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电信】10月17日,武汉市首批33家电信营业厅完成业务系统部署,受理eSIM手机业务。为保障eSIM手机业务顺利落地,中国电信武汉分公司做...
2025-10-18 0
中经记者 谭伦 北京报道
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人工智能到新能源,产业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成为“十四五”时期助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其中,5G作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代表,成为支撑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重要底座。
5年来,在国家政策引导与产业链协同投入下,我国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5G网络。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截至2025年6月底,我国5G基站总数与2020年相比增长了5倍,达到455万个;千兆宽带用户增长了34倍,达到2.26亿户;算力总规模位于全球第二,有力带动了经济社会发展。
随着网络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5G的应用价值正加速释放。5G不仅是支撑新一代通信服务升级的基础设施,更是推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混合现实等前沿技术与民生场景深度融合的核心载体,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规模发展基础已成
“十四五”规划实施期间,5G应用成绩斐然,实现从技术探索到规模商用的发展。在此基础上,5G网络如何从“建得好”向“用得好”跨越,转化为持续的商业价值和普惠民生的数字服务,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在近日举行的2025年中国国际通信展(ICT中国)期间,《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运营商、设备商、终端应用服务商等产业链各方,重申了《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升级方案》提及的目标——到2027年年底,中国5G新通话用户规模将突破1亿。这一目标的制定,标志着5G应用正在加速从基础能力走向价值服务,展现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作为5G应用的重要创新,5G新通话凭借其高带宽、低时延的网络特性以及IMS数据通道能力,将传统通话从单一的语音交互升级为集趣味通话、内容分享、智能客服、主叫名片、远程协助等于一体的全互动体验,重新定义了通话边界。
在与2025年中国国际通信展同期举行的第三届 5G 新通话研讨会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总工程师敖立透露,今年内将启动5G新通话运营商互联互通测试规范,全力推动视频报警及其他标杆工作的落地应用,加快产业升级。
通信分析师周桂军向记者介绍,虽然通话属于运营商的传统基础业务,但长期以来功能较为单一,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OTT(Over—The—Top)应用(如微信、QQ)的崛起,5G新通话应运而生,其核心是利用5G网络的高带宽、低时延特性以及IMS(基于IP协议的多媒体系统功能)数据通道能力,实现从“闻其声”到“全互动”的通话体验升级。
“通俗来讲,目前高清实时视频、屏幕文件共享、实时翻译、AR标记都可以被加入到未来的5G新通话中。”周桂军表示,这也使得消费市场最先成为5G新通话的关注点。
公开信息显示,2022年4月,中国移动(600941.SH)率先发布了5G新通话系列产品,成为全球首个实现5G新通话试商用的电信运营商,为产业发展按下了启动键;同期,中国联通(600050.SH)与中国电信(601728.SH)紧密合作,率先完成了基于双方共建共享5G网络的5G新通话对接联测,并在深圳、杭州等城市开通超清视频语音通话服务,实现跨运营商间的互联互通,加速了业务的普适性推广;同年5月,中国联通发布 “清、安、智、炫” 八大5G新通信应用,启动新通信平台建设。
2023年,5G新通话进入网络建设期。中国移动完成新通话一期网络部署,支撑6项业务上线;同年,中国电信启动核心网改造与终端适配,用户规模逐步积累;中国联通开始进行“视频背景”“数字人通话”等业务的分省试点。
进入2025年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开始启动运营商互联互通测试规范,3GPP R18定义的技术架构已趋稳定。截至目前,国内主流品牌超80款机型支持新通话,用户总数突破5000万,形成 “标准、网络、终端” 的完整产业链。
Omdia电信战略分析师杨光认为,5G新通话作为一项新应用,重点还是依托产业标准与网络基础,在二者准备充足的基础上,应用本身的推进和落地会比预想的更为顺利。目前来看,5G新通话的前期部署已经做到了“万事俱备”,进入规模化阶段也属“水到渠成”。
