆厂,没了封测环节,就像有了面粉却没了面包房,根本造不出能卖的产品。

荷兰对华发起芯片战失算!抢厂后低头求和,中国500亿产能成关键

而文泰科技握着东莞封测厂,不光能继续生产,还能对接中国本土的晶圆厂,完全能撑得起正常运营。

这里面最慌的其实是欧洲车企。

安氏半导体要给欧洲车企供应20%的车规芯片,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上的逆变器芯片,这种芯片可是动力系统的核心,少了它,汽车生产线就得停摆。

前段时间就有消息说,大众的德国工厂因为缺车规芯片,已经开始缩减产能了。

要是安氏的芯片断供再持续下去,欧洲车企的损失只会越来越大,这也是荷兰不得不急着求和的一个重要原因。

荷兰对华发起芯片战失算!抢厂后低头求和,中国500亿产能成关键

回溯根源

荷兰当初敢高调抢安氏半导体的控股权,核心其实是犯了两个关键误判,一是高估了安氏的技术含金量,二是错判了产能布局的安全性。

安氏主打的是成熟制程功率芯片,这类芯片的制程工艺普遍在14纳米以上。

荷兰大概觉得,靠着这些技术就能拿捏中国,可事实恰恰相反,中国在14纳米以上的成熟制程领域,早就没了技术瓶颈,像中芯国际这样的企业,早就实现了这类制程的稳定量产。

咱们日常生活里用的家电芯片、汽车低压控制芯片,很多都是国内企业生产的功率芯片,性能和稳定性完全能对标国际品牌,根本不用依赖安氏。

荷兰对华发起芯片战失算!抢厂后低头求和,中国500亿产能成关键

可能有人会问,安氏不是有14000件专利吗?其中70%还是发明专利。

但懂行的人都知道,专利数量多不代表技术门槛高。

安氏这些专利,大多集中在成熟制程的基础设计上,技术含金量和阿斯麦的EUV光刻机完全不是一个量级,阿斯麦的EUV光刻机,目前确实是难以突破的技术壁垒,但安氏的功率芯片,中国企业不仅能造,还能造得性价比更高。

打个比方,同样一颗车规功率芯片,在欧洲生产可能要2美元,在中国生产,借助本土完整的供应链,成本能降到1.2美元左右,这就是中国企业的优势所在。

荷兰对华发起芯片战失算!抢厂后低头求和,中国500亿产能成关键

荷兰以为“欧洲造晶圆、亚洲做封测”的模式很安全,可它没考虑到,封测环节虽然技术简单,却是“量”的关键。

安氏的东莞封测厂不光是最大的,还是全球车规功率芯片的核心产能基地之一。

而且,中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体系最完善的芯片产业链,从上游的硅片、光刻胶,到中游的晶圆制造,再到下游的封测、应用,中国企业能形成“一站式配套”,中间环节的运输、沟通成本都能降到最低。

