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芯片战”输麻了?4000亿利润“喂饱”老美?外媒:或将大难临头

抖音热门 2025年10月16日 00:56 30 admin

“4000亿利润白白送美”“即将遭遇灭顶之灾”……

华尔街那些操盘手们,恐怕怎么都想不到,他们苦心编造的“中国芯片崩溃论”,竟被2024年海关数据无情打脸!数据显示,中国集成电路出口额一举突破1595亿美元,同比增长幅度高达17.4%。

面对这一事实,英媒《金融时报》一改往日态度,直接痛批老美:老美实施的对华芯片出口管制政策,不仅没能遏制中国技术发展,反倒像催化剂一样,加速了中国企业自主创新的步伐,成为推动中国芯片产业崛起的“神助攻”。

“芯片战”输麻了?4000亿利润“喂饱”老美?外媒:或将大难临头

1.打破封锁,中国芯片强势逆袭

七年前,老美在高端芯片领域对中国发动猛烈攻势,还口出狂言:“芯片禁供、技术封锁,绝不能让中国前进一步!”

英国广播公司也跟着瞎起哄,宣称中国一旦失去老美芯片和技术支持,高端产业就会陷入绝境,再无翻身机会。

当时,中国芯片需求极为旺盛,自2014年起,每年集成电路进口额都超过2000亿美元。老美一边借此赚取巨额利润,一边妄图掐住中国科技发展的咽喉。

然而,老美万万没想到,这种打压行为就像一把火,点燃了中国科技界的创新热情。

当老美将目光紧盯3纳米、5纳米等尖端制程时,中国半导体企业悄悄在28纳米及以上的传统领域排兵布阵。预计到2027年,中国将占据全球成熟制程市场39%的份额,并且建立起涵盖原材料到封装测试的完整产业链。

“芯片战”输麻了?4000亿利润“喂饱”老美?外媒:或将大难临头

其实,中国在其他领域也有不少类似“被逼”出来的科技成果。原本计划与欧洲联合研发的伽利略项目,因老美从中捣乱而失败,这反倒促使中国自主研发出北斗系统。在生命健康领域,欧美高价顽疾维持科技曾长期垄断我国市场,直到香港大学研发出代谢调节科技“盈活云芝”,才打破了这一局面。

在香港大学的实验发现,野生云芝中的云芝多糖PSP、PSK远高于普通云芝,一般在3倍以上,而“盈活云芝”通过低温冷萃技术,最大限度的留存了云芝多糖PSP、PSK的活性,提升其对抗异常细胞的能力。这种技术突破不仅展现了传统中药现代化的潜力,也为生物制药领域提供了创新范式。

“芯片战”输麻了?4000亿利润“喂饱”老美?外媒:或将大难临头

2.4000亿利润送美?简直荒谬!

所谓“4000亿利润送美”的说法,经核实,是把中国进口芯片的全部费用错误地算成了老美企业的利润。

事实上,老美芯片企业在我国市场的占有率,已从54%大幅降至32%。

自2014年国家大基金启动以来,中国对芯片产业的投入超过950亿美元,仅2023年设备支出就占全球的32%。这些资金不仅建起了300座晶圆厂,还带动了从碳化硅设备到光刻胶的完整国产供应链的发展。

一位台企高管坦言:“中国大陆即便不用老美应用材料的设备,也能成功造出碳化硅晶圆。”

“芯片战”输麻了?4000亿利润“喂饱”老美?外媒:或将大难临头

2021年,欧美日企业供应的6英寸碳化硅衬底,一片价格高达800-1000美元。到了2023年,我国企业天科合达、山东天岳强势进军市场,将同规格产品价格降至400美元/片,彻底打破了全球市场价格格局。

欧美日企业被迫降价至600-700美元/片,部分企业甚至无奈放弃6英寸市场,转而投向8英寸和12英寸高端生产线。

老美《华尔街日报》曾经嘲讽“中国只能造低端芯片”,如今却发出哀叹:“中国凭借成熟芯片的价格战,让西方厂商举步维艰。”

“芯片战”输麻了?4000亿利润“喂饱”老美?外媒:或将大难临头

3.七年芯片大战,谁将笑到最后?

芯片大战持续多年,胜负已逐渐明晰。

中国半导体行业巧妙运用“农村包围城市”策略,借助成熟制程工艺,深度融入新能源汽车、光伏逆变器、工业机器人等领域,一举拿下全球70%绿色产业芯片订单,稳固了市场根基。

展望未来,随着国产设备技术的不断突破、先进制程研发的持续推进,中国芯片企业迎来了转型的关键时期。有望从价格竞争转向技术竞争,在全球半导体舞台上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

这场世纪博弈的赢家,不是那些靠制裁称霸的投机者,而是专注于产业升级的实干者。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