运营商成部署主力
在5G新通话攻坚用户数量破亿的行动中,承担央企重责的三大运营商表现突出。对于其背后的原因,杨光认为,随着传统业务进入瓶颈,创新第二增长曲线成为运营商加码5G新通话的直接动因。
有运营商人士告诉记者,5G新通话通过创新的交互体验,可以将用户吸引回原生通话入口,基于这些增强功能提供套餐升级或按次付费的增值服务,从而驱动ARPU(每用户平均收入)值的提升。运营商的商业模式将从单纯的流量经营,转向高品质、差异化的体验经营。
同时,OTT业务的持续挤压,也倒逼运营商寻求破局。运营商通过在VoNR音视频通道外增设数据通道,可实现图片、菜单、AR等多模态交互,重构政企服务入口。
华泰证券研报分析指出,在4G时代,运营商的话音业务仅能做到VoLTE(高清语音),功能单一,难以与OTT应用抗衡。而5G新通话基于VoNR(5G原生语音)和IMS数据通道(IMS DC),首次将数据流与语音/视频流深度融合。这意味着通话不再只是声音或影像的传输,而是变成了一个实时的、可交互的智能平台。
记者了解到,以华为为代表的设备商目前不仅能够提供VoNR/新通话的端到端方案,还在媒体处理、云化核心与能力开放(API)上做了投入,降低了运营商部署与接入第三方服务的门槛。中国移动与华为的联合试点与商用部署,展示了产学研用的联合推动力,也为运营商提供了可复制的落地模板。这一生态基础,无疑为运营商的投入决心增加了另一层信心来源。
随着各项准备完善,我国5G新通话市场正在迅速扩大。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年初透露,截至2025年3月,全国已有超过4000万用户订购使用5G新通话业务。此外,支持用户在通话过程中实时触屏交互的交互类新通话业务,例如屏幕共享、内容分享、智能客服等,在2025年也会陆续启动商用。
不过,面对2027年年底用户规模破亿的目标,挑战也仍然存在。在2025年中国国际通信展期间,包括小米在内的终端厂商负责人直言,技术标准不统一成为5G新通话最突出的落地障碍。
此外,商业模式成为5G新通话的一大落地挑战。杨光认为,5G新通话既要争夺消费者市场,也要瞄准企业级场景。但当前计费、分润与合作模式尚未形成行业通行的模板。运营商如何在与OTT、云厂商、应用开发者的合作中分配收益,又如何制定既能吸引用户又能覆盖成本的资费策略,是5G新通话接下来需要解决的技术难点。国际研究机构Analysys Mason则更直接指出,若运营商无法提供差异化且易被市场接受的价值主张,OTT 的替代性服务仍将蚕食运营商的潜在收入。
虽然面对诸多挑战,但随着“十四五”创新驱动政策的持续赋能,产业发展根基已不断夯实。正如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政策标准处处长许明在2025年中国国际通信展期间指出的,政策引导下产业已协同制定10余项行业及团体标准,覆盖技术接口、安全防护等关键环节,为行业发展筑牢底座。
放眼未来,随着5G加速从基础能力向价值服务跃迁,在政策持续指引与产业协同推动的双重驱动下,5G新通话有望成为重要的实践抓手,以其在应用场景中的创新突破,为“十四五”规划高质量收官和“十五五”时期数字经济向纵深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相关文章
来源:【中国电信】10月17日,武汉市首批33家电信营业厅完成业务系统部署,受理eSIM手机业务。为保障eSIM手机业务顺利落地,中国电信武汉分公司做...
2025-10-18 0
中经记者 谭伦 北京报道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人工智能到新能源,产业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成为“十四五”时期助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其中,5G作...
2025-10-18 0
本报讯 (记者 乔建彬) 近日,省科技厅公布2024年度山西省科普基地名单,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企业安可瑞(山西)生物细胞有限公司(下称安可瑞公司)...
2025-10-18 0
【来源:大同交通广播】在平城区第十小学校,振华街道联合驻街政协委员与社区工作人员,为孩子们带来趣味十足的少儿编程和人工智能课程,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人工...
2025-10-18 0
时间来到10月18日,各家厂商的新旗舰机型发布会已经有几款都已经正式发布了,接下来登场的大部分都是各家子品牌的旗舰机型以及中端旗舰机型,今年不止旗舰机...
2025-10-18 1
中国信通院数据显示,2025年1-7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1.69亿部,同比下降1.1%,其中,5G手机1.43亿部,同比下降1.2%,占同期手机出货...
2025-10-18 0
来源:【闪电新闻】齐鲁网·闪电新闻10月17日讯今年以来,潍坊市卫健委聚焦医疗服务关键环节,以“潍智X”系列品牌为引擎,推动智慧医疗、智慧管理、智慧服...
2025-10-18 0
来源:【新黄河】新黄河记者:曹茜 在超市购物时,当购物车变成你的“私人导购”,会是一种什么体验?10月16日,新黄河记者来到银座济南高新店,超市入口处...
2025-10-18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