安氏之所以能成为全球第三大车规级芯片厂商,靠的就是中国产业链的支撑和中国市场的需求。

荷兰对华发起芯片战失算!抢厂后低头求和,中国500亿产能成关键

荷兰当初动手的时候,显然没把这些算进去,它以为控制了上游就能掌控全局,却忘了芯片产业是个“环环相扣”的链条,少了任何一个环节都玩不转。

现在才发现,自己抢来的“控制权”,其实是个缺了关键零件的“半成品”。

荷兰对华发起芯片战失算!抢厂后低头求和,中国500亿产能成关键

软肋深挖

荷兰之所以主动求和,本质上是因为它有三个绕不开的软肋,每一个都戳中了要害。

第一个绕不开的,是“成本死穴”。

功率芯片这个行业,和手机芯片完全不一样,手机芯片靠的是先进制程拼性能,利润率能达到50%以上。

而功率芯片技术门槛低,行业竞争的核心从来不是“谁技术更先进”,而是“谁能做到大规模生产+低成本控制”,利润率通常只有10%-15%,只能靠“薄利多销”赚钱。

荷兰对华发起芯片战失算!抢厂后低头求和,中国500亿产能成关键

安氏之前能赚钱,靠的就是中国产业链的低成本支撑。

一旦脱离中国产业链,荷兰安氏的成本优势就彻底没了。

它要想继续生产,要么花数十亿资金、用2-3年时间自建封测厂,可芯片封测生产线的稳定运行需要时间磨合,不是说建就能建起来的,要么找其他国家的封测厂合作。

可印度、越南这些地方的封测产业还没成型,不仅成本比中国高,产能也跟不上。

荷兰安氏或许耗得起,但依赖它的欧洲车企耗不起,这就把荷兰逼到了不得不妥协的地步。

荷兰对华发起芯片战失算!抢厂后低头求和,中国500亿产能成关键

第二个绕不开的,是“市场依赖”。

安氏半导体一半的芯片收入都来自中国市场,这意味着中国市场就是安氏的“基本盘”。

现在中国禁止安氏芯片出口,直接断了它的核心收入来源,而文泰科技接管东莞封测厂后,不光能靠中国市场活下去,还能借助中国的产业链优势,把芯片卖到欧洲去,反攻荷兰安氏的“老家”。

更关键的是,功率芯片的生产离不开稀土永磁材料,这种材料在芯片封装环节能提升散热性能和稳定性,而中国占据了全球90%以上的稀土加工产能。

荷兰对华发起芯片战失算!抢厂后低头求和,中国500亿产能成关键

荷兰想找替代供应链?短期内根本不可能。

印度、越南的稀土加工产业还在起步阶段,要想满足安氏的需求,至少得等5年以上。

没有稀土材料,就算安氏有晶圆厂,也没法正常生产芯片,这又是一个绕不开的坎。

第三个绕不开的,是“技术替代”。

荷兰当初觉得安氏的技术能拿捏中国,可现在才发现,中国在成熟制程功率芯片领域的替代能力,远超它的预期。

荷兰对华发起芯片战失算!抢厂后低头求和,中国500亿产能成关键

除了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这些晶圆厂能稳定供应成熟制程晶圆,国内还有很多封测企业能承接大规模订单。

文泰科技就算不依赖安氏总部,也能和本土企业合作,构建一套完整的“中国产”功率芯片体系,既可以在安徽、江苏等地的芯片产业园自建晶圆厂,也能和华虹、中芯合作代工晶圆,再自己完成封测。

要是真走到这一步,结果就是双方彻底分家,安氏中国会成为荷兰安氏最强劲的竞争对手。

而且中国企业成本更低、产能更足,说不定用不了多久,就能在全球市场上超过荷兰安氏。

荷兰显然不想看到这种局面,所以主动求和,其实是想挽回局面,避免自己彻底失去中国市场和中国产业链的支撑。

荷兰对华发起芯片战失算!抢厂后低头求和,中国500亿产能成关键

未来走向

说到底,荷兰抢夺安氏半导体控制权,表面上是半导体产业的竞争,本质上是在中美芯片博弈的大背景下,荷兰选择站队,试图借助芯片企业遏制产业链发展。

可它忘了,芯片产业不是“靠单一环节就能垄断”的行业,而是需要完整产业链支撑的生态。

中国之所以能在这场博弈中占据主动,靠的不是运气,而是多年积累的产业链优势和市场优势。

从荷兰的角度来看,这次主动求和或许只是个开始。

荷兰对华发起芯片战失算!抢厂后低头求和,中国500亿产能成关键

如果它继续跟着试图遏制中国芯片产业,只会让自己陷入更被动的局面,不光会失去中国这个最大的市场,还会失去中国产业链的支撑,最终影响到欧洲整个汽车产业和半导体产业的发展。

而从中国企业的角度来看,这场博弈也证明了“完整产业链”的重要性,只有掌握了从上游到下游的关键环节,才能在国际竞争中不被“卡脖子”。

未来安氏半导体的结局,可能有两种,要么荷兰解除对文泰科技的股权冻结,双方回到之前的合作状态,继续借助中国产业链和市场发展,要么双方彻底分家,文泰科技依靠中国产业链打造“中国产”功率芯片体系,成为全球市场的新玩家。

荷兰对华发起芯片战失算!抢厂后低头求和,中国500亿产能成关键

但无论哪种结局,都能看出一个趋势,中国在全球芯片产业链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想要靠单一环节的优势遏制中国芯片产业的发展,注定是行不通的。

这场围绕安氏半导体的博弈,不光让我们看清了荷兰的软肋,更让我们明白了产业链自主的重要性。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只要继续巩固产业链优势,提升技术能力,未来在全球芯片市场上,一定能拥有更多的话语权。

荷兰对华发起芯片战失算!抢厂后低头求和,中国500亿产能成关键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